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69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放置于诊疗床上,包括:第一限位挡壁、第二限位挡壁和连接组件,第一限位挡壁设置于患者的腹部的一侧,第二限位挡壁设置于腹部的另一侧,连接组件设置于腹部的下表面,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挡壁的下部和第二限位挡壁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限位挡壁的上表面、连接组件的上表面和第二限位挡壁的上表面依次连接共同形成一近似半圆形的弧形支撑面,腹部包围于弧形支撑面的内侧。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防止在进行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身体扭转摆动造成诊疗过程的失误,尤其是督灸治疗过程中病人摆动身体造成诊疗器械和可燃物的掉落,避免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避免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避免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很多的治疗方法都需要患者趴伏在诊疗床上,尤其是在对背部进行督灸疗法时,整个过程长度一个多小时,导致患者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因而时常发生因患者身体摆动而导致治疗器具和材料的滚落,由于督灸等疗法需要采用可燃物的配合,在意外情况下不仅会造成对诊疗床表面的烧坏还会给患者的身体表面造成烧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放置于诊疗床上,包括:第一限位挡壁、第二限位挡壁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限位挡壁设置于患者的腹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挡壁设置于所述腹部的另一侧,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腹部的下表面,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下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上表面、所述连接组件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上表面依次连接共同形成一近似半圆形的弧形支撑面,所述腹部包围于所述弧形支撑面的内侧,且所述第一限位挡壁、所述第二限位挡壁和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均抵于所述诊疗床的上表面;
[0004]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挡壁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均包括:弧形板、亲肤防污层、三角固定块和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下表面紧贴于所述诊疗床的上表面,所述三角固定块的一侧面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滑垫的上表面,所述三角固定块呈中空的块体结构,所述三角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弧形板的下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三角固定块的上端,所述弧形板的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弧形设置,所述亲肤防污层设置于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腹部的一侧或另一侧,所述亲肤防污层紧贴所述腹部设置。
[000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上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下端之间的距离。
[000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固定块靠近所述腹部的一侧嵌设有一魔术贴子贴,所述魔术贴子贴可拆卸地贴设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固定条、两魔术贴母贴和弹力伸缩带,两固定条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下端设置,两所述魔术贴母贴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条的上表面,每一所述魔术贴母贴均与一所述魔术贴子贴匹配连接,所述弹力伸缩带的两端分别与两固定条连接。
[000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力伸缩带的初始长度应略小于正常人的所述腹部的宽度。
[000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力伸缩带的上表面可操作地盖设有一层亲肤胶垫。
[000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亲肤胶垫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001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上端限位件,两所述上端限位件分别可操作地插入于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上端的内侧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上端的内侧,一所述上端限位件的一侧抵于所述腹部的一侧,另一所述上端限位件的一端抵于所述腹部的另一侧。
[00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限位件包括:垫板、充气气囊和第一磁吸件,所述垫板紧贴使用者的腹部的一侧设置,所述充气气囊设置于所述垫板远离所述腹部的一侧设置,所述充气气囊的上端可打开地设置有一充气口,所述充气气囊的内部远离所述垫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磁吸件,所述弧形板的上端的内侧嵌设有一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相吸引。
[00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诊疗床上设置有一扣带,所述扣带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诊疗床的上表面,所述弹力伸缩带穿过所述扣带的下部设置。
[001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对诊疗床上趴伏的患者进行了身体侧向的限位,防止在进行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身体扭转摆动造成诊疗过程的失误,尤其是防止了在督灸治疗过程中病人因长时间趴伏不适摆动身体造成诊疗器械和可燃物的掉落,进一步避免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的上端限位件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的驱动翻转机构的示意图。
[0017]附图中:
[0018]1、第一限位挡壁;2、第二限位挡壁;3、连接组件;11、弧形板;13、三角固定块;14、防滑垫;15、魔术贴子贴;31、固定条;33、弹力伸缩带; 4、亲肤胶垫;5、上端限位件;51、垫板;52、充气气囊;53、第一磁吸件; 54、充气口;55、第二磁吸件;6、扣带;7、腹部;8、诊疗床;81、安装架、 82、升降气缸;83、连杆;84、安装快;85、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0]如图1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放置于诊疗床8上,包括:第一限位挡壁1、第二限位挡壁2和连接组件3,第一限位挡壁1设置于患者的腹部7的一侧,第二限位挡壁2设置于腹部7的另一侧,连接组件3设置于腹部7的下表面,连接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挡壁1的下部和第二限位挡壁2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限位挡壁1的上表面、连接组件3的上表面和第二限位挡壁2的上表面依次连接共同形成一近似半圆形的弧形支撑面,腹部7包围于弧形支撑面的内侧,且第一限位挡壁1、第二限位挡壁2和连接组件3的下端均抵于诊疗床8的上表面;其中,第一限位挡壁1和第二限位挡壁2均包括:弧形板11、亲肤防污层、三角固定块 13和防滑垫14,防滑垫14的下表面紧贴于诊疗床8的上表面,三角固定块 13的一侧面固定安装于防滑垫14的上表面,三角固定块13呈中空的块体结构,三角固定块1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弧形板11的下端固定安装于三角固定块13的上端,弧
形板11的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弧形设置,亲肤防污层设置于弧形板11靠近腹部7的一侧或另一侧,亲肤防污层紧贴腹部7设置。进一步地,上述弧形支撑面为中部下凹且两端起翘的弧面,第一限位挡壁1和第二限位挡壁2的下端均抵于诊疗床8的上表面,且在患者趴伏在上述的诊疗床8上时,患者的腹部7的下表面抵于弧形支撑面的上表面,第一限位挡壁1和第二限位挡壁2分别在患者的腹部7的两端形成向连接组件3方向,即向患者腹部7的支撑,且在患者的腹部7的重力作用下,第一限位挡壁1 的下端和第二限位挡壁2的下端分别与诊疗床8的上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上述摩擦力用于阻止第一限位挡壁1和第二限位挡壁2在诊疗床8上发生运动,具体的讲,当患者的腹部7的重力完全作用于上述的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时,部分的重力作用于第一限位挡壁1和第二限位挡壁2上,从而使得第一限位挡壁1和第二限位挡壁2分别与诊疗床8之间产生一定远离腹部7的运动趋势,同时,第一限位挡壁1和第二限位挡壁2分别与诊疗床8的上表面之间产生与运动趋势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放置于诊疗床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限位挡壁、第二限位挡壁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限位挡壁设置于患者的腹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挡壁设置于所述腹部的另一侧,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腹部的下表面,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下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上表面、所述连接组件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上表面依次连接共同形成一近似半圆形的弧形支撑面,所述腹部包围于所述弧形支撑面的内侧,且所述第一限位挡壁、所述第二限位挡壁和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均抵于所述诊疗床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挡壁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均包括:弧形板、亲肤防污层、三角固定块和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下表面紧贴于所述诊疗床的上表面,所述三角固定块的一侧面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滑垫的上表面,所述三角固定块呈中空的块体结构,所述三角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弧形板的下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三角固定块的上端,所述弧形板的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弧形设置,所述亲肤防污层设置于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腹部的一侧或另一侧,所述亲肤防污层紧贴所述腹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上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挡壁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壁的下端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摆动幅度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固定块靠近所述腹部的一侧嵌设有一魔术贴子贴,所述魔术贴子贴可拆卸地贴设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固定条、两魔术贴母贴和弹力伸缩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松何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