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61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包括固定片(1)和导管(2),固定片(1)中部设置有圆柱型的容纳腔体(3),容纳腔体(3)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设置,容纳腔体(3)开口的一端穿过固定片(1)并与固定片(1)固定连接,导管(2)穿过容纳腔体(3)封闭的一端;所述容纳腔体(3)内设置有一个滑动块(4)和封堵塞(5),滑动块(4)设置于容纳腔体(3)封闭端内表面与封堵塞(5)之间,滑动块(4)固定套接于导管(2)上,封堵塞(5)设置于容纳腔体(3)的开口端内并与容纳腔体(3)的开口端螺纹连接。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管受拉时发出报警,提醒病患以及医护人员注意防止导管脱落。以及医护人员注意防止导管脱落。以及医护人员注意防止导管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器具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引流管是供临床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引流管种类很多,比如尿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胆道引流管、血浆引流管、脓肿引流管、胃肠营养管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0003]中心静脉导管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中心静脉导管的作用包括测量中心静脉压、肿瘤患者化疗、长期输注肠外营养液、刺激性药物等等,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也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等。
[0004]临床上各种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发生脱落的风险高,常常在夜间等特殊时间段发生,一旦导管脱落,将会延缓患者的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通过导管受拉时发出报警,提醒病患以及医护人员注意防止导管脱落。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包括固定片和导管,固定片中部设置有圆柱型的容纳腔体,容纳腔体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设置,容纳腔体开口的一端穿过固定片并与固定片固定连接,导管穿过容纳腔体封闭的一端;所述容纳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滑动块和封堵塞,滑动块设置于容纳腔体封闭端内表面与封堵塞之间,滑动块固定套接于导管上,封堵塞设置于容纳腔体的开口端内并与容纳腔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所述容纳腔体的封闭端内表面上设置有压电开关,压电开关的压力触发端与滑动块的一端接触,滑动块的另一端与封堵塞接触;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蜂鸣报警电路,压电开关的输出端与蜂鸣报警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8]优化的,上述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弹力固定带,弹力固定带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固定片两端的弹力固定带端部的魔术贴配合设置。
[0009]优化的,上述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还包括海绵垫层和纱布层,海绵垫层固定贴合于固定片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覆盖容纳腔体的开口端,海绵垫层设置于纱布层与固定片之间;导管穿过海绵垫层和纱布层。
[0010]优化的,上述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所述海绵垫层与固定片之间设置有两个导电电极片,两个导电电极片间隔设置并与海绵垫层贴合;两个导电电极片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蜂鸣报警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的两个输入端子。
[0011]优化的,上述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所述容纳腔体的封闭端内表面上设
置有若干压电开关,压电开关呈环形在容纳腔体的封闭端内表面上均匀排布;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柱头,固定柱头与压电开关的压力触发端配合设置;所述固定柱头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电开关表面、滑动块接触。
[0012]优化的,上述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所述滑动块包括两个滑动半块和若干弹性抱箍,两个滑动半块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滑动半块上的凹槽与导管表面紧压接触;所述滑动半块上设置有环形的抱箍槽,弹性抱箍设置于抱箍槽内,两个滑动半块通过抱箍固定连接。
[0013]优化的,上述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固定导管中段的导管固定件;所述导管固定件包括固定座和上部压块,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固定片上,上部压块设置于固定座上并与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上、上部压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管槽,固定座上的管槽、上部压块上的管槽对接为固定导管中段的固定槽,导管中段插接于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槽内壁紧压接触。
[0014]优化的,上述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所述导电电极片的表面通过导电胶与海绵垫层胶粘固定;所述固定片为软质硅胶片,容纳腔体与固定片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容纳腔体外部套接有硬质外壳,硬质外壳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设置,容纳腔体插接于硬质外壳的开口端内并与硬质外壳的螺纹连接,导管穿过硬质外壳的封闭端。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1)本申请的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中,病患身体上导管插入的切口周围一般使用纱布等物品作为敷贴,固定片贴合于敷贴上,固定片两端的弹力固定带环绕患者身体后通过魔术贴连接,使得固定片在病患身体上的位置固定;固定于导管上的滑动块在容纳腔体内滑动,当导管受到牵拉后,滑动块在容纳腔体内滑动后挤压压电开关,压电开关受到挤压后导通使得蜂鸣报警电路的输入端导通,蜂鸣报警电路发出报警提示导管受到拉力的影响,使得病患注意防止导管进一步受拉造成脱落;
[0017]2)本申请的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中,海绵垫层和纱布层在固定片与患者的皮肤之间形成缓冲层,提高舒适度;为了保证透气,可以在固定片上设置若干的细小通孔;
[0018]3)在导管受到拉力较大并且被拉出一段长度后,病患身体上导管插入的切口周围的敷贴会被从切口处流出的体液浸湿,此时海绵垫层和纱布层吸收体液并在体液的作用下变得具有导电性,两个导电电极片会导通从而使得蜂鸣报警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的两个输入端子导通,蜂鸣报警电路发出报警提醒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导管被拉出,提醒患者提高警惕,防止导管被完全拉出并可以提醒医护人员作相应措施使得导管复位;
[0019]4)本申请的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中,多个压电开关呈环形排布,滑动块接触挤压任何一个压电开关均会发出报警;固定柱头保证滑动块能够在发生移动后挤压压电开关的触发端;
[0020]5)本申请的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中,固定座和上部压块将导管裸露在外的部分的中段固定在固定片上,防止导管被误触碰后被牵拉,提高导管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
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24]图3为图1的B

B剖视图;
[0025]图4为本申请的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7]1‑
固定片,2

导管,3

容纳腔体,4

滑动块,5

封堵塞,6

压电开关,7

蜂鸣报警电路,8

弹力固定带、9

魔术贴、10

海绵垫层、11

纱布层、12

导电电极片、13

固定柱头、14

弹簧、15

弹性抱箍、16

固定座、1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片(1)和导管(2),固定片(1)中部设置有圆柱型的容纳腔体(3),容纳腔体(3)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设置,容纳腔体(3)开口的一端穿过固定片(1)并与固定片(1)固定连接,导管(2)穿过容纳腔体(3)封闭的一端;所述容纳腔体(3)内设置有一个滑动块(4)和封堵塞(5),滑动块(4)设置于容纳腔体(3)封闭端内表面与封堵塞(5)之间,滑动块(4)固定套接于导管(2)上,封堵塞(5)设置于容纳腔体(3)的开口端内并与容纳腔体(3)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所述容纳腔体(3)的封闭端内表面上设置有压电开关(6),压电开关(6)的压力触发端与滑动块(4)的一端接触,滑动块(4)的另一端与封堵塞(5)接触;所述固定片(1)上设置有蜂鸣报警电路(7),压电开关(6)的输出端与蜂鸣报警电路(7)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弹力固定带(8),弹力固定带(8)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魔术贴(9),固定片(1)两端的弹力固定带(8)端部的魔术贴(9)配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绵垫层(10)和纱布层(11),海绵垫层(10)固定贴合于固定片(1)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覆盖容纳腔体(3)的开口端,海绵垫层(10)设置于纱布层(11)与固定片(1)之间;导管(2)穿过海绵垫层(10)和纱布层(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层(10)与固定片(1)之间设置有两个导电电极片(12),两个导电电极片(12)间隔设置并与海绵垫层(10)贴合;两个导电电极片(12)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蜂鸣报警电路(7)的信号输入端的两个输入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医用导管脱落的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霞岑瑶崔爱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