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回收二氯甲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18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活性炭吸附回收二氯甲烷装置,所述冷凝装置本体内部上端设置有冷凝弯管,所述冷凝弯管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冷凝弯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一,所述冷凝弯管下方设置有连接斜板,所述冷凝弯管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凝装置本体外部左侧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冷凝装置本体外部右侧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液口二、控制装置,所述冷凝装置本体右侧上方设置有出气长管,所述吸收液存放装置上方右侧设置有出气短。管,所述出气短管另一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右侧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远离活性炭吸附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抽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二氯甲烷气体的吸附效率。二氯甲烷气体的吸附效率。二氯甲烷气体的吸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炭吸附回收二氯甲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活性炭吸附装置
,尤其涉及活性炭吸附回收二氯甲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氯甲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其已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目前,在含二氯甲烷气体的废气处理过程中,经5℃冷冻水冷凝后不凝气中仍含有大约24.5%二氯甲烷气体,传统工艺是不凝气经焚烧炉焚烧、气体再经盐水冷却吸收后分离。传统工艺流程复杂、且会有废盐酸产生
[0003]因此,提供活性炭吸附回收二氯甲烷装置,通过设置冷凝装置、吸收液存放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使得二氯甲烷气体的吸附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活性炭吸附回收二氯甲烷装置,包括冷凝装置本体、冷凝弯管、进液口、出液口一、温度传感器、进气口、连接斜板、出液口二、控制电磁阀、控制装置、出气长管、吸收液存放装置、吸收液、出气短管、活性炭吸附装置、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出气口、抽气泵,所述冷凝装置本体内部上端设置有冷凝弯管,所述冷凝弯管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冷凝弯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一,所述冷凝弯管下方设置有连接斜板,所述冷凝弯管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凝装置本体外部左侧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冷凝装置本体外部右侧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液口二、控制装置,所述出液口二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所述冷凝装置本体右侧上方设置有出气长管,所述出气长管另一端伸入吸收液存放装置内部,所述吸收液存放装置内部设置有吸收液,所述吸收液存放装置上方右侧设置有出气短管,所述出气短管另一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内部分别设置有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右侧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远离活性炭吸附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抽气泵。
[0005]优选的,所述进液口设置在出液口一上方,所述出液口一设置在进气口上方。
[0006]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出液口二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装置内部上方,所述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装置内部下方。
[0008]优选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凝装置本体内部上方,所述连接斜板设置在冷凝装置本体内部底端。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内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磁阀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吸收液为乙酰乙酸乙酯溶液。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凝装置本体、冷凝弯管、进液口、出液口一、温度传感器、
连接斜板、出液口二,将冷凝液从进液口送入冷凝弯管中,再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温度检测,防止冷凝装置本体内部温度过高,方便对冷凝液进行更换。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出气长管、吸收液存放装置、吸收液、出气短管,将未冷凝的二氯甲烷气体通过出气长管送入吸收液中,进行吸收,未吸收的二氯甲烷气体从出气短管送入活性炭吸附装置中,进行吸附。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进行吸附,能够通过大颗粒与小颗粒进行混合,充分对二氯甲烷进行吸收,提高了吸附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冷凝装置本体;2、冷凝弯管;3、进液口;4、出液口一;5、温度传感器;6、进气口;7、连接斜板;8、出液口二;9、控制电磁阀;10、控制装置;11、出气长管;12、吸收液存放装置;13、吸收液;14、出气短管;15、活性炭吸附装置;16、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7、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8、出气口;19、抽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9]实施例:
[0020]如附图1所示,活性炭吸附回收二氯甲烷装置,包括冷凝装置本体1、冷凝弯管2、进液口3、出液口一4、温度传感器5、进气口6、连接斜板7、出液口二8、控制电磁阀9、控制装置10、出气长管11、吸收液存放装置12、吸收液13、出气短管14、活性炭吸附装置15、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6、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7、出气口18、抽气泵19,所述冷凝装置本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冷凝弯管2,所述冷凝弯管2一端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冷凝弯管2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一4,所述进液口3设置在出液口一4上方,所述出液口一4设置在进气口6上方,所述冷凝弯管2下方设置有连接斜板7,所述冷凝弯管2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冷凝装置本体1外部左侧下端设置有进气口6,所述冷凝装置本体1外部右侧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液口二8、控制装置10,所述控制装置10设置在出液口二8上方,所述出液口二8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9,所述冷凝装置本体1右侧上方设置有出气长管11,所述出气长管另一端伸入吸收液存放装置12内部,所述吸收液存放装置12内部设置有吸收液13,所述吸收液存放装置12上方右侧设置有出气短管14,所述出气短管14另一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15连接;
[0021]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15内部分别设置有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6、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7,所述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6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装置15内部上方,所述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7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装置15内部下方,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15右侧底部设置有出气口18,所述出气口18远离活性炭吸附装置15的一侧设置有抽气泵19。
[0022]具体的,所述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冷凝装置本体1内部上方,所述连接斜板7设置在冷凝装置本体1内部底端。
[0023]具体的,所述控制装置10内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5和控制电磁阀9电性连接。
[0024]具体的,所述吸收液为乙酰乙酸乙酯溶液
[0025]工作原理:首先将冷凝液从进液口3送入冷凝弯管2中,通过温度传感器5实时监测冷凝装置本体1内部的温度,防止冷凝装置本体1内部温度过高,达不到冷凝的效果,之后将二氯甲烷气体从进气口6送入冷凝装置本体1内部,对二氯甲烷气体进行冷凝,冷凝的液体通过连接斜板7流入出液口二8中,通过控制装置10控制控制电磁阀9开启,使得液体能够从出液口二8流出,未冷凝的二氯甲烷气体从出气长管11进入吸收液存放装置12中,通过乙酰乙酸乙酯溶液对二氯甲烷气体进行吸收,少部分未吸收的二氯甲烷气体通过出气短管14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15中,通过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6、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7共同作用,对二氯甲烷气体进行吸附,并且通过抽气泵19的作用,增加二氯甲烷气体与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6、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7的接触,使吸收的更加彻底,最后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18排出。
[0026]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活性炭吸附回收二氯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装置本体(1)、冷凝弯管(2)、进液口(3)、出液口一(4)、温度传感器(5)、进气口(6)、连接斜板(7)、出液口二(8)、控制电磁阀(9)、控制装置(10)、出气长管(11)、吸收液存放装置(12)、吸收液(13)、出气短管(14)、活性炭吸附装置(15)、大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6)、小颗粒活性炭吸附层(17)、出气口(18)、抽气泵(19),所述冷凝装置本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冷凝弯管(2),所述冷凝弯管(2)一端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冷凝弯管(2)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一(4),所述冷凝弯管(2)下方设置有连接斜板(7),所述冷凝弯管(2)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冷凝装置本体(1)外部左侧下端设置有进气口(6),所述冷凝装置本体(1)外部右侧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液口二(8)、控制装置(10),所述出液口二(8)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9),所述冷凝装置本体(1)右侧上方设置有出气长管(11),所述出气长管另一端伸入吸收液存放装置(12)内部,所述吸收液存放装置(12)内部设置有吸收液(13),所述吸收液存放装置(12)上方右侧设置有出气短管(14),所述出气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清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