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及井下节流器技术

技术编号:301449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7
为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多次打捞井下节流器更换油嘴导致的成本和风险增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及井下节流器,所述节流器包括:第一部件,设有多个第一通道,用于与外部气体连通;第二部件,设有多个分别用于与相应的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一端用于与第一部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集气部件连通;以及转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二部件旋转,以调节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接处的开度。方法包括:通过开关阀门产生用于控制井下节流器的压力波控制指令;井下节流器根据压力波控制指令调节所述井下节流器的开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压力波控制指令实现了对气井产量的调整,取消了地面绳索作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物力和时间成本。物力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及井下节流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及井下节流器。

技术介绍

[0002]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有国外专家提出了在自喷井中采用井底油嘴来消除油井的激动间歇或减缓激动间歇程度的思路,但是,由于更换井底油嘴和改变嘴子尺寸需要起下油管,作业成本高、周期长,且存在作业风险,未能得到及时的普及和应用。
[0003]国外形成的流量自动控制装置主要是套管开关滑阀之类,未见专门针对气流生产井下管串内的节流工具,国内在井下技术节流方面做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固定式井下节流器、活动式井下节流器等配套工具,但在井下智能节流现场施工方法方面未见相关报道。
[0004]井下节流技术已在西南油气田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单井平均节约投资150余万元、缩短建设投产周期15~20天,有效支撑了气藏的规模效益开发。然而,受常规井下节流技术限制,2002~2018年期间,井下节流器打捞及更换次数超过200井次。其主要原因是出于调产的需要,需要进行绳索作业打捞井下节流器,更换不同嘴径的油嘴。单次更换节流器的作业时间约为4~5天,需要试井车等物力人力,作业周期长,成本和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多次打捞井下节流器更换油嘴导致的成本和风险增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及井下节流器。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节流器,包括:
[0008]第一部件,设有多个第一通道,用于与外部气体连通;
[0009]第二部件,设有多个分别用于与相应的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一端用于与第一部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集气部件连通;以及
[0010]转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二部件旋转,以调节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接处的开度。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0012]传感器,用于接收压力波控制指令;以及
[0013]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波控制指令控制转动装置带动第二部件转动,以调节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接处的开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波控制指令发生装置;所述压力波控制指令发生装置包括:
[0015]油压管道,用于通过油压管道内的气体介质传递压力波控制指令至传感器;以及
[0016]阀门,设于油压管道,用于通过开关阀门产生压力波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压力波控制指令传递至油压管道内的气体介质。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0018]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关操作以产生压力波控制指令;
[0019]所述传感器为温压一体传感器。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井下节流器,所述节流器设有气嘴、节流装置、转动装置和导气筒;所述节流装置包括:
[0021]上转接套,一端用于连接气嘴,另一端用于连接中转接套;
[0022]中转接套,设有多个用于与气嘴连通的第一通气管道,一端用于与上转接套的另一端连接;
[0023]静瓣,设有多个用于与气嘴连通的第二通气管道,用于设于上转接套内,
[0024]动瓣,设有多个用于与第一通气管道连通的第三通气管道,用于通过轴承与中转接套连接;
[0025]所述转动装置用于与动瓣连接,以带动动瓣转动;
[0026]所述导气筒的一端用于中转接套的第一通气管道连通;所述导气筒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气设备连接。
[002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电路控制装置和电池,电机输出轴与动瓣连接,所述电机、电池与电路控制装置电连接:
[0028]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包括:
[0029]传感器,用于接收压力波控制指令;
[0030]信号收发器以及
[0031]集成控制芯片;
[0032]所述集成控制芯片分别与信号收发器和传感器连接。
[003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包括:
[0034]通过开关阀门产生用于控制井下节流器的压力波控制指令;
[0035]井下节流器根据所述压力波控制指令调节所述井下节流器的开度,以调整产量。
[0036]第四方面,一种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包括:
[0037]开关井口生产阀门,使井口油压按照预先设定的压力波控制指令方案产生压力波变化信号;
[0038]以油管内气体为介质传输所述压力变化信号;
[0039]所述井下节流器接收所述压力变化信号后驱动转动装置带动第二部件旋转,以调节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接处的开度,实现对气井产量的调整。
[0040]进一步的,开关井口生产阀门,使井口油压按照预先设定的压力波控制指令方案产生压力波变化信号步骤之前,还包括:
[0041]收集试验井的生产管串数据,选择与所述生产管串数据相匹配的所述井下节流器;
[0042]根据井口油压上升下降数据和试验井计划调产范围,确定压力波控制指令方案;
[0043]井下节流器座放与丢手,开井生产。
[0044]进一步的,所述根据井口油压上升下降数据和试验井计划调产范围,确定压力波控制指令方案;包括:
[0045]对试验井执行关井操作,搜集关井后井口油压上升数据,记录不同时间对应的井口油压值和井口油压值的最大值,确定井口压力波控制指令编码最高值和等待时间;
[0046]对试验井执行开井操作,搜集开井后井口油压下降数据,记录不同时间对应的井
口油压值和井口油压值的最小值,确定井口压力波控制指令编码最低值和等待时间;
[0047]收集试验井计划调产范围,选择相应节流范围的所述井下节流器;
[0048]依据开关井时的井口油压最大最小值、压力上升下降时间,制定压力波控制指令方案。
[004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5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及井下节流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井下节流器通过调节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接处的开度,实现了对气井产量的调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作业方法通过开关阀门产生压力波形成压力波控制指令,通过油管内气体介质向井下传输该控制指令对井下节流器井下控制,实现了对气井产量的调整,取消了地面绳索作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005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52]图1为井下节流施工作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5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施工方法的管柱结构示意图。
[0054]图3为井下节流器结构示意图。
[0055]图4为无线控制井下节流器节流装置示意图。
[0056]图5为无线控制井下节流器下转接套、封头和母套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节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设有多个第一通道,用于与外部气体连通;第二部件,设有多个分别用于与相应的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一端用于与第一部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集气部件连通;以及转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二部件旋转,以调节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接处的开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井下节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用于接收压力波控制指令;以及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波控制指令控制转动装置带动第二部件转动,以调节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接处的开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井下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波控制指令发生装置;所述压力波控制指令发生装置包括:油压管道,用于通过油压管道内的气体介质传递压力波控制指令至传感器;以及阀门,设于油压管道,用于通过开关阀门产生压力波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压力波控制指令传递至油压管道内的气体介质。4.如权利要求3所述井下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关操作以产生压力波控制指令;所述传感器为温压一体传感器。5.一种井下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器设有气嘴、节流装置、转动装置和导气筒;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上转接套,一端用于连接气嘴,另一端用于连接中转接套;中转接套,设有多个用于与气嘴连通的第一通气管道,一端用于与上转接套的另一端连接;静瓣,设有多个用于与气嘴连通的第二通气管道,用于设于上转接套内,动瓣,设有多个用于与第一通气管道连通的第三通气管道,用于通过轴承与中转接套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用于与动瓣连接,以带动动瓣转动;所述导气筒的一端用于中转接套的第一通气管道连通;所述导气筒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气设备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井下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电路控制装置和电池,电机输出轴与动瓣连接,所述电机、电池与电路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玉坤范宇马辉运喻成刚杨云山李奎谢波王峻源邓悟易德正陈刚周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