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承志专利>正文

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24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8
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包括差速器主体,所述差速器外壳部分前后对称,也就是前壳体与后壳体对称;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所述差速器转动设置于机动车车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或者说改制成本低廉,易于维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差速器存在的种种问题,实现了差速器对于车身稳定更为强力的支持,且适配性高,对于各类机动车如汽车、三轮摩托车及四轮摩托车均能在不影响动力传输的情况下良好适配。不仅能用于后驱,也能用于前驱,四驱等驱动形式。四驱等驱动形式。四驱等驱动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

技术介绍

[0002]差速器是使机动车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当机动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然而现有的差速器存在一定弊端,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其连接或者说装配方式均为固定装配于车桥或车架上,对于车身倾斜压弯的功能支持有限。并且由于其具体设置形式,每款差速器的适配范围有限,也就是无法灵活适配不同的机动车驱动类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角度平衡的差速器。
[0004]设备包括差速器主体,所述差速器外壳部分前后对称,也就是前壳体与后壳体对称;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所述差速器转动设置于机动车车架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差速器通过固定板配合轴承座或转动套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通过等速万向节动力连接转动轮;机动车两侧轮毂分别通过连杆铰接设置于车桥上;所述差速器与轮毂之间铰接设置有稳定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等速万向节的半轴部分采用花键套管形式。
[0008]也就是说,转动设置的对称差速器配合车桥部分,可使车辆转弯时,车轮同步发生一定角度偏转,利于车辆保持稳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固定连接半轴管,所述半轴管通过半轴连接轮毂。
[0010]也就是说,转动设置的差速器通过半轴管直连轮毂,在转弯或路面不平时,副车架整体偏转配合转弯动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前后壳体对称形式,可采用在现有技术中的差速器外部,辅装对称式外壳实现。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或者说改制成本低廉,易于维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差速器存在的种种问题,实现了差速器对于车身稳定更为强力的支持,且适配性高,对于各类机动车如汽车、三轮摩托车及四轮摩托车均能在不影响动力传输的情况下良好适配。不仅能用于后驱,也能用于前驱,四驱等驱动形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

连杆
ꢀꢀ2‑
差速器
ꢀꢀ3‑
等速万向节
ꢀꢀ4‑
稳定杆
ꢀꢀ5‑
固定板
ꢀꢀ6‑
半轴管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包括差速器2主体,所述差速器2外壳部分前后对称,也就是前壳体与后壳体对称;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所述差速器2转动设置于机动车车架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有固定板5,所述差速器2通过固定板5配合轴承座或转动套转动连接于固定板5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2通过等速万向节3动力连接转动轮;机动车两侧轮毂分别通过连杆1铰接设置于车桥上;所述差速器2与轮毂之间铰接设置有稳定杆4。
[0017]进一步的,所述等速万向节3的半轴部分采用花键套管形式。
[0018]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2前后壳体对称形式,可采用在现有技术中的差速器外部,辅装对称式外壳实现。
[0019]也就是说,转动设置的对称差速器2配合车桥部分,可使车辆转弯时,车轮同步发生一定角度偏转,利于车辆保持稳定。
[0020]实施例2参照图4、图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包括差速器2主体,所述差速器2外壳部分前后对称,也就是前壳体与后壳体对称;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所述差速器2转动设置于机动车车架上。
[0021]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有固定板5,所述差速器2通过固定板5配合轴承座或转动套转动连接于固定板5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2固定连接半轴管6,所述半轴管6通过半轴连接轮毂。
[0023]也就是说,转动设置的差速器2通过半轴管6直连轮毂,在转弯或路面不平时,副车架整体偏转配合转弯动作。
[0024]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2前后壳体对称形式,可采用在现有技术中的差速器外部,辅装对称式外壳实现。
[0025]本设备对于三,四轮摩托车尤其适用,详细的说,三,四轮摩托车在转弯时,为了抵消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要做压弯动作,既车身顺转弯方向,与地面倾斜一定的角度,才能使车辆保持平衡。车身倾斜时,会带动左右两侧车轮同时倾斜,而两侧车轮的内侧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不同,因为传统差速器都是固定安装在车架或者车身上,不能改变角度,无法在三四轮摩托车上使用。
[0026]尤其是轮距低于一米的窄轮距三,四轮摩托车,相关问题更为凸显。传统差速器在独立悬挂上使用时,正常状态下,差速器半轴和轮毂之间,近似一条直线,呈180度状。车身向两侧做倾斜动作时,会带动两侧车轮倾斜,差速器一侧的万向节和对应轮毂上的万向节,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形成一定的角度。两个万向节之间,因为有半轴连接,而万向节和半轴连接是有一定角度限制的,所以半轴限制了两个万向节之间的角度改变。半轴越短,这种限制就越大。半轴长度是固定的,两个万向节在改变相对角度时,会拉大两个万向节之间的距离,造成于半轴连接处脱落或者损坏,使车桥无法正常的运转。
[0027]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对称式差速器,前后两端,通过轴承或者转动套,转动连接在两头的固定板上,可以相对车身形成一个可以转动的构件。车身在向左右两侧做倾斜动作时,横向稳定杆会拉动差速器向反方向做相对转动,差速器和半轴和轮毂,形成一条直线近似180度,没有了角度差,不再限制差速器两侧万向节与相对轮毂万向节之间相反方向运动的角度,使车身可以最大角度的倾斜压弯。
[0028]在非独立车桥,或者是整体车桥上,传统差速器与车桥上半轴壳体固定连接,车身通过弹簧减震器连接在车桥的两端,使车身不能做出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动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差速器两侧固定连接在车桥的两个半轴壳上,形成左右对称。差速器前后两端,通过轴承或者转动套,转动安装在两头的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副车架上,通过弹簧减震器连接在车身上,车身副车架和固定板,形成以差速器中心线为活动圆心的构件,能做出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动作。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包括差速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外壳部分前后对称,也就是前壳体与后壳体对称;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所述差速器转动设置于机动车车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差速器通过固定板配合轴承座或转动套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车身稳定的自适应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通过等速万向节动力连接转动轮;机动车两侧轮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宇谭菲谭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谭承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