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19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抑制电路正输入端、抑制电路负输入端、抑制电路正输出端、抑制电路负输出端、MOS管V1、MOS管V2、电容C1以及电阻R1~R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逆变电源开机时,通过对电容C1的充电,延缓MOS管V1、V2的导通时间,并通过R3、R4限流后对后级电路供电,当C1两端电压上升至MOS管的导通电压时,MOS管V1、V2导通,通过MOS管对后级电路进行供电,从而能够有效抑制开机时的电流浪涌,防止逆变电源开机时受到损坏。到损坏。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逆变电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逆变电源是一种DC/AC的转换设备,它将直流电源转化成输出电压和频率稳定的交流电源,在电气领域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应用。
[0003]在逆变电源开机时,常常会形成的电流浪涌尖峰,对逆变电源内的电路造成影响或是损坏,不利于保证逆变电源的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能够有效抑制开机时的电流浪涌,防止逆变电源开机时受到损坏。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抑制电路正输入端、抑制电路负输入端、抑制电路正输出端、抑制电路负输出端、MOS管V1、MOS管V2、电容C1以及电阻R1~R4;
[0006]所述抑制电路正输入端与抑制电路正输出端之间直连,MOS管V1的栅极通过电阻R1连接到抑制电路正输入端与抑制电路正输出端之间,MOS管V1的源极连接到抑制电路负输入端,MOS管V1的漏极连接到抑制电路负输出端;所述MOS管V2的栅极与MOS管V1的栅极连接,MOS管V2的漏极与MOS管V1的漏极连接,MOS管V2的源极与MOS管V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MOS管V1的栅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在MOS管V1的源极,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在MOS管V1的栅极,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在MOS管V1的源极;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第一端均连接在MOS管V2的源极,电阻R3和电阻R4的第二端均连接在MOS管V2的漏极。
[0007]优选地,所述电流浪涌抑制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V3,所述稳压二极管V3的正极与MOS管V1的源极连接,稳压二极管V3的负极与MOS管V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V1和MOS管V2均为NMOS管。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在逆变电源开机时,通过对电容C1的充电,延缓MOS管V1、V2的导通时间,并通过R3、R4限流后对后级电路供电,当C1两端电压上升至MOS管的导通电压时,MOS管V1、V2导通,通过MOS管对后级电路进行供电,从而能够有效抑制开机时的电流浪涌,防止逆变电源开机时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抑制电路正输入端、抑制电路负输入端、抑制电路正输出端、抑制电路负输出端、MOS管V1、MOS管V2、电容C1以及电阻R1~R4;
[0012]所述抑制电路正输入端与抑制电路正输出端之间直连,MOS管V1的栅极通过电阻R1连接到抑制电路正输入端与抑制电路正输出端之间,MOS管V1的源极连接到抑制电路负输入端,MOS管V1的漏极连接到抑制电路负输出端;所述MOS管V2的栅极与MOS管V1的栅极连接,MOS管V2的漏极与MOS管V1的漏极连接,MOS管V2的源极与MOS管V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MOS管V1的栅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在MOS管V1的源极,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在MOS管V1的栅极,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在MOS管V1的源极;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第一端均连接在MOS管V2的源极,电阻R3和电阻R4的第二端均连接在MOS管V2的漏极。
[001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浪涌抑制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V3,所述稳压二极管V3的正极与MOS管V1的源极连接,稳压二极管V3的负极与MOS管V1的栅极连接,起到供电的稳压作用,所述MOS管V1和MOS管V2均为NMOS管。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抑制电路正输入端、抑制电路负输入端之间连接压敏电阻,在出现浪涌电流时,较高的电压使得压敏电阻导通进行放电,从而减缓对后级电路的冲击。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本申请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中,抑制电路正输入端连接在直流供电电源的正输出端,抑制电路负输入端连接在直流供电电源的负输出端,由抑制电路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对逆变电源的后级电路供电;电阻R3、R4作为限流电阻,当电源开机时,通过对电容C1的充电,延缓MOS管V1、V2的导通时间,此时,抑制电路通过R3、R4的限流后,供后级电路使用,防止电流浪涌对后级电路的损坏,当电容C1两端电压上升至MOS管的导通电压时,MOS管V1、V2导通,电流通过MOS管供后级电路使用;以此实现对电源开机时形成的浪涌电流进行抑制。
[001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抑制电路正输入端、抑制电路负输入端、抑制电路正输出端、抑制电路负输出端、MOS管V1、MOS管V2、电容C1以及电阻R1~R4;所述抑制电路正输入端与抑制电路正输出端之间直连,MOS管V1的栅极通过电阻R1连接到抑制电路正输入端与抑制电路正输出端之间,MOS管V1的源极连接到抑制电路负输入端,MOS管V1的漏极连接到抑制电路负输出端;所述MOS管V2的栅极与MOS管V1的栅极连接,MOS管V2的漏极与MOS管V1的漏极连接,MOS管V2的源极与MOS管V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MOS管V1的栅极,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竟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