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支架及线束支架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85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支架及线束支架组合,涉及到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线束支架的径向截面呈环状,线束支架沿其轴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一侧与第二部分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部分的另一侧与第二部分的另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合围形成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具备卡脚或卡槽。其能够降低开模成本与周期,有一定通用性,且直管段采用圆管结构,对线束约束度更高,结构简单不易断裂;侧出线段可360度自由出线,自由度高。自由度高。自由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支架及线束支架组合


[0001]本技术涉及到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到一种线束支架及线束支架组合。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作为汽车中各种信息传播的载体,其布置及固定也是汽车设计中很重要的部分。
[0003]现有技术中,车内通过线束支架固定线束,但传统线束支架需单独开模,成本较高,开模周期长,通用性差,且传统线束支架对线束约束不足,自由度低,结构薄弱点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支架及线束支架组合,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线束支架,所述线束支架的径向截面呈环状,所述线束支架沿其轴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合围形成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具备卡脚或卡槽。
[0007]作为优选,还包括活动轴,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之间通过所述活动轴连接。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卡脚,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卡脚,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卡槽,且每一所述连接卡脚分别可拆卸地设于一所述连接卡槽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合围形成轴向为直线的管状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合围形成轴向为曲线的管状结构。
[00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轴向为曲线的管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部、第二弯管部和第三直管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所述管状结构的另一端的端面为曲面。
[00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曲面沿所述管状结构的轴向呈波浪形。
[0014]作为优选,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具备所述卡脚,所述管状结构的另一端具备所述卡槽。
[0015]作为优选,所述管状结构的两端均具备所述卡脚。
[0016]作为优选,所述管状结构的两端均具备所述卡槽。
[0017]作为优选,所述管状结构的两端的直径相同。
[0018]作为优选,所述管状结构的两端的直径不同。具体地来说,此处的直径可以指的是管状结构的内径,也可以指的是管状结构的外径,换言之,管状结构的壁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更具体地来说,通过管状结构的两端的口径的设置,使不同型号的管状结构能够连接,从而根据需要在某些部分对线束形成较宽松的约束,在另一些部分对线束进行较狭窄的约束。
[0019]在管状结构的两端的直径不同的基础上,管状结构的直径变化可以是渐变的,也可以是突变的。例如,管状结构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直径较大的一端之间采用圆台面过渡,或管状结构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直径较大的一端之间采用台阶式过渡。
[0020]一种线束支架组合,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支架,若干所述线束支架组合沿其轴线依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21]作为优选,上述的线束支架组合包括依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第一线束支架、第二线束支架和第三线束支架,其中,
[0022]所述第一线束支架为轴向为直线的管状结构;
[0023]所述第二线束支架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二线束支架的另一端的端面为曲面;
[0024]所述第三线束支架的一端的端面为曲面,所述第三线束支架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二线束支架的曲面与所述第三线束支架的曲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25]作为优选,上述的线束支架组合包括依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第四线束支架和第五线束支架,其中,
[0026]所述第四线束支架为轴向为直线的管状结构;
[0027]所述第五线束支架为轴线为曲线的管状结构。
[0028]作为优选,上述的线束支架组合包括依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第六线束支架、第七线束支架、第八线束支架和第九线束支架,其中,
[0029]所述第六线束支架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所述第六线束支架的另一端的端面为曲面;
[0030]所述第七线束支架的一端的端面为曲面,所述第七线束支架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七线束支架的曲面与所述第六线束支架的曲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31]所述第八线束支架为轴向为直线的管状结构;
[0032]所述第九线束支架为轴线为曲线的管状结构。
[0033]一种线束支架组合,包括两线束支架,两所述线束支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两所述线束支架的两所述曲面相正对地设置,两所述线束支架的两所述曲面具备相互接触的第三部分,以及两所述线束支架的两所述曲面具备相互不接触的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四部分形成侧出线孔。
[003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三部分上具备所述卡脚或所述卡槽。
[003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中的线束支架采用模块化设计,各管段模块之间可自由组装,降低开模成本与周期,有一定通用性,且线束支架采用环状结构,对线束约束度更高,结构简单不易断裂;且能够实现360度自由出线,自由度高。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中的线束支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技术中的线束支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技术中的线束支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技术中的线束支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本技术中的线束支架的侧视图;
[0042]图6是本技术中的线束支架的展开状态图;
[0043]图7是本技术中的线束支架组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44]图中:1、线束支架;2、第一部分;3、第二部分;4、卡脚;5、活动轴; 6、连接卡脚;7、第一直管部;8、第二弯管部;9、第三直管部;10、第三部分;11、第四部分;12、第一线束支架;13、第二线束支架;14、第三线束支架;15、第四线束支架;16、第五线束支架;17、主线束;18、分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支架的径向截面呈环状,所述线束支架沿其轴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合围形成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具备卡脚或卡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轴,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之间通过所述活动轴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卡脚,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卡脚,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卡槽,且每一所述连接卡脚分别可拆卸地设于一所述连接卡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合围形成轴向为直线的管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合围形成轴向为曲线的管状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为曲线的管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部、第二弯管部和第三直管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晨尹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