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26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新风部件包括壳体组件、风机组件、第一阀门组件、第二阀门组件和第三阀门组件,壳体组件内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阀门组件设在第一腔室的出口与第三腔室之间,第二阀门组件设在第一腔室的入口与第二腔室之间,第三阀门组件设在第一腔室的出口与第二腔室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风部件,通过设置第一阀门组件、第二阀门组件和第三阀门组件这三个阀门组件,匹配这三个阀门组件的开关不同状态,可以改变壳体组件内部的气流流向,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0001]本案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2787040.9、申请日为2020

11

25、专利技术名称为“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分案申请。


[0002]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带有新风功能空调目前已成为高端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的新风出风效率低且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部件,所述新风部件的出风效率高且舒适性高。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风部件的空调器。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壳体组件上具有第一通风口、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新风入口适于与室外连通,所述新风出口适于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新风入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适于与室内连通;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第一阀门组件、第二阀门组件和第三阀门组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所述第三阀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br/>[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通过设置第一阀门组件、第二阀门组件和第三阀门组件这三个阀门组件,匹配这三个阀门组件的开关不同状态,可以改变壳体组件内部的气流流向,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第一子腔、第二子腔和第三子腔,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子腔,所述第二子腔连通在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三子腔之间,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三阀门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子腔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第一子腔位于所述第二子腔的后侧,所述第三子腔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的上方。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三子腔的后侧,所述第三子腔的底部具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子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三子腔的后侧具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端连通。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通过位于所述第三子腔顶部的第一通过口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包
括第二挡板,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挡板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挡板的邻近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侧,每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与所述壳体组件枢转相连,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枢转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可共同遮挡所述第一通过口。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转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挡板包括本体部、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延伸部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且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平行。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通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挡板的枢转轴邻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面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凸出的弧形面。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后部的第二通过口连通,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和多个第三挡板,多个所述第三挡板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第三挡板均与所述壳体组件枢转相连,且每个所述第三挡板的枢转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三挡板转动以使多个所述第三挡板共同遮挡或打开所述第二通过口。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连杆,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与所述连杆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其中一个挡板转动,其中一个所述挡板通过所述连杆带动其余的挡板转动。
[0017]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空气换热部件,所述空气换热部件用于温度调节;和新风部件,所述新风部件为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新风部件。
[0018]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新风部件,可以使得空调器具备内循环功能、新风功能和排风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部件的立体图;
[0022]图2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23]图3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剖视图;
[0024]图4是图3中A部圈示的放大图;
[0025]图5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在第三工作模式下的剖视图;
[0026]图5a是图5中B部圈示的放大图;
[0027]图6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爆炸图;
[0028]图7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0029]图8是图7中C部圈示的放大图;
[0030]图9是图7中D部圈示的放大图;
[0031]图10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再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0032]图1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0033]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空调器1000;
[0036]新风部件100;
[0037]壳体组件1;第一腔室101;第一子腔1011;第二子腔1012;第三子腔1013;
[0038]第二腔室102;第三腔室103;
[0039]第一通风口104;侧开口1041;
[0040]新风入口105;
[0041]新风出口106;前出口1061;侧出口1062;
[0042]第一连通口1071;第二连通口1072;第一侧壁1072a,第二侧壁1072b,
[0043]第一通过口1081;第二通过口1082;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壳体组件上具有第一通风口、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新风入口适于与室外连通,所述新风出口适于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新风入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适于与室内连通;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第一阀门组件、第二阀门组件和第三阀门组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所述第三阀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第一子腔、第二子腔和第三子腔,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子腔,所述第二子腔连通在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三子腔之间,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三阀门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子腔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第一子腔位于所述第二子腔的后侧,所述第三子腔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三子腔的后侧,所述第三子腔的底部具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子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三子腔的后侧具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通过位于所述第三子腔顶部的第一通过口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包括第二挡板,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挡板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航毛先友陈良锐张滔周何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