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98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烟装置,涉及火电厂排烟技术领域。该排烟装置包括烟囱和加热装置,烟囱包括上烟道段和下烟道段,加热装置包括容置筒、导热管和加热组件,容置筒连接于上烟道段与下烟道段之间,导热管设于容置筒内,且导热管的顶端与上烟道段连通,导热管的底端与下烟道段连通;加热组件连接于容置筒,用于加热流经导热管内的烟汽。该排烟装置中,加热组件能够通过导热管对烟囱的烟汽进行全面有效的加热升温,从而有效减少烟汽在烟囱内部凝结为雨滴或冰粒的几率,相应减少雨滴和冰粒降落至烟囱内部对其内部部件造成的损坏,确保烟囱的正常使用。囱的正常使用。囱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火电厂排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厂冬季机组运行时通常采用湿法脱硫装置对烟汽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后的烟汽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但这种湿式脱硫法使排入烟道的混合烟汽温度低、水分含量高,烟汽经过烟囱的过程遇到冷空气会结成带有粉尘的雨滴,严重的甚至会凝结形成冰帽式冰粒,雨滴及冰粒在重力作用下降落至烟囱内部,会对其内组件造成损坏,影响烟囱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排烟装置,以解决现有烟囱排烟汽时,烟汽形成的雨滴或冰粒容易降落至烟囱内部,对其内组件造成损坏,影响烟囱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排烟装置,包括烟囱和加热装置,所述烟囱包括上烟道段和下烟道段,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容置筒、导热管和加热组件,所述容置筒连接于所述上烟道段与所述下烟道段之间,所述导热管设于所述容置筒内,且所述导热管的顶端与所述上烟道段连通,所述导热管的底端与所述下烟道段连通;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容置筒,用于加热流经所述导热管内的烟汽。
[0005]可选地,所述容置筒的底端与所述下烟道段的顶端之间封堵有隔板,所述隔板设有多个插接孔,多个所述插接孔分散排布于所述隔板;所述导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热管与多个所述插接孔一一对应插接。
[0006]可选地,所述下烟道段内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自上向下呈扩口设置,多个所述导流孔与多个所述导热管一一对应,且所述导热管的底端插接于相应所述导流孔的缩口端。
[0007]可选地,所述导热管为螺旋管。
[0008]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水箱、加热件、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水箱内安装有水泵,所述进液管连通于所述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容置筒的顶部之间,所述回液管连通于所述容置筒的底部与所述水箱之间,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进液管、所述回液管或所述水箱内。
[0009]可选地,所述容置筒内安装有搅拌件,所述容置筒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搅拌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件于所述容置壳内搅拌。
[0010]可选地,所述搅拌件包括转动轴和设于所述转动轴的搅拌叶片,所述转动轴枢接于所述隔板,且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伸出所述隔板;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0011]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枢接于所述隔板底端的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内圈壁设有内齿圈,所述转动圈的外圈壁设有外齿圈;所述转动轴为多个,多个所述转
动轴沿所述容置筒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均伸出所述隔板且固接有内齿轮,多个所述内齿轮均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驱动电机固接于所述容置筒,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接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所述外齿圈啮合。
[0012]可选地,所述上烟道段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上烟道段的侧壁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连通有导烟管,所述导烟管包括沿所述上烟道段径向延伸的第一管段,所述导烟管或所述上烟道段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底部,且所述收集箱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底部连通。
[0013]可选地,所述导烟管还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出烟端连通,所述第一管段的内顶壁沿背离所述出烟口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0014]本技术提供的排烟装置使用时,开启加热组件,经过脱硫处理的烟汽输送至烟囱的下烟道段,烟汽随后沿下烟道段向上流入导热管内,加热组件对导热管进行加热,流经导热管的烟汽从导热管吸热升温,随后从导热管的顶部管口流入上烟道段,并经上烟道段的顶部排出。一方面,进入上烟道段的烟汽为升温后的烟汽,其温度较高,烟汽在上烟道段冷凝的几率大大减小,从而有效减少沿其在烟囱内部冷凝形成雨滴甚至冰粒,并降落至烟囱内部对其内部部件造成损坏情况的发生,相应确保烟囱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导热管设置在烟囱的上烟道段与下烟道段之间,烟囱内的所有烟汽需要流经导热管,加热组件相应能够对烟汽进行全面、充分地加热,从而提高烟汽升温的全面均衡性,减少烟汽局部受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再一方面,导热管作为导热件,其导热系数较高,能够快速、高效地将加热组件的热量传递至其内的烟汽,使其流经导烟管的过程实现快速升温,从而有效提高烟汽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排烟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排烟装置中螺旋状的导热管安装于容置筒内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排烟装置中转动圈枢接于所述容置筒底端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排烟装置中转动圈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排烟装置中转动圈与内齿轮及外齿轮啮合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0

上烟道段;110

出烟口;120

保温层;200

下烟道段;310

容置筒;320

导热管;330

加热组件;331

水箱;332

加热件;333

进液管;334

回液管;335

水泵;400

固定板;510

转动轴;520

搅拌叶片;530

驱动电机;540

转动圈;541

内齿圈;542

外齿圈;550

内齿轮;560

外齿轮;600

顶盖;610

导流块;700

导烟管;710

第一管段;720

第二管段;800

收集箱;910

底座;920

支撑座;930

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烟囱和加热装置,烟囱包括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囱和加热装置,所述烟囱包括上烟道段(100)和下烟道段(200),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容置筒(310)、导热管(320)和加热组件(330),所述容置筒(310)连接于所述上烟道段(100)与所述下烟道段(200)之间,所述导热管(320)设于所述容置筒(310)内,且所述导热管(320)的顶端与所述上烟道段(100)连通,所述导热管(320)的底端与所述下烟道段(200)连通;所述加热组件(330)连接于所述容置筒(310),用于加热流经所述导热管(320)内的烟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筒(310)的底端与所述下烟道段(200)的顶端之间封堵有隔板,所述隔板设有多个插接孔,多个所述插接孔分散排布于所述隔板;所述导热管(32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热管(320)与多个所述插接孔一一对应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烟道段(200)内固设有固定板(400),所述固定板(400)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自上向下呈扩口设置,多个所述导流孔与多个所述导热管(320)一一对应,且所述导热管(320)的底端插接于相应所述导流孔的缩口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320)为螺旋管。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330)包括水箱(331)、加热件(332)、进液管(333)和回液管(334),所述水箱(331)内安装有水泵(335),所述进液管(333)连通于所述水泵(335)的出液口与所述容置筒(310)的顶部之间,所述回液管(334)连通于所述容置筒(310)的底部与所述水箱(331)之间,所述加热件(332)设于所述进液管(333)、所述回液管(334)或所述水箱(331)内。6.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筒(310)内安装有搅拌件,所述容置筒(310)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苗杨月明丁建华徐志强解志宏任家良程燕楠尉龙陶涛李志宏商启蒙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