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85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有机废气经喷淋塔、表冷器进入吸附罐,有机废气从吸附器底部进入,由下向上经过活性炭床层吸附;吸附器吸附饱和后转入脱附状态,采用水蒸汽进行加热脱附,水蒸汽由上向下经过活性炭床层脱附,活性炭床层中吸附的有机物与水蒸汽一起进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少量不凝气体返回风机前再吸附,冷凝后的冷凝液进入分层槽进行重力分层,上层有机物进入中间储槽,下层废水排放至指定位置;在吸附器脱附完成后,引入新鲜空气以内循环的形式对活性炭床层进行降温除湿。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年内平均吸附率不低于90%,而且吸附、脱附过程短,速度快,脱附、再生能耗低。能耗低。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很多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都会产生有机废气,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企业采取直接排放或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的方式,这种方式对环境的危害较大。
[0003]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喷淋塔、UV光解及等离子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理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不易回收处理,而且净化率较低,有机废气处理成本较高。
[0004]因此,如何降低有机废气处理成本,更好地提高有机废气的回收率、净化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针对含有DMF、氯丙烯、三乙胺、TAIC、盐酸雾气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回收净化,一年内平均吸附率不低于90%,而且吸附、脱附过程短,速度快,脱附、再生能耗低,在吸附器脱附完成后,引入新鲜空气以内循环的形式对活性炭床层进行降温除湿,有效提高了平衡饱和吸附量,提高了净化率、回收率。活性炭床层中吸附的有机物与水蒸汽一起进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上层有机物进入中间储槽,下层废水集中排放,易于回收处理,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少量不凝气体返回风机前再吸附,保障了吸附率和净化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所述有机废气包括DMF、氯丙烯、三乙胺、TAIC、盐酸雾气,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有机废气经喷淋塔、表冷器进入吸附罐,所述吸附罐由三台吸附器组成,有机废气从吸附器底部进入,由下向上经过活性炭床层吸附;吸附器吸附饱和后转入脱附状态,采用水蒸汽进行加热脱附,水蒸汽由上向下经过活性炭床层脱附,活性炭床层中吸附的有机物与水蒸汽一起进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少量不凝气体返回风机前再吸附,冷凝后的冷凝液进入分层槽进行重力分层,上层有机物进入中间储槽,下层废水排放至指定位置;在吸附器脱附完成后,引入新鲜空气以内循环的形式对活性炭床层进行降温除湿。
[0008]有机废气的通入流量为8000m3/h,其中,DMF进入量为32.91t/a,进入速率为4.15kg/h,进入浓度为518.75mg/m3,经该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处理后,去除率可达96%,排放量为1.32t/a,排放速率为0.166kg/h,排放浓度为20.75mg/m3;氯丙烯进入量为0.79t/a,进入速率为0.1kg/h,进入浓度为12.5mg/m3,去除率可达94%,排放量为0.047t/a,排放速率为0.006kg/h,排放浓度为0.75mg/m3;三乙胺进入量为0.28t/a,进入速率为0.035kg/h,进入浓度为4.38mg/m3,去除率可达94%,排放量为0.017t/a,排放速率为0.0021kg/h,排放浓度为0.26mg/m3;TAIC进入量为2.22t/a,进入速率为0.28kg/h,进入浓度为35mg/m3,去除率可达90%,排放量为0.22t/a,排放速率为0.028kg/h,排放浓度为
3.5mg/m3;盐酸雾进入量为2.68t/a,进入速率为0.58kg/h,进入浓度为72.5mg/m3,去除率可达95%,排放量为0.13t/a,排放速率为0.029kg/h,排放浓度为3.63mg/m3。
[0009]DMF即N,N

二甲基甲酰胺,TAIC即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0010]优选地,对吸附器进行加热脱附所采用的水蒸汽温度为140℃

142℃,流量为1.1吨/小时。
[0011]以此设计,利用水蒸汽加热脱附,脱附过程短,速度快,脱附、再生能耗低,便于有机废气的回收和净化。
[0012]优选地,在降温除湿阶段,引入新鲜空气的温度为20℃,流量为2m3/小时,循环时间为8小时。
[0013]以此设计,降温除湿配置合理,提高了平衡饱和吸附量,平衡饱和吸附量提高了20%,从而有利于提高净化率和回收率
[0014]优选地,在将有机废气通入吸附罐之前,经干式过滤器进行干式过滤。
[0015]优选地,所述干式过滤器包括一级过滤棉和二级布袋过滤。
[0016]通过干式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废气中的粉尘和水雾,颗粒物和水雾会被滤料有效的截留下来,以保证送入风量的洁净。干式过滤器过滤过程中无需水,也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环保节能的同时所耗成本也不高。
[0017]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床层采用颗粒活性炭吸附材料GAC,有机废气由风机提供动力,负压进入吸附罐后进入所述活性炭床层。
[0018]有机废气由风机提供动力,负压吸入吸附罐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层,由于活性炭吸附层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活性炭吸附剂的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活性炭表面,也即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层的表面吸附能力,使得有机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吸附剂相接触,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净化后的气体高空排放。
[0019]而对于吸附饱和后的吸附器转入脱附操作,脱附完成后,对活性炭床层进行降温除湿,使得活性炭床层重复利用。
[0020]优选地,活性炭床层的型号为2000mm*1100mm*1300mm,有机废气通入流量为8000m3/h。
[0021]优选地,所述表冷器的制冷量为120kw,换热面积为3m3。
[0022]优选地,所述喷淋塔包括两个碱喷淋层、一个水喷淋层、一个除雾层,其中,喷淋层采用陶瓷规整填料,厚度为300mm,且采用碳化硅喷嘴;除雾层采用陶瓷规整填料,厚度为500mm。
[0023]两个碱喷淋层可以去除有机废气中的携带的酸性气体,水喷淋层可以去除碱喷淋后产生的盐分,除雾层可以脱水除雾。
[002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针对含有DMF、氯丙烯、三乙胺、TAIC、盐酸雾气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回收净化,一年内平均吸附率不低于90%,而且吸附、脱附过程短,速度快,脱附、再生能耗低。
[0026](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在吸附器脱附完成后,引入新鲜空气以内循环的形式对活性炭床层进行降温除湿,有效提高了平衡饱和吸附量,提高了净化
率、回收率。
[0027](3)活性炭床层中吸附的有机物与水蒸汽一起进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上层有机物进入中间储槽,下层废水集中排放,易于回收处理,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少量不凝气体返回风机前再吸附,保障了吸附率和净化率。
[0028](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中,对于DMF的去除率可达96%,对于氯丙烯的去除率可达94%,对于三乙胺的去除率可达94%,对于TAIC的去除率可达90%,对于盐酸雾的去除率可达9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废气包括DMF、氯丙烯、三乙胺、TAIC、盐酸雾气,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有机废气经喷淋塔、表冷器进入吸附罐,所述吸附罐由三台吸附器组成,其中两台吸附一台再生,有机废气从吸附器底部进入,由下向上经过活性炭床层吸附;吸附器吸附饱和后转入脱附状态,采用水蒸汽进行加热脱附,水蒸汽由上向下经过活性炭床层脱附,活性炭床层中吸附的有机物与水蒸汽一起进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少量不凝气体返回风机前再吸附,冷凝后的冷凝液进入分层槽进行重力分层,上层有机物进入中间储槽,下层废水排放至指定位置;在吸附器脱附完成后,引入新鲜空气以内循环的形式对活性炭床层进行降温除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吸附器进行加热脱附所采用的水蒸汽温度为140℃

142℃,流量为1.1吨/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气吸附回收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降温除湿阶段,引入新鲜空气的温度为20℃,流量为2m3/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朋斌薄纯金郑兴臣王树安张延军王国力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沾化区鑫骏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