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及其饲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3427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及其饲喂方法,所述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鲜活虾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及其饲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禽类养殖及养殖饲料
,具体涉及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及其饲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美洲红鹮(学名:Eudocimus ruber)是朱鹭科美洲鹮属鸟类动物,别称红鹮、红朱鹭,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鸟类,也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美洲红鹮体长56

61厘米,翼展101厘米,体重772

935克。美洲红鹮除了长喙呈灰黑色外,浑身上下包括腿和脚趾都呈鲜红色,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它们总是成群的在沙滩、咸水湖、红树林和沼泽里觅食,并一起在沼泽中的大树上过夜,因此十分显眼。美洲红鹮的喙细长弯曲,以泥潭中的蟹类、软体动物和沼泽地中的小鱼、蛙和昆虫等小动物为食。近年来,美洲红鹮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进行人工养殖繁育,但截至目前,国内外关于美洲红鹮人工养殖的研究报道极少,无法给养殖者提供适当而成熟的技术指导。
[0003]红鹮鲜红的羽毛是其最具观赏价值的部位,但现有人工养殖过程发现,对红鹮进行饲养时由于其所食用的人工饲料与其在野外生长时所食用的食物不同,很多红鹮的毛色出现了逐渐变浅的趋势,因此,提供一种合适的饲养方法并给红鹮提供能保持其毛色鲜红的饲料是红鹮人工养殖的关键。另外,现有研究指出,美洲红鹮个体的羽毛色差是配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羽色深的个体获得交配权的概率更高,而羽色浅的个体配对成功率较低,因此,保持成年个体羽色亮丽鲜红是促进美洲红鹮繁殖的关键;对于羽色浅的个体,应当在日常饲料的配比上加以调整,通过增添胡萝卜、西红柿、虾皮或鲜虾等的数量,或者适当添加丽红素等色素,达到改善美洲红鹮羽色的目的(王春艳,檀卫东,杨守庄.美洲红鹮的人工养殖与繁育.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8):1

4.)。但是由于野外的红鹮是以蟹类、软体动物、小鱼、蛙和昆虫等为食的,其肉食特性决定了其采食偏好,所以,给红鹮饲喂胡萝卜和西红柿,红鹮几乎不取食,即便将单纯的胡萝卜和西红柿换成是含胡萝卜和西红柿且带肉味的复合饲料,红鹮对该复合饲料的取食量也不高,因此,想让红鹮通过摄入西红柿、胡萝卜以补充色素改变红鹮的毛色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不可能实现。给红鹮饲喂虾皮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毛色,但是由于虾皮细小不方便取食,饲料浪费量大,而且仅依靠虾皮提供营养和类胡萝卜素红鹮的产蛋量低。因此,给红鹮饲喂胡萝卜、西红柿、虾皮来加深红鹮毛色的鲜艳度仅是理论上看似可行,但是实际应用时并不可行,要想提升红鹮毛色的鲜艳度,依然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试验后选择适宜的原料及饲喂量,才能达到低成本快速提升毛色鲜艳度的效果。
[0004]红鹮属于极高神经质的鸟类,生性机警胆小,有陌生人靠近便会紧张,到处躲避,红鹮的自然生长环境和人工养殖环境差异极大,因此,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驯养和繁殖难度较高。我国好几个动物园引进来的红鹮都出现了一直没有繁殖的现象,而部分饲养员也认识到:饲养环境的不合适和饲料品种的单一是造成红鹮不繁殖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对红鹮的认知了解不够且红鹮的产蛋量少,很难探索得到适合孵化红鹮蛋的条件,再加上红
鹮的幼雏是晚成鸟,孵化出壳后要靠亲鸟哺育一段时间才能独立,因此也难以实现红鹮的人工孵化和人工繁育。若红鹮一直不进行繁殖就很难实现红鹮的扩大繁育,而提高红鹮的产蛋量及红鹮蛋的受精率,是提升红鹮繁育下一代的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红鹮的产蛋量及红鹮蛋的受精率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及其饲喂方法,给红鹮饲喂本专利技术的饲料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饲喂方法进行饲喂,能快速加深红鹮的毛色并使毛色长期保持鲜艳,从而提升人工养殖的红鹮的观赏价值,而且还能提高红鹮的产蛋量和红鹮蛋的受精率,从而提升红鹮繁育下一代的成功率,为红鹮人工养殖与繁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鲜活虾30

50份、鲜鸡蛋8

12份、面包虫4

6份、活鱼仔45

55份、活泥鳅0

35份、禽料8

12份。
[0007]所述饲料的饲喂方法为:将新鲜活虾和鲜鸡蛋煮熟,再将熟鸡蛋带壳捏碎至体积为1

6cm3后与熟虾、面包虫、禽料一起放入饲料盆中混匀,将饲料盆放置在饲喂点让红鹮取食,在饲料盆四周1.5米范围内放置1

2个装有适量饮用水的饮水盆,供红鹮蘸洗饲料用;将活鱼仔、活泥鳅放养在有适量清水的水池中让红鹮自然取食。
[0008]单只成年红鹮每日饲喂150

300g饲料;每天分2

3次饲喂,鲜活虾分配到每一餐中,活鱼仔、活泥鳅在早上饲喂的时候一次性放养到水池中。每次将饲料盆和饮水盆放在饲喂点后远离饲喂点并在远处观察红鹮的取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待红鹮取食过饲料盆中的饲料并散去后,记录红鹮采食后剩余的饲料量,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下一餐的饲喂量,在保证营养足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浪费;每次饲喂结束后及时用水池的清水清洗饲喂点以保证环境的清洁。
[0009]所述面包虫是指黄粉虫的鲜幼虫,所述活泥鳅体长2

5cm。
[0010]所述鲜活虾是青虾、河虾、草虾、明虾、对虾中任意一种或者2种以上,每只虾重3

10g。
[0011]所述活鱼仔是小白鳞鱼、小罗非鱼、小草鱼、小鳙鱼、小草鱼、小大头鱼、小鲢鱼、小鲤鱼、小鲫鱼、小青鱼中任意一种或2种以上,每条活鱼仔重3

10g。
[0012]所述禽料是颗粒状或块状的禽料,禽料的原料包含玉米、麸皮、豆粕、鱼粉、磷酸氢钙、氯化钠、赖氨酸、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植酸酶等,禽料中粗蛋白质≥15%,总磷≥0.25%,赖氨酸≥0.5%,钙0.3

1.3%,氯化钠0.2

0.8%,粗纤维≤9%,粗灰分≤10%。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红鹮在取食时,会先用它的长喙啄起食物,叼至水源处对食物蘸洗一下再吞咽,在饲料盆旁边适宜位置放置饮水盆,既方便红鹮蘸洗饲料又能避免红鹮取食过程过分弄脏地面。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给红鹮的饲料均选用颗粒状、条状或块状且不易溶于水的饲料,避免选用粉末状或酱料状的饲料,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可食用性和利用率,在日常饲喂中可以发现,适当增大饲料的体积能增加红鹮对于饲料的取食量,饲料浪费量明显降低,
且能有效减少因饲料浪费带来的环境污染。
[0014]2、在本专利技术的饲料中,以肉类为主,符合红鹮的肉食特性,鱼、虾、虫、蛋均衡配制,且熟食和生食搭配,选材新鲜、营养均衡且更接近红鹮自然生长的取食习性,红鹮对饲料的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鲜活虾30

50份、鲜鸡蛋8

12份、面包虫4

6份、活鱼仔45

55份、活泥鳅0

35份、禽料8

12份;所述饲料的饲喂方法为:将新鲜活虾和鲜鸡蛋煮熟,再将熟鸡蛋带壳捏碎至体积为1

6cm3后与熟虾、面包虫、禽料一起放入饲料盆中混匀,将饲料盆放置在饲喂点让红鹮取食,在饲料盆四周1.5米范围内放置1

2个装有适量饮用水的饮水盆,供红鹮蘸洗饲料用;将活鱼仔、活泥鳅放养在有适量清水的水池中让红鹮自然取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包虫是指黄粉虫的鲜幼虫,所述活泥鳅体长2

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鲜活虾是青虾、河虾、草虾、明虾、对虾中任意一种或者2种以上,每只虾重3

10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鱼仔是小白鳞鱼、小罗非鱼、小草鱼、小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稚莲卿解元潘柳宗莫良玉唐芳毅郑自华韦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