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69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马桶盖、活性炭过滤层、上盖、风扇轴和下盖,马桶盖的中间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下方的马桶盖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表面的马桶盖上固定有上盖,第一凹槽内部卡接有活性炭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位于上盖下方,第二凹槽内的马桶盖内部固定有风扇轴,风扇轴下方的马桶盖底部固定有下盖,活性炭过滤层和风扇轴之间设有杀菌素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马桶盖、活性炭过滤层、上盖、风扇轴和下盖解决了臭味处理不干净,不方便拆卸,价格昂贵,耗材多,且产生有害离子的问题。有害离子的问题。有害离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马桶正式名称为坐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马桶的专利技术被称为一项伟大的专利技术,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后来又演变为利用虹吸、螺旋虹吸,现在最新的喷射虹吸式和超旋虹吸式等原理的抽水马桶。一般的马桶使用之后即使冲洗干净,还是会遗留臭味,影响再次使用时的心情。
[0003]1、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缺点就是有些大还有甲醛清洗液是耗材,需要用完就换,要不是加液的话甲醛效果不是很好,像其他的带臭氧功能的等等,都不宜开时间太长,偶尔把臭氧功能开开还行,最主要一点就是价格都比较贵。
[0004]2、通过电极吸收颗粒装置,断电后会有二次污染的危险,若不及时清理,那空气净化会不达标,耗能多,装置复杂化不方便拆卸,负离子本身没有任何的弊端,而机器的弊端主要就是如果技术不达标容易产生臭氧、正离子、氮氧化物这种衍生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设置了马桶盖、杀菌素网、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活性炭过滤层、上盖、第一按扣、透气孔、卡扣、风扇轴、扇叶、马达、下盖、第二按扣、第三按扣、进气口;解决了臭味处理不干净,不方便拆卸,价格昂贵,耗材多,且产生有害离子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马桶盖、活性炭过滤层、上盖、风扇轴和下盖,所述马桶盖的中间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下方的马桶盖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表面的马桶盖上固定有上盖,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卡接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位于上盖下方,所述第二凹槽内的马桶盖内部固定有风扇轴,所述风扇轴下方的马桶盖底部固定有下盖,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和风扇轴之间设有杀菌素网;所述下盖上方固定有风扇,风扇转动将气体通过进气口带入第二凹槽内部,风扇带有输电端,通过马达带动风扇轴上扇叶转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下盖处于同一垂直关系,所述上盖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下盖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进气口;所述透气孔小于进气口,防止外界气体污染活性炭过滤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通过第一按扣和卡扣与第一凹槽相连接,所述第一凹槽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与第一按扣和卡扣相匹配;所述上盖带有第一按扣和卡扣与第一凹槽连接,方便卡接且固定,可随时拆卸,方便清理和切换内部活性炭过滤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轴周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风扇轴底端固定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底端固定于下盖的上表面上;所述风扇带有输电端,将气体吸入第二凹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盖带有第二按扣和第三按扣,所述第二凹槽底端开设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与下盖上第二按扣和第三按扣连接;所述下盖带有第二按扣和第三按扣与第二凹槽连接,方便卡接且固定,可随时拆卸,方便清理。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马桶盖、杀菌素网、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活性炭过滤层、上盖、第一按扣、透气孔、卡扣、风扇轴、扇叶、马达、下盖、第二按扣、第三按扣、进气口,结构简单,原理易懂,方便清洗,解决了臭味处理不干净,不方便拆卸,价格昂贵,耗材多,且产生有害离子,上盖通过卡扣连接在马桶盖上,通过第一按扣打开上盖替换内部活性炭过滤层,期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杀菌素网和活性炭过滤层,解决了通过杀菌素网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吸附空气中粒子,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切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马桶盖的结构剖切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下盖详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风扇内部剖切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00、马桶盖;101、杀菌素网;102、第一卡槽;103、第二卡槽;104、第三卡槽;105、第四卡槽;106、第一凹槽;107、第二凹槽;200、活性炭过滤层;300、上盖;301、第一按扣;302、透气孔;303、卡扣;400、风扇轴;401、扇叶;402、马达;500、下盖;501、第二按扣;502、第三按扣;503、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马桶盖100、活性炭过滤层200、上盖300、风扇轴400和下盖500,马桶盖100的中间开设有第一凹槽106,第一凹槽106下方的马桶盖100内开设有第二凹槽107,第一凹槽106上表面的马桶盖100上固定有上盖300,第一凹槽106内部卡接有活性炭过滤层200,活性炭过滤层200位于上盖300下
方,第二凹槽107内的马桶盖100内部固定有风扇轴400,风扇轴400下方的马桶盖100底部固定有下盖500,活性炭过滤层200和风扇轴400之间设有杀菌素网101;由马达402提供动力风扇轴400带动扇叶401转动将气体吸入第二凹槽107内部,通过杀菌素网101进入第一凹槽106。
[0026]其中如图1

4所示,上盖300与下盖500处于同一垂直关系,上盖300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透气孔302,下盖500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进气口503;环形阵列透气孔302能有效使气体排出且防止外来空气污染活性炭过滤层200,下盖500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进气口503,呈扇形进气口503,大面积吸入气体。
[0027]其中如图1

4所示,上盖300通过第一按扣301和卡扣303与第一凹槽106相连接,第一凹槽106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02和第二卡槽103与第一按扣301和卡扣303相匹配;上盖300通过第一按扣301和卡扣303与第一凹槽1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马桶盖(100)、活性炭过滤层(200)、上盖(300)、风扇轴(400)和下盖(5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盖(100)的中间开设有第一凹槽(106),所述第一凹槽(106)下方的马桶盖(100)内开设有第二凹槽(107),所述第一凹槽(106)上表面的马桶盖(100)上固定有上盖(300),所述第一凹槽(106)内部卡接有活性炭过滤层(200),所述活性炭过滤层(200)位于上盖(300)下方,所述第二凹槽(107)内的马桶盖(100)内部固定有风扇轴(400),所述风扇轴(400)下方的马桶盖(100)底部固定有下盖(500),所述活性炭过滤层(200)和风扇轴(400)之间设有杀菌素网(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桶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00)与下盖(500)处于同一垂直关系,所述上盖(300)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透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韩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