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096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属于打磨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打磨部件、转动部件和操作部件,打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底座、打磨头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的外侧沿第一凹槽的开设方向环设有限位槽;连接组件包括:限位块、限位弹簧和插销,限位块和限位弹簧从右向左依次设置限位槽内,且插销依次穿过限位弹簧和限位块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通过打磨部件、转动部件和操作部件的相互配合,对模具完成固定后进行打磨,加快打磨速度,提高打磨效率;并通过连接组件中插销和凹槽配合的方式能很容易完成打磨头的安装和更换,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更加便捷。作更加便捷。作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打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制造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机械产品是指机械厂家向用户或市场所提供的成品或附件如汽车、发动机、机床等都称为机械产品。任何机械产品按传统的习惯都可以看作由若干部件组成部件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部件直至最基本的零件单元,现有模具打磨方式一般使用油石、砂纸、抛光膏、羊毛轮等,对模具的型腔表面进行打磨,使模具的工作表面能够光亮如镜的过程。目前现有的模具打磨装置多是采用打磨头进行抛光打磨,能极大提高打磨效率,由于打磨头出现损耗需要替换时,往往需要暂停作业对打磨头进行一系列拆卸后才能更换,更换效率差,耽误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在对机械制造磨具打磨过程中,更换打磨头不方便影响整个打磨效率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包括:具有操作空间的工作台、分别对应设置在工作台上方和下方的打磨部件和转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操作空间内的操作部件,转动部件与操作部件连接,打磨部件能向下伸缩对操作部件上的模具进行加工打磨;
[0006]打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底座、打磨头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打磨头通过底座连接,连接组件用于底座和打磨头连接固定用;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的外侧沿第一凹槽的开设方向环设有限位槽;
[0007]连接组件包括:限位块、限位弹簧和插销,限位块和限位弹簧从右向左依次设置限位槽内,且插销依次穿过限位弹簧和限位块设置在第一凹槽内。
[000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工作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端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由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连接件构成可供操作的操作空间。
[000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转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转动轴和滚轴,转动轴一端套设在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插设有滚轴。
[00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操作部件包括:操作台以及分别对应设置在操作台两侧的固定件,操作台与滚轴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包括:垂直设置的固定板以及插设在固定板上的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手动转盘,两个固定杆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顶块。
[00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两个固定杆相对一端还均设置有
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与顶块配合的第二凹槽,且顶块设置在第二凹槽内。
[00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打磨部件还包括连接柱,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打磨头上,底座上开设有与连接柱适配的第三凹槽,连接柱设置在第三凹槽内。
[00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凹槽水平贯穿第三凹槽,且连接柱的两端对应第一凹槽开设有与插销适配的第四凹槽,插销穿过第一凹槽且端部设置在第四凹槽内。
[00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组件的数目包括2组。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通过打磨部件、转动部件和操作部件的相互配合,对模具完成固定后进行打磨,加快打磨速度,提高打磨效率;并通过连接组件中插销和凹槽配合的方式能很容易完成打磨头的安装和更换,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的一侧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的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的打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00

工作台,110

第一支撑件,120

第二支撑件,130

连接件,200

打磨部件,210

第一驱动电机,220

底座,221

第一凹槽,222

限位槽,223

第三凹槽,230

打磨头,240

连接组件,241

限位块,242

限位弹簧,243

插销,250

连接柱,251

第四凹槽,300

转动部件,310

第二驱动电机,320

转动轴,330

滚轴,400

操作部件,410

操作台,420

固定件,421

固定板,422

固定杆,423

手动转盘,424

顶块,425

固定块,426

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00、打磨部件200、转动部件300和操作部件400。工作台100具有操作空间,打磨部件200和转动部件300分别对应设置在工作台100的上方和下方,操作部件400设置在工作台100的操作空间内,操作部件400与转动部件300连接。转动部件300能带动操作部件400转动,打磨部件200能向下伸缩对操作部件400上的模具进行加工打磨。工作时,由转动部件300在下方带动操作部件400转动,打磨部件200能向下伸缩对操作部件400上的模具进行加工打磨,通过与转动部件300的配合使用,打磨工作更加快速高效,有利于提高打磨效率。
[0027]请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端部通过连接件130固定连接,由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和连接件130构成可供操作的操作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可以为工作箱、支撑杆等其他起到支撑作用的部件,连接件130可以为连接板、连接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操作空间的工作台(100)、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上方和下方的打磨部件(200)和转动部件(300)以及设置在操作空间内的操作部件(400),所述转动部件(300)与所述操作部件(400)连接,所述打磨部件(200)能向下伸缩对所述操作部件(400)上的模具进行加工打磨;所述打磨部件(2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0)、底座(220)、打磨头(23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24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0)的输出端和所述打磨头(230)通过所述底座(220)连接,所述连接组件(240)用于所述底座(220)和所述打磨头(230)连接固定用;所述底座(22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21),在所述第一凹槽(221)的外侧沿所述第一凹槽(221)的开设方向环设有限位槽(222);所述连接组件(240)包括:限位块(241)、限位弹簧(242)和插销(243),所述限位块(241)和所述限位弹簧(242)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所述限位槽(222)内,且所述插销(243)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弹簧(242)和所述限位块(241)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所述第一支撑件(110)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0)端部通过连接件(130)固定连接,由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所述第二支撑件(120)和所述连接件(130)构成可供操作的操作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制造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300)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10)、转动轴(320)和滚轴(330),所述转动轴(320)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0)输出轴上,所述转动轴(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博张君谢德毅朱仁伟胡建波彭章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