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包括底座,底座内具有空腔,底座上固设导滑板,导滑板上开设滑动轨槽,滑动轨槽内铰接调节臂,调节臂的底端固连摆转块,摆转块位于底座的空腔中,摆转块的侧边沿上排列开设若干组调位螺孔,底座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个定位孔,定位孔内穿入调位螺栓,调位螺栓穿入任一调位螺孔形成螺纹配合固连,调节臂的顶端固连电子盒,电子盒的正面设置正向凹槽,正向凹槽内嵌设用于拍摄车辆后方的主摄像头,主摄像头的旁侧设置主闪光灯,电子盒的外侧面设置侧面凹槽,侧面凹槽内嵌设用于拍摄车辆旁侧的副摄像头,副摄像头的上方设置副闪光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角度调节结构,以适应不同高度车型的需求。的需求。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一种后视镜,特别是一种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0003]现有后视镜为固定镜片,当驾驶员需要观察车外情况时,需要将视线移至车外的后视镜上,观察副驾驶外侧情况时,还需移动至副驾驶位置上,由此带来不便,还影响安全驾驶。
[0004]另外现有的电子后视镜只有一个摄像头,即只能观察车辆后方的情况,对于车辆旁边的情况却无法得知,由此影响观察视野。再者现有的电子后视镜均为固定结构,不能够调节角度,由此安装在不同高度的车型上,拍摄的角度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角度视角拍摄形成全方位无死角观察范围,并增设角度调节功能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具有空腔,所述底座上固设导滑板,所述导滑板上开设滑动轨槽,所述滑动轨槽内铰接调节臂,所述调节臂的底端固连摆转块,所述摆转块位于所述底座的空腔中,所述摆转块的侧边沿上排列开设若干组调位螺孔,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入调位螺栓,所述调位螺栓穿入任一所述调位螺孔形成螺纹配合固连,所述调节臂的顶端固连电子盒,所述电子盒的正面设置正向凹槽,所述正向凹槽内嵌设用于拍摄车辆后方的主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的旁侧设置主闪光灯,所述电子盒的外侧面设置侧面凹槽,所述侧面凹槽内嵌设用于拍摄车辆旁侧的副摄像头,所述副摄像头的上方设置副闪光灯。
[0007]本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主要应用于客车,安装在车辆的两侧,通过主摄像头将车辆后方的情况进行实时拍摄并提供给驾驶人员观看,通过副摄像头将车辆旁侧的情况进行实时拍摄并提供给驾驶人员观看,并且驾驶人员无需移到副驾驶位便能观察车辆另一侧情况,由此结合车辆两侧方和后方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角度,对驾驶人员作出正确的行驶判断提供有利帮助,从而提高行驶安全性。当需要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整时,只需拧出调位螺栓,使其脱离摆转块的调位螺孔,由此释放摆转块,绕铰接点转动调节臂,带动电子盒一同转动,调节好角度档位后,重新拧入调位螺栓,使其与新档位的调位螺孔形成固连配合。
[0008]在上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中,所述导滑板的外轮廓呈圆弧形,所述调节臂的底端具有呈圆弧形的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导滑板的轮廓边沿形成相嵌合的滑动连接。
通过沟槽与导滑板轮廓边沿相咬合,以提供摆转动作过程的稳定性。
[0009]在上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中,每组所述调位螺孔具有两个调位螺孔,且每组的两个调位螺孔位于同一档位直线上,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对应开设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内的两个调位螺栓同步与同一组的两个调位螺孔对应配合。
[0010]在上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中,所述电子盒的外侧面边沿固设挡沿,所述挡沿遮挡于所述副摄像头和副闪光灯的前侧。通过挡沿对副摄像头和副闪光灯进行遮挡保护,避免车辆行驶中硬物将两者刮伤。
[0011]在上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中,所述正向凹槽内开设圆孔一,所述主摄像头具有转动镜头一,所述转动镜头一嵌入所述圆孔一内形成滑动连接。可电控转动镜头一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转动,以调整拍摄角度,扩大可视范围。
[0012]在上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中,所述侧面凹槽内开设圆孔二,所述副摄像头具有转动镜头二,所述转动镜头二嵌入所述圆孔二内形成滑动连接。可电控转动镜头二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转动,以调整拍摄角度,扩大可视范围。
[0013]在上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中,所述电子盒的正面还设置安装槽一,所述主闪光灯嵌入所述安装槽一内。
[0014]在上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中,所述电子盒的外侧面还设置安装槽二,所述副闪光灯嵌入所述安装槽二内。
[0015]在上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中,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还设置若干安装孔。通过螺丝与安装孔形成紧固连接,以将整体电子摄像后视镜装配在车辆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具有以下优点:
[0017]通过摄像头拍摄车外情况,以便驾驶员在车内观看,通过后侧与旁侧双角度视角拍摄形成全方位无死角观察范围,拓宽查看视野,提高行驶安全性。通过增加角度调节结构,提高后视镜装配角度的灵活度,以适应不同高度车型的需求,且调节操作简单,定位牢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的外观主视图。
[0019]图2是本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的内部主视图。
[0020]图3是本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的外观侧视图。
[0021]图中,1、底座;2、导滑板;3、调节臂;4、摆转块;5、调位螺栓;6、电子盒;6a、挡沿;7、主摄像头;8、主闪光灯;9、副摄像头;10、副闪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包括底座1,底座1内具有空腔,底座1上固设导滑板2,导滑板2上开设滑动轨槽,滑动轨槽内铰接调节臂3,调节臂3的底端固连摆转块4,摆转块4位于底座1的空腔中,摆转块4的侧边沿上排列开设若干组调位螺孔,底座1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个定位孔,定位孔内穿入调位螺栓5,调位螺栓5穿入任一调位螺孔形
成螺纹配合固连,调节臂3的顶端固连电子盒6,电子盒6的正面设置正向凹槽,正向凹槽内嵌设用于拍摄车辆后方的主摄像头7,主摄像头7的旁侧设置主闪光灯8,电子盒6的外侧面设置侧面凹槽,侧面凹槽内嵌设用于拍摄车辆旁侧的副摄像头9,副摄像头9的上方设置副闪光灯10。
[0024]本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主要应用于客车,安装在车辆的两侧,通过主摄像头7将车辆后方的情况进行实时拍摄并提供给驾驶人员观看,通过副摄像头9将车辆旁侧的情况进行实时拍摄并提供给驾驶人员观看,并且驾驶人员无需移到副驾驶位便能观察车辆另一侧情况,由此结合车辆两侧方和后方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角度,对驾驶人员作出正确的行驶判断提供有利帮助,从而提高行驶安全性。当需要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整时,只需拧出调位螺栓5,使其脱离摆转块4的调位螺孔,由此释放摆转块4,绕铰接点转动调节臂3,带动电子盒6一同转动,调节好角度档位后,重新拧入调位螺栓5,使其与新档位的调位螺孔形成固连配合。
[0025]导滑板2的外轮廓呈圆弧形,调节臂3的底端具有呈圆弧形的沟槽,沟槽与导滑板2的轮廓边沿形成相嵌合的滑动连接。通过沟槽与导滑板2轮廓边沿相咬合,以提供摆转动作过程的稳定性。
[0026]每组调位螺孔具有两个调位螺孔,且每组的两个调位螺孔位于同一档位直线上,底座1的侧壁上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具有空腔,所述底座上固设导滑板,所述导滑板上开设滑动轨槽,所述滑动轨槽内铰接调节臂,所述调节臂的底端固连摆转块,所述摆转块位于所述底座的空腔中,所述摆转块的侧边沿上排列开设若干组调位螺孔,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入调位螺栓,所述调位螺栓穿入任一所述调位螺孔形成螺纹配合固连,所述调节臂的顶端固连电子盒,所述电子盒的正面设置正向凹槽,所述正向凹槽内嵌设用于拍摄车辆后方的主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的旁侧设置主闪光灯,所述电子盒的外侧面设置侧面凹槽,所述侧面凹槽内嵌设用于拍摄车辆旁侧的副摄像头,所述副摄像头的上方设置副闪光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板的外轮廓呈圆弧形,所述调节臂的底端具有呈圆弧形的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导滑板的轮廓边沿形成相嵌合的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电子摄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调位螺孔具有两个调位螺孔,且每组的两个调位螺孔位于同一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国富,曹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