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01480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3
本申请涉及发酵乳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所述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含乳饮料、接种活性乳酸菌、发酵和灌装,所述配制含乳饮料的步骤为:将芦荟提取物、黑茶提取物和脱脂乳粉加入饮用水中,搅拌均匀,加入磷脂、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甜味剂,搅拌均匀,得含乳饮料;所述低糖乳酸菌饮料中甜味剂的含量不高于1wt%。本申请采用芦荟提取物和黑茶提取物复配,不仅可以抑制杂菌生长,还可以长时间维持活性乳酸菌的活性;芦荟提取物、瓜尔豆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共同作用,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使低糖乳酸菌饮料不易出现明显的水析、分层、沉淀等现象。沉淀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0001]本申请涉及发酵乳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食品的保健功能性与多营养性的日益重视,向乳饮料中添加一些营养类或功能性的原料而生产新型乳饮料正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低糖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发酵性的酸性含活乳酸菌的乳饮料,其中所含有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0003]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容易在灌装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使制备的低糖乳酸菌饮料中含有除活性乳酸菌以外的其它杂菌,会加速活性乳酸菌失活,使低糖乳酸菌饮料的保存时间较短,不利于长时间运输及储存等问题。为了除去灌装中引入的杂菌,有向低糖乳酸菌饮料中加入茶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广谱的抑菌,能抑制灌装中引入的杂菌,但同时也会抑制低糖乳酸菌饮料中的活性乳酸菌,不仅降低了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功效,还降低了低糖乳酸菌饮料的保存时间;此外,茶叶提取物含碱,会使低糖乳酸菌饮料出现明显的水析、分层现象,降低饮料的稳定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申请人认为现有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存在不能长时间维持低糖乳酸菌饮料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低糖乳酸菌饮料中活性乳酸菌的活性维持时间短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含乳饮料、接种活性乳酸菌、发酵和灌装,所述配制含乳饮料的步骤为:将芦荟提取物、黑茶提取物和脱脂乳粉加入饮用水中,搅拌均匀,加入磷脂、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甜味剂,搅拌均匀,得含乳饮料;所述低糖乳酸菌饮料中甜味剂的含量不高于1wt%。
[000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低糖乳酸菌饮料中甜味剂的含量不高于1wt%,含糖低。芦荟提取物和黑茶提取物复配,不仅可以抑制杂菌生长,还可以长时间维持活性乳酸菌的活性,这是由于芦荟提取物中的蒽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杀菌、抑菌作用,芦荟提取物中的芦荟苦素和芦荟大黄素苷均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灌装过程中杂菌的产生;黑茶提取物属于全发酵型茶,黑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具有抑菌作用,但在芦荟提取物的影响下,黑茶提取物中的维生素、氨基酸、磷脂与芦荟提取物中的氨基酸及其他各组分共同作用,可以提高活性乳酸菌的活性,抑制杂菌的同时不破坏活性乳酸菌。同时,芦荟提取物、瓜尔豆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共同作用,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这是由于芦荟提取物的多糖与瓜尔豆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共同作用,提高了低糖乳酸菌饮料中蛋白质的稳定性,此外芦荟提取
物中各种活性成分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黑茶提取物中的咖啡碱,使低糖乳酸菌饮料不易出现明显的水析、分层、沉淀等现象。
[0008]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含乳饮料由以下组分构成:芦荟提取物1

3%、黑茶提取物0.3

0.6%、脱脂乳粉10

30%、磷脂0.1

0.3%、瓜尔豆胶0.1

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5

0.2%、甜味剂0.5

1%、饮用水余量。
[000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控制含乳饮料中芦荟提取物、黑茶提取物、脱脂乳粉、磷脂、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甜味剂的含量,提高了低糖乳酸菌饮料中活性乳酸菌的活性维持时间和稳定性,这是由于该含量范围内各组分的协调作用更好,更有利于芦荟提取物中各活性成分与黑茶提取物、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0010]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含乳饮料由以下组分构成:芦荟提取物2%、黑茶提取物0.45%、脱脂乳粉15%、磷脂0.2%、瓜尔豆胶0.15%、羧甲基纤维素钠0.1%、甜味剂0.75%、饮用水余量。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低糖乳酸菌饮料中活性乳酸菌的活性维持时间和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甜味剂选自麦芽糖浆、木寡糖、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甜味剂提高了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口感,其中,麦芽糖浆、木寡糖、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等含糖量较低,有利于减糖,同时不降低口感。
[0014]优选的,所述甜味剂由麦芽糖浆和木寡糖按质量比1:(3

5)混合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麦芽糖浆和木寡糖复配,并控制麦芽糖浆和木寡糖的质量比为1:(3

5),具有较低的含糖量,但具有微弱的甜味,不仅可以使低糖乳酸菌饮料具有较好的口感,还能抑制杂菌,进一步提高低糖乳酸菌饮料中活性乳酸菌的活性维持时间和稳定性。这是由于木寡糖可以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对病原菌有较强的吸附力;而麦芽糖浆与芦荟提取物、黑茶提取物、瓜尔豆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共同作用,提高了体系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麦芽糖浆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为65

80%。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麦芽糖的质量分数为65

80%的麦芽糖浆,其与芦荟提取物、黑茶提取物、瓜尔豆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体系稳定性。
[0018]优选的,所述磷脂为磷脂酰乙醇胺和/或氢化大豆卵磷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磷脂酰乙醇胺和/或氢化大豆卵磷脂,不仅具有优异的乳化作用,降低了低糖乳酸菌饮料水乳分离,提高了低糖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以提高低糖乳酸菌饮料的贮存时间。
[0020]优选的,所述接种活性乳酸菌的步骤为:将含乳饮料进行灭菌,冷却后,加入活性乳酸菌,混合均匀,得含活性乳酸菌的乳饮料。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对含乳饮料灭菌再接种活性乳酸菌,可以抑制杂菌,减少低糖乳酸菌饮料中杂菌的含量。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低糖乳酸菌饮料。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采用芦荟提取物和黑茶提取物复配,不仅可以抑制杂菌生长,还可以长
时间维持活性乳酸菌的活性;芦荟提取物、瓜尔豆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共同作用,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使低糖乳酸菌饮料不易出现明显的水析、分层、沉淀等现象。且低糖乳酸菌饮料中甜味剂的含量不高于1wt%,含糖量低,是一种较优的低糖饮料。
[0024]2、本申请采用麦芽糖浆和木寡糖复配,并控制麦芽糖浆和木寡糖的质量比为1:(3

5),不仅可以使低糖乳酸菌饮料具有较低的含糖量,但具有微弱的甜味,口感较好,还能抑制杂菌,进一步提高低糖乳酸菌饮料中活性乳酸菌的活性维持时间和稳定性。
[0025]3、本申请采用磷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含乳饮料、接种活性乳酸菌、发酵和灌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含乳饮料的步骤为:将芦荟提取物、黑茶提取物和脱脂乳粉加入饮用水中,搅拌均匀,加入磷脂、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甜味剂,搅拌均匀,得含乳饮料;所述低糖乳酸菌饮料中甜味剂的含量不高于1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含乳饮料由以下组分构成:芦荟提取物1

3%、黑茶提取物0.3

0.6%、脱脂乳粉10

30%、磷脂0.1

0.3%、瓜尔豆胶0.1

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5

0.2%、甜味剂0.5

1%、饮用水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糖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含乳饮料由以下组分构成:芦荟提取物2%、黑茶提取物0.45%、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孝君何玉锋舒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益富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