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94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线,检测装置包括自动夹线检测模块和产品定位治具模块,自动夹线检测模块包括有夹线检测机构;产品定位治具模块包括有运转机构和放置板,放置板具有容置槽,在容置槽的前方设有引线定位机构,通过引线定位机构将电池引线压紧实现定位;夹线检测机构设置在引线定位机构的旁边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特殊结构的产品定位治具来放置电池工件,同时配以特殊结构的引线定位机构,由引线定位机构与产品定位治具配合实现对两根极耳引线的定位,以便检测机构与引线接触完成检测,从而能够实现高效、可靠、有效、高度自动化的检测操作,从而满足对高端锂电池产品的性能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线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对锂电池包装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锂电池在产品最终流入市场前,需要对电池厚度、电压、内阻、外形等进行检测,以保证流入用户的电池是合格的。比如,对于电压、内阻等涉及电性能参数的检测,通常是在一封线进行,此时电池电芯的极耳还没有被封装,由于极耳具有一定的硬度,因而能满足检测设备对极耳进行接触检测的要求,检测得到的数值一般也是真实的。但在经过二封线的切边、压纹、折边、封装等工序后,电芯的内部参数不一定还能保持原来的数值,因此对于一些要求高的高端电池,仅仅有一封线后的检测显然还不够,需要在二封线后的PACK电池包装工序中再进行复检才能更好地满足对于电池的更高要求。然而,在二封线完成对电池电芯的封装后,露出外面的不再是极耳,而是电池引线(即极耳引线)。由于引线的芯线是由多根铜丝组成的,因而引线非常柔软,并且裸露的芯线铜丝较短,一般为两三毫米,且是散开的,这样在用检测设备进行接触检测时会因为接触不良导致难以获得到真实的数值,而如果采用人工捏住引线进行检测,则效率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地对柔软的电池引线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效率高的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有自动夹线检测模块和产品定位治具模块,产品定位治具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工件的容置槽,自动夹线检测模块包括有至少一夹线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模块包括有运转机构和放置板,放置板安装在运转机构上形成移动的结构;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放置板上,在容置槽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将电池工件的电池引线引出的开口;在该开口的前方设置有可相对开口做接近或远离运动的引线定位机构,通过引线定位机构接近该开口而将电池引线压紧在开口的侧壁上实现定位;夹线检测机构设置在引线定位机构的旁边,在电池引线实现定位后,由夹线检测机构的检测头前移接触电池引线的裸露线芯部位进行检测。
[0005]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由设置在放置板前端的两根前挡条和前挡条后面的后挡条围隔而成,两根前挡条相互垂直隔成容置槽相邻的两条边,后挡条为直角转角结构,其两边分别与两根前挡条对接隔成容置槽的另两条边;所述开口设置在两根前挡条的前端之间,两根前挡条的前端面构成相互垂直的结构。
[0006]进一步地,引线定位机构整体安装在一定位气缸上形成可伸缩移动的结构,定位
气缸安装在一安装台上;在引线定位机构的前端具有定位头,定位头的前端两边侧面相互垂直,在引线定位机构往前移动后通过定位头的前端侧面与前挡条对应的前端面配合夹紧电池引线。
[0007]进一步地,电池工件需要检测的极耳引线包括有第一电池引线和第二电池引线,两者分别被定位头的前端两边侧面与两根前挡条对应的前端面配合夹紧而形成分开的结构;夹线检测机构包括有第一夹线检测机构和第二夹线检测机构,两者分别安装在安装台上并分别位于引线定位机构的两侧,其中第一夹线检测机构对应第二电池引线,第二夹线检测机构对应第一电池引线;在第一电池引线及第二电池引线实现定位后,分别由第一夹线检测机构的第一检测头前移接触第二电池引线的裸露线芯部位、第二夹线检测机构的第二检测头前移接触第一电池引线的裸露线芯部位,以实现对电池工件进行检测。
[0008]进一步地,运转机构包括有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链条,电机安装在一槽状的安装座上,主动轮与电机连接,链条安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形成可循环运转的结构,若干块独立的放置板均匀地安装在链条上,主动轮、从动轮和链条一起装在安装座内部。
[0009]进一步地,在产品定位治具模块上安装有CCD检测定位机构,CCD检测定位机构对准夹线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电池工件,以检测电池工件尺寸以及电池工件是否装入到位。
[0010]一种基于前述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的检测线,包括有主机体,以及设置在主机体上的上料工位、自动上料机械手、产品取出机械手和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机体上还设置有产品定位治具模块和自动夹线检测模块,自动夹线模块与产品定位治具模块在主机体上为前后相对的结构;自动上料机械手设置在上料工位与产品定位治具模块之间,通过自动上料机械手将上料工位的电池工件移送到产品定位治具模块的放置板的容置槽中;产品取出机械手设置在产品定位治具模块与分选机构之间,通过产品取出机械手将容置槽中完成检测后的电池工件取出移送到分选机构上进行分选。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工位包括有第一上料盘位和第二上料盘位,两者并列分布在自动上料机械手的旁边,这样可以实现不间断地上料工作;自动上料机械手通过三维移动机构安装在主机体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分选机构包括有分选机械手以及与分选机械手对应的待分选位、良品装盘位和不良品装盘位,良品装盘位和不良品装盘位分别位于待分选位的两侧,在良品装盘位的旁边设置有良品装盘机构,通过良品装盘机构将良品装盘位上的良品装入对应的料盘中;在不良品装盘位的旁边设置有不良品装盘机构,通过不良品装盘机构将不良品装盘位上的良品装入对应的料盘中。
[0013]进一步地,在良品装盘机构与不良品装盘机构之间设置有三个空盘待料位,三个空盘待料位分别对应待分选位、良品装盘位和不良品装盘位;在三个空盘待料位旁边设置有上空盘机械手,负责给三个空盘待料位上空盘以承载产品。
[0014]在CCD检测定位机构的前面设置有自动扫码机构,可再次对电池工件进行扫码识别。
[0015]工作流程:人工上料(人工将装有锂电池工件的料盘放置在第一上料盘位和第二上料盘位中,实际是交替装入,即装完一个上料盘位后再装另一个)

自动上料,电池工件装入放置板的容置槽,两根引线引出容置槽外面

自动扫码

CCD精准定位后自动检测

机械手自动下料

自动分选以区分良品和不良品

自动装盘。
[0016]CCD精准定位后自动检测的流程:电池工件在电机的驱动下随放置板运转到和CCD检测定位机构及引线定位机构对齐的位置后暂停,定位气缸启动,推动引线定位机构朝电池工件运动,由定位头配合两根前挡条分别压住第一电池引线和第二电池引线;第一夹线检测机构和第二夹线检测机构启动前移,分别以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接触第二电池引线和第一电池引线,实现电性能参数检测。检测完后,电机再次工作,放置板带着检测完的电池工件往后移动,由产品取出机械手实现自动下料。
[0017]本技术通过设计特殊结构的产品定位治具来放置电池工件,同时配以特殊结构的引线定位机构,由引线定位机构与产品定位治具配合实现对两根极耳引线的定位,这样可以起到类似用手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有自动夹线检测模块和产品定位治具模块,产品定位治具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工件的容置槽,自动夹线检测模块包括有至少一夹线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模块包括有运转机构和放置板,放置板安装在运转机构上形成移动的结构;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放置板上,在容置槽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将电池工件的电池引线引出的开口;在该开口的前方设置有可相对开口做接近或远离运动的引线定位机构,通过引线定位机构接近该开口而将电池引线压紧在开口的侧壁上实现定位;夹线检测机构设置在引线定位机构的旁边,在电池引线实现定位后,由夹线检测机构的检测头前移接触电池引线的裸露线芯部位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由设置在放置板前端的两根前挡条和前挡条后面的后挡条围隔而成,两根前挡条相互垂直隔成容置槽相邻的两条边,后挡条为直角转角结构,其两边分别与两根前挡条对接隔成容置槽的另两条边;所述开口设置在两根前挡条的前端之间,两根前挡条的前端面构成相互垂直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引线定位机构整体安装在一定位气缸上形成可伸缩移动的结构,定位气缸安装在一安装台上;在引线定位机构的前端具有定位头,定位头的前端两边侧面相互垂直,在引线定位机构往前移动后通过定位头的前端侧面与前挡条对应的前端面配合夹紧电池引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PACK包装工序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工件需要检测的极耳引线包括有第一电池引线和第二电池引线,两者分别被定位头的前端两边侧面与两根前挡条对应的前端面配合夹紧而形成分开的结构;夹线检测机构包括有第一夹线检测机构和第二夹线检测机构,两者分别安装在安装台上并分别位于引线定位机构的两侧,其中第一夹线检测机构对应第二电池引线,第二夹线检测机构对应第一电池引线;在第一电池引线及第二电池引线实现定位后,分别由第一夹线检测机构的第一检测头前移接触第二电池引线的裸露线芯部位、第二夹线检测机构的第二检测头前移接触第一电池引线的裸露线芯部位,以实现对电池工件进行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旭旭蒋园园余毅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名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