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30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细胞贴壁培养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的中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腔插接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内腔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加料管内腔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筒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筒体、连接管、加料管、第二过滤网、过滤筒芯、过滤膜、进料斗和第一过滤网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细胞贴壁培养装置防污染效果差,贴壁细胞培养技术需要多次拧开培养瓶瓶盖输入不同的药物、多次反复打开瓶盖会增加贴壁细胞出现污染的概率,例如遇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和真菌等污染情况,从而导致其培养失败或是无法使用的问题。无法使用的问题。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贴壁培养
,具体为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贴壁是指贴壁依赖性细胞在培养表面上贴附和铺展的过程,细胞能否在培养表面上贴附,一是决定于细胞本身的特性,二是决定于细胞与培养表面接触概率,三是决定于细胞与培养表面的相容性,这又与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有关,细胞贴壁速率也与培养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有关,特别是培养表面上的电荷密度影响较大,血清中的冷析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可在培养表面与细胞间架桥,有利于加快细胞贴附速率,细胞在培养表面上的铺展除了与以上因素有关外,还与表面情况特别是光滑度有关。
[0003]但现有的细胞贴壁培养装置防污染效果差,贴壁细胞培养技术需要多次拧开培养瓶瓶盖输入不同的药物、多次反复打开瓶盖会增加贴壁细胞出现污染的概率,例如遇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和真菌等污染情况,从而导致其培养失败或是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具备防污染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细胞贴壁培养装置防污染效果差,贴壁细胞培养技术需要多次拧开培养瓶瓶盖输入不同的药物、多次反复打开瓶盖会增加贴壁细胞出现污染的概率,例如遇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和真菌等污染情况,从而导致其培养失败或是无法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的中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腔插接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内腔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加料管内腔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筒芯,所述加料管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膜,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进料斗的顶部卡接有橡胶盖。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橡胶圈,所述第二密封橡胶圈的外侧与连接管的内壁紧密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外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所述盖帽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外侧的上端刻设有外螺纹。
[0008]优选的,所述盖帽顶部的中端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橡胶圈。
[0009]优选的,所述加料管的底部贯穿第一密封橡胶圈的顶部,所述筒体的表面涂覆有刻度线。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与第一过滤网的外侧固定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形状呈斗状设计,所述橡胶盖外侧的下端与进料斗的内壁紧密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筒体、连接管、加料管、第二过滤网、过滤筒芯、过滤膜、进料斗和第一过滤网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其防污染的效果,以避免反复多次打开装置影响其培养的效果以及成功率,极大的降低了其感染的概率,解决了现有的细胞贴壁培养装置防污染效果差,贴壁细胞培养技术需要多次拧开培养瓶瓶盖输入不同的药物、多次反复打开瓶盖会增加贴壁细胞出现污染的概率,例如遇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和真菌等污染情况,从而导致其培养失败或是无法使用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第二密封橡胶圈的设置,能够用于增加连接管和加料管之间的连接效果,并且增加其密封效果,通过盖帽的设置,能够用于对连接管的顶部进行密封,并且再次间接性增加了连接管和加料管之间密封效果,通过通口和第一密封橡胶圈的设置,能够用于对第一密封橡胶圈进行安装,以避免使第一密封橡胶圈与第二密封橡胶圈之间紧密接触,从而保证其密封的作用。
[0015]3、本技术通过加料管贯穿第一密封橡胶圈和刻度线的设置,能够用于方便在进料时保证其密封的效果,以及有效观察内部的量,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能够用于使进料斗和第一过滤网之间滑动连接,从而便于将第一过滤网取下,通过进料斗形状呈斗状设计与橡胶盖和进料斗紧密接触的设置,能够用于方便进行进料,并且提高了不进料时的密封防护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筒体结构立体图。
[0020]图中:1、筒体;2、连接管;3、盖帽;4、通口;5、第一密封橡胶圈;6、第二密封橡胶圈;7、加料管;8、第二过滤网;9、过滤筒芯;10、过滤膜;11、进料斗;12、滑槽;13、滑块;14、第一过滤网;15、橡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顶部的中端连通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内腔插接有加料管7,加料管7内腔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8,加料管7内腔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筒芯9,加料管7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膜10,连接管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4,进料斗11的顶部卡接有橡胶盖15,通过筒体1、连接管2、加料管7、第二过滤网8、过滤筒芯9、过
滤膜10、进料斗11和第一过滤网1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其防污染的效果,以避免反复多次打开装置影响其培养的效果以及成功率,极大的降低了其感染的概率,解决了现有的细胞贴壁培养装置防污染效果差,贴壁细胞培养技术需要多次拧开培养瓶瓶盖输入不同的药物、多次反复打开瓶盖会增加贴壁细胞出现污染的概率,例如遇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和真菌等污染情况,从而导致其培养失败或是无法使用的问题。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连接管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橡胶圈6,第二密封橡胶圈6的外侧与连接管2的内壁紧密接触,能够用于增加连接管2和加料管7之间的连接效果,并且增加其密封效果。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连接管2外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3,盖帽3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连接管2外侧的上端刻设有外螺纹,能够用于对连接管2的顶部进行密封,并且再次间接性增加了连接管2和加料管7之间密封效果。
[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盖帽3顶部的中端开设有通口4,通口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橡胶圈5,能够用于对第一密封橡胶圈5进行安装,以避免使第一密封橡胶圈5与第二密封橡胶圈6之间紧密接触,从而保证其密封的作用。
[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加料管7的底部贯穿第一密封橡胶圈5的顶部,筒体1的表面涂覆有刻度线,能够用于方便在进料时保证其密封的效果,以及有效观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的中端连通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内腔插接有加料管(7),所述加料管(7)内腔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8),所述加料管(7)内腔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筒芯(9),所述加料管(7)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膜(10),所述连接管(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1),所述进料斗(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4),所述进料斗(11)的顶部卡接有橡胶盖(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橡胶圈(6),所述第二密封橡胶圈(6)的外侧与连接管(2)的内壁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诱导垂体腺瘤细胞贴壁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外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3),所述盖帽(3)的内壁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青敏刘佳王芳王峰石兰岚牛瑞泽贺靖苑于青山冯婉青黄荣珠王廷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