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048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包括滑动轨道、设置在滑动轨道上的移动系统,沿着滑动轨道依次设置的清洁系统、预拉毛系统、吹扫系统、精细拉毛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通过移动系统、预拉毛系统和精细拉毛系统构成了主动式和被动式拉毛程序,在移动系统通过振动发生器带动构件振动,而后在后续拉毛系统中通过与高频振动的接触头工件和拉毛针头摩擦接触,进而先后产生了粗略和精细的拉毛效果,更为关键的是在拉毛过程中通过加热面板对构件进行适当升温,可使得摩擦效果提升拉毛作业更为顺畅。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清洁系统可同步通过喷洒清洗和高通量吹吸风,将构件表面的粘连物大概率去除。除。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拉毛装置
,具体为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制造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尤其是轻工制造更是该领域的基石。因为制造构件的生产、原料和人工成本在规模化作业的冲击下不断下降,使得构件需求量迅猛上升,常规的即时型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故而催生预制化的生产策略。2020年,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将预制构件做到标准化、统一化和行业兼容性,这对于预制构件制造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预制构件中经常需要对构件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已到达粗糙化的作业效果。但是普通的拉毛工艺大多采用喷洒式或者式吹拂式,目前比较新颖的工艺是振动式,主要也是依靠自振动达到目标。该工艺较之之前的技术其效果更为均匀。但结合运用该工艺,目前现行的振动拉毛装置大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现行的设备大多在构件表面成型过程中结合自振动工艺,通过振动波达到在构件表面形成拉毛状,但该过程不但对于工艺条件极为苛刻,例如成形时间过短,振动波传导不均匀等,同时还需要在构件表面进行额外成型加工也增加了工序复杂性和构件品控的难度。
[0003](2)目前该领域此类装置在对构件进行表面拉毛处理之前都缺乏表面洁净处理的过程,而大多数构件都是胚料,一方面表面的粗糙度因为粘连物而导致极其高,平整度差,后续拉毛的整体均匀性差,另一方面拉毛过程中很容易将杂质混入其中。
[0004](3)现行的装置在完成拉毛作业很少对表面进行洁净处理,使得难以判断构件的表面形态是否达到了加工所需水平。
[0005]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在振动拉毛装置
,对于新型的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这也是目前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专利技术得以完成的出发点和动力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包括滑动轨道、设置在滑动轨道上的移动系统,沿着滑动轨道依次设置的清洁系统、预拉毛系统、吹扫系统、精细拉毛系统,所述精细拉毛系统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滑动轨道两侧;所述移动系统包括行车,行车滑动设置在滑动轨道,行车上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连接底盘,连接底盘四角连接有负压风扇,连接底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振动发生器一,振动发生器一顶部设置有负压吸板,负压吸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吸嘴,吸嘴通过导气软管与底盘连通,负压吸板侧边均设置有铰接轴,并通过铰接轴与加热面板连接;
预拉毛系统包括Z向轴竿、Z向滑块、Y向轴竿、Y向滑块、X向轴竿、X向滑块、振动发生器二、工作面板、插槽、接触头工件;所述X向滑块滑动设置在X向轴竿上,X向轴竿两端分别与Y向滑块,Y向滑块滑动设置在Y向轴竿上,Y向轴竿两端分别与Z向滑块连接,Z向滑块滑动设置在Z向轴竿,X向滑块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振动发生器二,振动发生器二底部连接有工作面板,工作面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插槽,插槽上设置有接触头工件。
[0008]优选的,所述负压风扇与连接底盘连通,导气软管设置在连接底盘与负压吸板之间,导气软管两端分别与连接底盘、吸嘴连通。
[0009]优选的,清洁系统包括喷嘴、管网、加热器、输液管、液箱、抽风风扇、吹风风扇、弯折机械臂;所述液箱为两个,其中一个液箱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抽风风扇,另外一个液箱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吹风风扇,液箱顶部连接有若干个输液管,输液管通过加热器与管网连通,管网底部连接有若干个喷嘴。
[0010]优选的,吹扫系统包括气箱、送气软管、垂直杆一、垂直套筒一、水平杆、水平套筒、储气舱、喷气嘴、接头;所述气箱为两个并间隔对称设置,气箱顶部连接有若干根送气软管,送气软管通过接头与储气舱连通,储气舱两端分别连接有水平套筒,水平套筒滑动设置在水平杆上,水平杆两端分别连接有垂直套筒一,垂直套筒一滑动设置在垂直杆一上,垂直杆一设置在气箱上,储气舱下端与喷气嘴连通。
[0011]优选的,精细拉毛系统包括移动车、垂直杆二、垂直套筒二、水平杆一、水平套筒二、振动发生器三、连接棒、振动发生器四、拉毛针头;所述移动车上设置有若干个垂直杆二,垂直套筒二滑动设置在垂直杆二上,垂直套筒二一侧连接有水平杆一,水平杆一上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水平套筒二,水平套筒二下端连接有振动发生器三,振动发生器三通过连接棒与振动发生器四,振动发生器四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拉毛针头。
[0012]优选的,所述管网为回字形,并位于滑动轨道上方。
[0013]优选的,所述吹风风扇一端连接有弯折机械臂,弯折机械臂设置在液箱顶部的支架上。
[0014]优选的,所述储气舱、拉毛针头均为四个以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移动系统、预拉毛系统和精细拉毛系统构成了主动式和被动式拉毛程序,在移动系统通过振动发生器带动构件振动,而后在后续拉毛系统中通过与高频振动的接触头工件和拉毛针头摩擦接触,进而先后产生了粗略和精细的拉毛效果,更为关键的是在拉毛过程中通过加热面板对构件进行适当升温,可使得摩擦效果提升拉毛作业更为顺畅。
[0016](2)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清洁系统可同步通过喷洒清洗和高通量吹吸风,将构件表面的粘连物大概率去除,一方面大幅降低构件原始表面粗糙度,使得后续拉毛的整体均匀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降低杂质混入构件的概率。
[0017](3)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吹扫系统无论是在预拉毛或精细拉毛作业之后,都会对构件表面进行除杂。在预拉毛之后除杂可使得杂质不会停留在表面影响后续的精细作业,而精细拉毛后除杂可使得构件的表面形态最接近于加工所得,有助于判断加工是否达到标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动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预拉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吹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精细拉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吹扫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滑动轨道1、行车2、转盘201、连接底盘3、振动发生器一301、负压风扇302、导气软管303、负压吸板304、吸嘴305、铰接轴306、加热面板307、喷嘴4、管网401、加热器402、输液管403、液箱404、抽风风扇5、吹风风扇6、弯折机械臂601、Z向轴竿7、Z向滑块701、Y向轴竿702、Y向滑块703、X向轴竿704、X向滑块705、振动发生器二706、工作面板707、插槽708、接触头工件709、气箱8、送气软管801、垂直杆一9、垂直套筒一901、水平杆902、水平套筒903、储气舱904、喷气嘴905、接头906、移动车10、垂直杆二1001、垂直套筒二1002、水平杆一1003、水平套筒二1004、振动发生器三1005、连接棒1006、振动发生器四1007、拉毛针头10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轨道(1)、设置在滑动轨道(1)上的移动系统,沿着滑动轨道(1)依次设置的清洁系统、预拉毛系统、吹扫系统、精细拉毛系统,所述精细拉毛系统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滑动轨道(1)两侧;所述移动系统包括行车(2),行车(2)滑动设置在滑动轨道(1),行车(2)上设置有转盘(201),转盘(201)上设置有连接底盘(3),连接底盘(3)四角连接有负压风扇(302),连接底盘(3)上设置有若干个振动发生器一(301),振动发生器一(301)顶部设置有负压吸板(304),负压吸板(304)上设置有若干个吸嘴(305),吸嘴(305)通过导气软管(303)与底盘(3)连通,负压吸板(304)侧边均设置有铰接轴(306),并通过铰接轴(306)与加热面板(307)连接;预拉毛系统包括Z向轴竿(7)、Z向滑块(701)、Y向轴竿(702)、Y向滑块(703)、X向轴竿(704)、X向滑块(705)、振动发生器二(706)、工作面板(707)、插槽(708)、接触头工件(709);所述X向滑块(705)滑动设置在X向轴竿(704)上,X向轴竿(704)两端分别与Y向滑块(703),Y向滑块(703)滑动设置在Y向轴竿(702)上,Y向轴竿(702)两端分别与Z向滑块(701)连接,Z向滑块(701)滑动设置在Z向轴竿(7),X向滑块(705)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振动发生器二(706),振动发生器二(706)底部连接有工作面板(707),工作面板(707)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插槽(708),插槽(708)上设置有接触头工件(7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扇(302)与连接底盘(3)连通,导气软管(303)设置在连接底盘(3)与负压吸板(304)之间,导气软管(303)两端分别与连接底盘(3)、吸嘴(30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振动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洁系统包括喷嘴(4)、管网(401)、加热器(402)、输液管(403)、液箱(404)、抽风风扇(5)、吹风风扇(6)、弯折机械臂(601);所述液箱(404)为两个,其中一个液箱(404)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抽风风扇(5),另外一个液箱(404)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吹风风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习张营张天韩学钊张相松刘士发吴建军石宇刁统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