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66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雷电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带动组件、通电组件和针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与所述针轴相适配,所述针轴插接与所述轴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伸缩杆可以提供弹簧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两块不导电的端板,从而杜绝了弹簧通电损坏保护器的问题,同时通过拨片、连杆的设置,可以轻松得用手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插片的设置,可以因为连杆将插片损坏,不需要整个更换第一外壳,只需更换插片即可,有效的提高了第一外壳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雷电防护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防雷领域中,低压电源安装的电涌保护器(SPD)前端都需要安装一个过流保护器,当遇到电流过大时,往往需要及时将电路断路,在触发开关上,往往会利用到弹簧来完成辅助复位断电的工作,现有的弹簧往往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直接将两端固定在复位的地方,容易传递电流,从而造成保护器的损坏。
[0003]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设置于过流保护器的外壳内,外壳中还设有带动双触头复位的复位件和与触头相适配的接电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带动组件、通电组件和针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与所述针轴相适配,所述针轴插接与所述轴孔中,且所述针轴的两端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带动组件提供推力,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带动所述通电组件沿所述针轴转动,所述第一壳体与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通电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
[0006]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均包括弹簧、伸缩杆、两块端板,所述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弹簧的两端,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板的相对面上,所述端板的材质为不导电材料。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动组件包括拨片、转轮、连杆,所述拨片与所述转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轮转动安装于外壳上,所述转轮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杆两端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连杆的两端均与所述安装孔插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壳还包括插片,所述插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二插销,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插片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电组件包括若干触头、若干软铜片、第一插销和接电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触头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插销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上的其中一个所述端板与所述触头固定连接,所述接电片与外壳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板的材质为塑料。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头呈凸起弧面设置。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述伸缩杆可以提供弹簧的稳定性,同
时通过两块不导电的端板,从而杜绝了弹簧通电损坏保护器的问题,同时通过拨片、连杆的设置,可以轻松得用手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插片的设置,可以因为连杆将插片损坏,不需要整个更换第一外壳,只需更换插片即可,有效的提高了第一外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图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总装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弹性元件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第一壳体;2、插片;3、第二插销;4、第二弹性元件;5、第一插销;6、触头;7、软铜片;8、接电片;9、轴孔;10、第一弹性元件;11、拨片;12、转轮;13、针轴;14、第二壳体;15、连杆;16、端板;17、弹簧;18、伸缩杆;19、通电组件;20、带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模动触头6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上设置有带动组件20、通电组件19和针轴13,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上设置有轴孔9,轴孔9与针轴13相适配,针轴13插接与轴孔9中,且针轴13的两端与外壳转动连接,带动组件20提供推力,以使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带动通电组件19沿针轴13转动,第一壳体1与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10,以使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在复位时,第一弹性元件10可以辅助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的复位,通电组件19与第一壳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4,第二弹性元件4,提供通电组件19与第一壳体1之间弹性力,以使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转动时,第二弹性元件4可以提供一定的弹力,防止因为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带动触头6转动量过多而造成触头6损坏;
[0020]第一弹性元件10和第二弹性元件4均包括弹簧17、伸缩杆18、两块端板16,端板16分别设置于弹簧17的两端,伸缩杆18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端板16的相对面上,端板16的材质为不导电材料,通过伸缩杆18可以提供弹簧17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两块不导电的端板16,从而杜绝了弹簧17通电损坏保护器的问题;
[0021]参照图1所示,带动组件20包括拨片11、转轮12、连杆15,拨片11与转轮12固定连接,转轮12转动安装于外壳上,转轮12和第二壳体14上设置有与连杆15两端相适配的安装孔,连杆15的两端均与安装孔插接,通过拨片11、连杆15的设置,可以轻松得用手带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转动。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带动组件20包过电磁铁和铁芯,电磁铁设置于外壳上,电磁铁套接铁芯,铁芯对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当给电磁铁通电时,通过铁芯带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转动。
[0023]参照图1所示,第一外壳还包括插片2,插片2与第一壳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插销3,安装孔设置于插片2上,通过插片2的设置,可以因为连杆15将插片2损坏,不需要整个更换第一外壳,只需更换插片2即可,有效的提高了第一外壳的使用寿命。
[0024]参照图1所示,通电组件19包括若干触头6、若干软铜片7、第一插销5和接电片8,第一壳体1与触头6之间均通过第一插销5连接,第二弹性元件4上的其中一个端板16与触头6固定连接,接电片8与外壳滑动连接,触头6呈凸起弧面设置,通过软铜片7的设置,可以在保证通电的同时,可以根据触头6的移动任意弯折,相较于电线,软铜片7不仅导电率更高,而且使用寿命更高。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端板16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等。
[0026]工作原理:当需要通电时,用手拨动拨片11,然后带动转轮12转动,通过连杆15以使第二壳体14和第一壳体1转动,从而带动触头6转动,触头6与接电端接电,同时接电片8通过软铜片7沿着外壳向上移动,完成通电;
[0027]当出现雷击时,此时复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4),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14)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14)上设置有带动组件(20)、通电组件(19)和针轴(13),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14)上设置有轴孔(9),所述轴孔(9)与所述针轴(13)相适配,所述针轴(13)插接与所述轴孔(9)中,且所述针轴(13)的两端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带动组件(20)提供推力,以使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14)带动所述通电组件(19)沿所述针轴(13)转动,所述第一壳体(1)与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10),所述通电组件(19)与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4);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0)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均包括弹簧(17)、伸缩杆(18)、两块端板(16),所述端板(16)分别设置于所述弹簧(17)的两端,所述伸缩杆(18)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板(16)的相对面上,所述端板(16)的材质为不导电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动触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侯青青仇金英郑莹杨帅陈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帕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