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38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涉及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驱动电机、缠绕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缠绕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缠绕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圆筒、圆筒座,所述圆筒从所述圆筒座中穿过,所述圆筒、圆筒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圆筒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圆筒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圆筒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杆用于安装线束外皮卷轴,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圆筒的一端设有螺帽,所述螺帽靠近所述圆筒的一侧设有防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线束的外皮缠绕,能够防止缠绕外皮时线束发生扭转,确保缠绕后的外皮保持规整,并避免缠绕后的线束回弹。并避免缠绕后的线束回弹。并避免缠绕后的线束回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0003]汽车线束一般使用阻燃绝缘的柔性材料作为捆扎用的外皮,常用的线束捆扎设备将线束外皮卷轴固定,采用旋转线缆的方式将外皮缠绕在线束上,但是由于线束较长,且具有弹性,缠绕时容易使线束在径向方向发生扭转,使缠绕的外皮不规整,缠绕后扭转的线束发生回弹,导致外皮松散,产生缝隙,影响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能够防止缠绕外皮时线束发生扭转,确保缠绕后的外皮保持规整,并避免缠绕后的线束回弹。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包括底座、驱动电机、缠绕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缠绕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缠绕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圆筒、圆筒座,所述圆筒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从所述圆筒座中穿过,所述圆筒、圆筒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圆筒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圆筒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圆筒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杆用于安装线束外皮卷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圆筒的一端设有螺帽。
[0008]进一步的,所述螺帽靠近所述圆筒的一侧设有防滑装置,所述固定杆从所述防滑装置中穿过。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装置为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固定在所述螺帽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装置为弹簧。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将线束外皮卷轴安装在可旋转的圆筒上,缠绕线束外皮时通过牵引装置使线束从圆筒中匀速穿过,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圆筒旋转,使线束外皮卷轴绕线束旋转,从而将线束外皮缠绕在线束上。
[0013](2)通过设置防滑装置,在线束外皮卷轴与螺帽之间产生一定摩擦力,防止线束外皮卷轴在固定杆上发生自由转动,使线束外皮在缠绕过程中保持绷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圆筒、圆筒座的俯视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
[0018]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19]图6为图4中B处放大图。
[0020]图中标记:1

底座、2

驱动电机、3

圆筒、4

圆筒座、5

固定杆、6

螺帽、7

防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驱动电机2、缠绕装置,驱动电机2、缠绕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缠绕装置,缠绕装置包括圆筒3、圆筒座4,圆筒座4与底座1固定连接,圆筒3从圆筒座4中穿过,圆筒3、圆筒座4通过轴承连接,圆筒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通过传动带动力连接,使圆筒3能够在驱动电机2的带动下相对于圆筒座4旋转,圆筒3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与圆筒3的轴线平行,固定杆5用于安装线束外皮卷轴,固定杆5远离圆筒3的一端设有螺帽6,用于限制线束外皮卷轴在固定杆5上移动,螺帽6靠近圆筒3的一侧设有防滑装置7,固定杆5从防滑装置中穿过,防滑装置7为橡胶垫,橡胶垫固定在螺帽6上,通过橡胶垫与线束外皮卷轴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线束外皮卷轴在固定杆5上自由滑动。
[0024]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牵引装置使待缠绕外皮的线束从圆筒3中穿过,将线束外皮卷轴插在固定杆5上并通过防滑装置7、螺帽6压紧,将线束外皮的一端固定在线束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使圆筒3转动,并通过牵引装置使线束匀速通过圆筒3,此时固定杆5带动线束外皮卷轴绕线束旋转,并将线束外皮缠绕在线束上,该过程中线束不发生旋转,因此缠绕外皮后的线束不发生扭转,不会发生回弹,由于线束外皮卷轴与圆筒3、防滑装置7之间存在摩擦力,可防止线束外皮卷轴自由滑动,使线束外皮保持绷紧。
[0025]实施例2
[0026]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驱动电机2、缠绕装置,驱动电机2、缠绕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缠绕装置,缠绕装置包括圆筒3、圆筒座4,圆筒座4与底座1固定连接,圆筒3从圆筒座4中穿过,圆筒3、圆筒座4通过轴承连接,圆筒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通过传动带动力连接,使圆筒3能够在驱动电机2的带动下相对于圆筒座4旋转,圆筒3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与圆筒3的轴线平行,固定杆5用于安装线束外皮卷轴,固定杆5远离圆筒3的一端设有螺帽6,用于限制线束外皮卷轴在固定杆5上移动,螺帽6靠近圆筒3的一侧设有防滑装置7,固定杆5从防滑装置中穿过,防滑装置7为弹簧,弹簧在螺帽6与线束外皮卷轴之间被压紧,通过线束外皮卷轴与圆筒3、防滑装置7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线束外皮卷轴在固定杆5上自由滑动,并使线束外皮保持绷紧。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外皮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驱动电机(2)、缠绕装置,所述驱动电机(2)、缠绕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所述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圆筒(3)、圆筒座(4),所述圆筒座(4)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圆筒(3)从所述圆筒座(4)中穿过,所述圆筒(3)、圆筒座(4)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圆筒(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动力连接,所述圆筒(3)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与所述圆筒(3)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杆(5)用于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良聿王小静吴桂杰李超杰李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永盛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