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964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顶部勾勒有提花层,所述提花层顶部设置有提花图案,所述面料本体由设置在提花层底部的锦棉面料层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锦棉面料层底部的透气层、防静电层、竹炭纤维层、阻燃隔热层、耐水洗层构成,所述锦棉面料层由锦纶经纱、棉线纬纱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层、防静电层、竹炭纤维层、阻燃隔热层、耐水洗层两两之间粘接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的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耐水洗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阻燃以及去异味功能,有效提高了提花面料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锦棉提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属于提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提花面料织造时用经纬组织变化形成花案,纱支精细,对原料棉要求极高,可分梭织、经编提花和纬编提花,纬编织物横、纵向拉的时候有很好的弹性,经编和梭织提花横、纵向拉是没有弹性的,提花面料分为单色提花面料、多色提花面料和贡缎提花面料,单色提花为提花染色面料,先经提花织机织好提花坯布后再进行染色整理,面料成品为纯色;多色提花为色织提花面料,先纱染好色后再经提花织机织制而成,最后进行整理,所以色织提花面料有两种以上的颜色,织物色彩丰富、不显单调、花型立体感较强和档次更高,贡缎提花面料有正反面之分,一个完全组织回圈内的交织点最少,浮线最长,织物表面几乎全由经向或纬向的浮线构成,缎纹织物质地柔软,缎纹织物有正反面之分、布面平滑细腻和富有光泽,最常见的贡缎面料是条纹贡缎,简称缎条,市面上的提花面料有着面料风格新颖、美观、手感凹凸有致、轻薄、柔顺和透气性好等优点,但是提花面料却有不耐水洗、综合性能较差的缺点,这些缺点制约着提花面料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耐水洗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阻燃以及去异味功能,有效提高了提花面料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顶部勾勒有提花层,所述提花层顶部设置有提花图案,所述面料本体由设置在提花层底部的锦棉面料层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锦棉面料层底部的透气层、防静电层、竹炭纤维层、阻燃隔热层、耐水洗层构成,所述锦棉面料层由锦纶经纱、棉线纬纱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层、防静电层、竹炭纤维层、阻燃隔热层、耐水洗层两两之间粘接连接。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锦纶经纱、棉线纬纱内部均加捻有尼龙丝,所述锦纶经纱、棉线纬纱交织成网状结构的锦棉面料层。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提花层通过提花工艺连接在锦棉面料层顶部,所述提花层的厚度设置为0.5mm。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透气层设置为透气无纺布层,所述透气层的厚度设置为0.3mm

0.6mm。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阻燃隔热层由芳纶纤维和阻燃涤纶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阻燃隔热层的厚度设置为0.4mm

0.8mm。
[0010]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竹炭纤维层由竹炭纤维、抗菌颗粒复合制成,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厚度设置为0.6mm。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锦棉提花面料,通过由提花工艺连接在锦棉面料层顶部的提花层丰富了锦棉面料的色彩以及样式,利用设置的防静电层可以有效提高面料的抗静电能力,通过由竹炭纤维、抗菌颗粒复合制成的竹炭纤维层使得整体面料具有较好的除异味和抗菌能力,利用耐水洗层提高了面料的耐水洗性能,使用寿命更长,该锦棉提花面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耐水洗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阻燃以及去异味功能,有效提高了提花面料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锦棉提花面料结构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剖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锦棉提花面料锦棉面料层结构图。
[0016]图中标号:1、面料本体;2、提花层;3、提花图案;4、锦棉面料层;5、透气层;6、防静电层;7、竹炭纤维层;8、阻燃隔热层; 9、耐水洗层;10、棉线纬纱;11、锦纶经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顶部勾勒有提花层2,所述提花层2顶部设置有提花图案3,所述面料本体1由设置在提花层2底部的锦棉面料层4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锦棉面料层4底部的透气层5、防静电层6、竹炭纤维层 7、阻燃隔热层8、耐水洗层9构成,所述锦棉面料层4由锦纶经纱 11、棉线纬纱10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层5、防静电层6、竹炭纤维层 7、阻燃隔热层8、耐水洗层9两两之间粘接连接。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锦纶经纱11、棉线纬纱10内部均加捻有尼龙丝,所述锦纶经纱11、棉线纬纱10交织成网状结构的锦棉面料层 4。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花层2通过提花工艺连接在锦棉面料层4 顶部,所述提花层2的厚度设置为0.5mm。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层5设置为透气无纺布层,所述透气层 5的厚度设置为0.3mm

0.6mm。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燃隔热层8由芳纶纤维和阻燃涤纶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阻燃隔热层8的厚度设置为0.4mm

0.8mm。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竹炭纤维层7由竹炭纤维、抗菌颗粒复合制成,所述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设置为0.6mm。
[0026]耐水洗层9由涤纶织物经高聚物溶液(浓度为1.44%)整理后形成,可以提高锦棉提花面料的耐水洗性能。
[0027]本技术改进于:一种锦棉提花面料,通过由提花工艺连接在锦棉面料层4顶部的提花层2丰富了锦棉面料的色彩以及样式,利用设置的防静电层6可以有效提高面料的抗静电能力,通过由竹炭纤维、抗菌颗粒复合制成的竹炭纤维层7使得整体面料具有较好的除异味和抗菌能力,利用耐水洗层9提高了面料的耐水洗性能,使用寿命更长,该锦棉提花面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顶部勾勒有提花层(2),所述提花层(2)顶部设置有提花图案(3),所述面料本体(1)由设置在提花层(2)底部的锦棉面料层(4)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锦棉面料层(4)底部的透气层(5)、防静电层(6)、竹炭纤维层(7)、阻燃隔热层(8)、耐水洗层(9)构成,所述锦棉面料层(4)由锦纶经纱(11)、棉线纬纱(10)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层(5)、防静电层(6)、竹炭纤维层(7)、阻燃隔热层(8)、耐水洗层(9)两两之间粘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棉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经纱(11)、棉线纬纱(10)内部均加捻有尼龙丝,所述锦纶经纱(11)、棉线纬纱(10)交织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奕扬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