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05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包括台板以及用于支撑台板的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包括若干个支撑板以及底板,若干个支撑板呈正方形首尾连接,且支撑板连接在底板和台板之间,所述支撑板和底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支撑箱体内设有冷却机构,且支撑板上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与冷却机构相连通,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用于吸收加热线圈散发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至冷却机构。该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采用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相配合的方式对电磁灶内进行快速冷却,且可根据温度进行调节冷却程度,防止电磁灶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设备损坏或发生火灾等情况,安全性能更佳。安全性能更佳。安全性能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0003]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灶台台面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陶瓷平板(结晶玻璃),台面下边装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台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饪锅。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0004]随着电磁炉技术的进步成熟,电磁炉的应用场所也变得越来越多,如在船上使用电磁灶进行食材的加热、烹调等,且其无明火,因此在船上使用也更加的安全、便捷。
[0005]但是目前船用电磁灶中并无自动监控温度并采用冷却机构对其进行安全降温的功能,一旦出现忘关电磁炉或对锅体加热时间过长的情况,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电磁炉本体的损坏以及对外界造成的影响,如锅体损坏、火灾等情况,安全性能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8]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包括台板以及用于支撑台板的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包括若干个支撑板以及底板,若干个支撑板呈正方形首尾连接,且支撑板连接在底板和台板之间,所述支撑板和底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支撑箱体内设有冷却机构,且支撑板上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与冷却机构相连通,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用于吸收加热线圈散发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至冷却机构;
[0009]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于支撑板内的水冷机构以及设于支撑板外部的风冷机构,风冷机构连接在支撑板上且与支撑板平行,水冷机构用于吸收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传递的热能,风冷机构用于辅助水冷机构进行散热。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水冷机构包括设于支撑板壁内的入水导流管
道、出水导流管道以及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等距分布在入水导流管道和出水导流管道之间,入水导流管道与相邻的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之间以及出水导流管道与相邻的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之间均连接有接入式导流管道,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之间相连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环绕在通风孔四周,所述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的上、下端均连接有连接管道,且连接管道分别位于靠近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两端的位置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管道和接入式导流管道均与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相切式连通,若干个支撑板内的入水导流管道以及出水导流管道之间均相互连通。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板上的若干个导管以及连接在导管上的横向支撑板,所述导管内设有导流管腔,所述横向支撑板内设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通过导流管腔和入水导流管道相连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若干个风机,风机和支撑板平行设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外部连接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和入水导流管道连通,出水管和出水导流管道连通,入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第一电磁阀,入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上设有泵体和第二电磁阀。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箱体内设有集成电路板、控制器、加热线圈以及温感器,台板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和控制器电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在支撑箱体上开设有通风孔并在内部配套有风冷机构,并在构成支撑箱体的支撑板内开设水冷机构以及外围连接的水流管道,可以对支撑箱体内的热能、加热线圈处散发的热能进行快速传递转移,达到防止加热线圈温度过高或箱体内温度过高的情况出现,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温度采用不同程度的散热模式,保障安全性能的同时达到降低能耗的功能;
[0019]2)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具有低速散热模式、中速散热模式以及高速散热模式,设备正常运转时,采用低速散热模式,通过风冷机构将支撑箱体内的热能从通风孔处排出,当支撑箱体内的温感器检测到温度处于正常值和高温值之间时,打开入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以及回流管道上的第二电磁阀和泵体,通过向水冷机构中注入冷水并进行循环回流,水冷机构可以吸收支撑箱体内以及加热线圈处的热能,并配合风冷机构进行双重降温,可更加快速的对设备进行散热,当支撑箱体内的温感器检测到温度处于高温值之上时,关闭回流管道上的第二电磁阀和泵体,打开出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向水冷机构中不断的输入冷水,配合风冷机构进行高速散热;
[0020]3)本专利技术中冷水进入入水导流管道后,通过接入式导流管道向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中输入,冷水在进入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中时,沿着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的切线处进入,并绕着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的内壁做倾斜式的圆周流动,可以使得冷水与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的内壁接触的更加充分,可以使得风冷机构产生的风流进行更加高效的热能交互,并且也可以延长冷水与支撑板体之间的接触时间,能够使得热能交互的更加充分,散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板和水冷机构的相配合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A处放大视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B处放大视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台板;101、控制面板;2、支撑箱体;201、支撑板;202、底板;203、通风孔;3、水冷机构;301、入水导流管道;302、接入式导流管道;303、环形水流散热腔室;304、连接管道;305、出水导流管道;4、风冷机构;401、风机;5、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501、导管;502、横向支撑板;503、导流管腔;504、散热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包括台板(1)以及用于支撑台板(1)的支撑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体(2)包括若干个支撑板(201)以及底板(202),若干个支撑板(201)呈正方形首尾连接,且支撑板(201)连接在底板(202)和台板(1)之间,所述支撑板(201)和底板(202)上均设有若干个通风孔(203),所述支撑箱体(2)内设有冷却机构,且支撑板(201)上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5),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5)与冷却机构相连通,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5)用于吸收加热线圈散发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至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于支撑板(201)内的水冷机构(3)以及设于支撑板(201)外部的风冷机构(4),风冷机构(4)连接在支撑板(201)上且与支撑板(201)平行,水冷机构(3)用于吸收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5)传递的热能,风冷机构(4)用于辅助水冷机构(3)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构(3)包括设于支撑板(201)壁内的入水导流管道(301)、出水导流管道(305)以及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303),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303)等距分布在入水导流管道(301)和出水导流管道(305)之间,入水导流管道(301)与相邻的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303)之间以及出水导流管道(305)与相邻的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303)之间均连接有接入式导流管道(302),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303)之间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流散热腔室(303)环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远李智赵晓骏王小毛王良恩毕文龙李灿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船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