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包括:架体、絮凝混合装置、球形辊、运输网布、上网带、下网带、旋转轴、张紧轴、对置挤压辊;所述架体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且架体上设置有若干旋转轴;所述絮凝混合装置设置在进料端;所述运输网布环绕在两个旋转轴上,且一端位于絮凝混合装置的下方;所述下网带设置在运输网布的另一端下方;所述上网带与下网带相配合形成楔形夹持部;所述上网带和下网带均环绕在旋转轴上,且内部均设置有张紧轴;所述楔形夹持部的尾端出口处设置有对置挤压辊。楔形夹持部的尾端出口处设置有对置挤压辊。楔形夹持部的尾端出口处设置有对置挤压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疏浚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农村河道将进行清淤和疏浚工程,疏浚出来的淤泥通常采用堆放和抛弃的方式来处理,一方面不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淤泥大多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必然对周边环境和海洋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
[0005]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包括:架体、絮凝混合装置、球形辊、运输网布、上网带、下网带、旋转轴、张紧轴、对置挤压辊;所述架体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且架体上设置有若干旋转轴;所述絮凝混合装置设置在进料端;所述运输网布环绕在两个旋转轴上,且一端位于絮凝混合装置的下方;所述球形辊设置于运输网布上;所述下网带设置在运输网布的另一端下方;所述上网带与下网带相配合形成楔形夹持部;所述上网带和下网带均环绕在旋转轴上,且内部均设置有张紧轴;所述楔形夹持部的尾端出口处设置有对置挤压辊。
[0006]优选的是,所述絮凝混合装置包括电机、布料斗、拨轮;所述布料斗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布料斗的内部设置有拨轮,且拨轮为两个;所述布料斗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电机,且电机分别与拨轮相对应。
[0007]优选的是,两个所述拨轮旋转方向相反。
[0008]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轴的数量为六个,且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运输网布、上网带和下网带上。
[0009]优选的是,所述对置挤压辊包括两个粗轧辊和两个精轧辊;两个所述粗轧辊设置在楔形夹持部的尾端;两个所述精轧辊设置在粗轧辊的一侧,且低于粗轧辊。
[0010]优选的是,所述运输网布下方设置有接水槽。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申请通过絮凝混合装置,使淤泥混合均匀,从而保证整体设备的处理效率。
[0013]2、本申请多道工序加工,使得淤泥滤液剥离快,泥饼含水量低,污泥残留少。
[0014]3、本申请改善了河道环境,而且避免了清淤抛撒时对河道造成的负面影响。固化后淤泥经过加工使其得以商业化,可以投入到绿化、回填、制砖。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18]1‑
架体,101
‑
底梁,102
‑
支臂,2
‑
絮凝混合装置,201
‑
电机,202
‑
布料斗,203
‑
拨轮,3
‑
球形辊,4
‑
运输网布,5
‑
上网带,6
‑
下网带,7
‑
旋转轴,8
‑
张紧轴,9
‑
对置挤压辊,901
‑
粗轧辊,902
‑
精轧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包括:架体1、絮凝混合装置2、球形辊3、运输网布4、上网带5、下网带6、旋转轴7、张紧轴8、对置挤压辊9;
[0023]架体1由空心矩形钢梁焊接而成,底梁101上竖直设置有各个支臂102,各个支臂102用于安装上述装置,架体1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且架体1上设置有六根旋转轴7;其中每两根旋转轴为一组。
[0024]进一步地,絮凝混合装置2设置在进料端;絮凝混合装置2包括电机201、布料斗202、拨轮203;布料斗202通过螺丝设置在架体1上;布料斗202的内部设置有拨轮203,且拨轮为两个;布料斗202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电机201,且电机201分别与拨轮203相连接,两个波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搅动布料斗内的淤泥。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污泥的脱水性,改良滤饼的性质,增加物料的渗透性,需对污泥进行化学处理,布料斗内需要人为的添加化学试剂,在两个波轮的搅动下会充分混合试剂,提高设备效率。上述阶段为化学预处理脱水阶段。
[0026]进一步地,运输网布4环绕在两个旋转轴7上,且一端位于絮凝混合装置2的下方;两个旋转轴7水平设置,并且其中一个旋转轴通过马达带动旋转,从而使运输网布运动,运输污泥。运输网布4的下方设置有接水槽,污泥经过充分搅拌后,从布料斗排放到运输网布上,处于游离态的水会从运输网布渗透,落入下方接水槽内,而后被排放至外部蓄水池。而在运输网布4的中段上方设置有球形辊3,球形辊3与运输网布4接触,从而更好地将水初步排除。
[0027]上述为重力浓缩脱水阶段,主要作用是脱去污泥中的自由水,使污泥的流动性减小,为进一步挤压做准备。
[0028]进一步地,下网带6设置在运输网布4的另一端下方;运输网布4将处理过的污泥运
送到下网带6上。上网带5与下网带6相配合形成楔形夹持部;重力脱水后的污泥流动性几乎完全丧失,随着下网带的向前运行,上、下网带间距逐渐减少,物料开始受到轻微压力,并随着滤带运行,压力逐渐增大。
[0029]进一步地,上网带5和下网带6均环绕在旋转轴7上,并且旋转轴7通过马达带动运行,且内部均设置有张紧轴8;张紧轴8的两端固定轴上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的伸缩,使得上、下网带具有一定的柔性基础。
[0030]上述阶段为楔形区预压脱水段,楔形区的作用是延长重力脱水时间,增加絮团的挤压稳定性,为进入压力区做准备。
[0031]进一步地,楔形夹持部的尾端出口处设置有对置挤压辊9。对置挤压辊9包括两个粗轧辊901和两个精轧辊902;两个粗轧辊901设置在楔形夹持部的尾端;两个精轧辊902设置在粗轧辊901的一侧,且低于粗轧辊901。粗轧辊和精轧辊均通过马达带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絮凝混合装置、球形辊、运输网布、上网带、下网带、旋转轴、张紧轴、对置挤压辊;所述架体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且架体上设置有若干旋转轴;所述絮凝混合装置设置在进料端;所述运输网布环绕在两个旋转轴上,且一端位于絮凝混合装置的下方;所述球形辊设置于运输网布上;所述下网带设置在运输网布的另一端下方;所述上网带与下网带相配合形成楔形夹持部;所述上网带和下网带均环绕在旋转轴上,且内部均设置有张紧轴;所述楔形夹持部的尾端出口处设置有对置挤压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淤泥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混合装置包括电机、布料斗、拨轮;所述布料斗设置在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久招,舒乐,喻峰,翟利鹏,刘月强,王宇琦,邱威威,舒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