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基板和采用该显示器基板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68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器基板和采用该显示器基板的液晶显示器。该显示器基板包括一透明基底,该透明基底上设置有一第一金属层、一介电层和一第二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连接较第二金属层电位低的线路,该第一金属层、该介电层和该第二金属层构成一电容器。由于第一金属层连接较第二金属层电位低的线路,从而与介电层、第二金属层构成一滤波电容器,该滤波电容器可对通过的电流滤波,滤掉杂波,从而使得信号更加稳定清晰,使得该显示器基板及采用该显示器基板的液晶显示器的信号传输更加可靠。(*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基板和采用该显示器基板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一种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夹在该第一、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该第一、第二基板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基板1的立体图,图2是液晶显示器基板1中沿着II-II线的剖视图。请参阅图1,该液晶显示器基板1包括一玻璃基底10,该玻璃基底10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层11、第一绝缘层12、第二金属层13、第二绝缘层14及第一导电层151与第二导电层152,该第一导电层151上方设置有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18,该第二导电层152上方设置有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16。第一金属层11、第一绝缘层12、第二金属层13、第二绝缘层14和第一导电层151、第二导电层152均为相互分离的条状结构,分别对应于用于电连接驱动IC 18的引脚19以及FPC 16的接触点(图未示)。请一并参阅图2,该驱动IC 18的引脚19与第一导电层151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膜171电连接,FPC 16对应的接触点与第二导电层152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膜172电连接。第二绝缘层14上对应于驱动IC 18的引脚19处形成第一通孔201,该第一通孔201内具有导线,用于电连接该第一导电层151与第二金属层13。第二绝缘层14上对应于FPC 16的接触点处形成第二通孔202,该第二通孔202内具有导线,用于电连接该第二导电层152与第二金属层13。该液晶显示器基板1中,由于第一金属层11处于孤立状态,不与其它电路相连接,仅起垫高作用,为该液晶显示器基板1的其它结构提供一定高度。当驱动IC 18与FPC 16之间通过第二金属层13传输数据时,外界或者其它电路引起的电磁干扰会产生一些杂散信号,干扰正常数据的正确传输。由于此处并无滤波装置或者抑制该杂散信号的结构,杂散信号与正常信号均可通过第二金属层13,而杂散信号的干扰常常导致正常的数据信号或者控制信号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显示器基板没有滤波功能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显示器基板。同时,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显示器基板的液晶显示器。为克服现有技术显示器基板没有滤波功能的缺陷,有必要提供另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显示器基板。同时,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显示器基板的液晶显示器。一实施方式中,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器基板,其包括一透明基底,该透明基底上设置有一第一金属层、一介电层和一第二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连接较第二金属层电位低的线路,该第一金属层、该介电层和该第二金属层构成一电容器。另一实施方式中,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夹在该第一、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该第一、第二基板之一包括一透明基底,该透明基底上设置有一第一金属层、一介电层和一第二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连接较第二金属层电位低的线路,该第一金属层、该介电层和该第二金属层构成一电容器。又一实施方式中,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器基板,其包括一透明基底,该透明基底上设置有一第一金属层、一介电层和一第二金属层,其中该第一金属层、该介电层和该第二金属层构成一滤波电容器。又一实施方式中,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夹在该第一、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该第一、第二基板之一包括一透明基底,该透明基底上设置有一第一金属层、一介电层和一第二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该介电层和该第二金属层构成一滤波电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如上所述的显示器基板和液晶显示器中,由于第一金属层与介电层、第二金属层构成一滤波电容器,该滤波电容器可对通过的电流滤波,滤掉杂波,从而使得信号更加稳定清晰,使得该液晶显示器基板及液晶显示器的信号传输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基板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沿着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基板的平面图。图4是图3中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沿着V-V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夹在该第一、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该第一、第二基板之一如图3至图5所示,其中图3是本技术液晶显示器基板3的立体图,图4是液晶显示器基板3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液晶显示器基板3沿着V-V线的剖视图。该液晶显示器基板3包括一玻璃基底30,该玻璃基底30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层31、第一绝缘层32、第二金属层33、第二绝缘层34及第一导电层351与第二导电层352,该第一导电层351上方设置有驱动IC 38,该第二导电层352上方设置有FPC 36。该驱动IC 38具有接地引脚391与功能引脚392。第二金属层33包括对应接地引脚391的第二接地金属层330(如图5所示)与对应功能引脚392的第二功能金属层331(如图4所示)。该第二金属层33及第一导电层351、第二导电层352均为相互分离的条状结构,对应于用于电连接驱动IC 38的引脚391、392以及FPC 36对应的接触点(图未示)。该驱动IC 38的引脚391、392与第一导电层351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膜371电连接,FPC 36对应的接触点与第二导电层352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膜372电连接。第二绝缘层34上对应于驱动IC 38的引脚391、392处形成第一通孔701,该第一通孔701内具有导线,用于电连接该第一导电层351与第二金属层33。第二绝缘层34上对应于FPC 36的接触点处形成第二通孔702,该第二通孔702内具有导线,用于电连接该第二导电层352与第二功能金属层331。第一绝缘层32及第二绝缘层上对应接地引脚391处形成一第三通孔90,该第三通孔90内具有电导体,用于电连接该第一导电层351与第一金属层31,使得第一金属层31接地。当该液晶显示器基板3工作时,与驱动IC 38的接地引脚391电连接的第一金属层31接地,电势为零,而与驱动IC 38的功能引脚392电连接的第二功能金属层331,其电势不为零,即,该第二功能金属层331与第一金属层31之间具有一个不为零的电势差,二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32,可视为一介电层,从而,第一金属层31、第一绝缘层32、第二功能金属层331构成一电容器。该电容器的一个极板(第一金属层31)接地,从而该电容器可过滤经过该电容器的杂散电子信号,构成一滤波电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液晶显示器基板3包括一滤波电容器,该滤波电容器可对通过的电流滤波,滤掉杂波,从而使得信号更加稳定清晰,使得该液晶显示器基板3和液晶显示器的信号传输更加可靠。该液晶显示器基板3中,该第一金属层31也可接入相对于该第二功能金属层331的低电位。作为该实施方式液晶显示器基板3的一种替代,也可将第二金属层做成单片金属结构接地,第一金属层包括对应驱动IC的接地引脚的第一接地金属层与对应驱动IC的功能引脚的第一功能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相互分离,对应电连接驱动IC的引脚以及FPC对应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基板,其包括一透明基底,该透明基底上设置有一第一金属层、一介电层和一第二金属层,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连接电位低于第二金属层的线路,该第一金属层、该介电层和该第二金属层构成一电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东栋任聿弘邰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