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07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有效解决了预制叠合板生产自动化程度较底以及生产效率低下和工人工作强度大等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底膜,底膜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四块侧模,每块侧模的两端外侧均连接有一套固定机构,每套固定机构均配合有其对应的侧模上钢筋箍孔的封堵机构,底膜上设置有脱模剂的自动涂刷机构,自动涂刷机构上连接有自动拉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固定牢靠且能够有效提高预制叠合板生产效率的模具。制叠合板生产效率的模具。制叠合板生产效率的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因其优良的特点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叠合板具有以下诸多优点: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叠合楼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中叠合板和剪力墙或框架梁间的连接牢固,构造简单,远远优于目前常用的空心板;随着民用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计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叠合板的平面尺寸灵活,便于在板上开洞,能适应建筑开间、进深多变和开洞等要求,建筑功能好;可将楼板跨度加大到720~900厘米,为多层建筑扩大柱网创造了条件;采用大柱网,可减少岩簿软土地基建造桩基的费用;叠合板全高度小于空心楼板全高度,因而可减少高层建筑的总高度,或增加其层数;节约模板;薄板底面平整,建筑物天花板不必进行抹灰处理,减少室内湿作业,加速施工进度;薄板本身制作简便,基本上可利用现有生产空心板等的预应力长线台座上进行生产,所采用的模板也很简单,便于推广;单个构件重量轻,弹性好,便于运输安装,可利用现有的施工机械和设备。
[0003]但目前在叠合板的预制过程中,有诸多工序需要人工逐步完成,如模板钢筋箍孔的封堵和拆卸以及脱模剂的涂刷和浇筑板面拉毛等,这些不仅增大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明显的降低了叠合板预制的生产效率,从而减少了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侧模板固定不够牢固经常发生位移的情况以至于影响到叠合板预制的尺寸规格。
[000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成为本专利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牢靠且能够有效提高预制叠合板生产效率的模具。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包括底膜,所述底膜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四块侧模,每块所述侧模的两端外侧均连接有一套固定机构,每套所述固定机构均配合有其对应的所述侧模上钢筋箍孔的封堵机构;所述底膜上设置有脱模剂的自动涂刷机构,所述自动涂刷机构上连接有自动拉毛机构。
[0007]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每根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每个所述连接套均与所述侧模一端外侧设置的连接头螺纹配合;每根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底部固定连接于托板的顶部,所述托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朝下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穿设过所述底模开设的贯穿滑槽位于所述底模的下方;
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套设于水平设置的滑杆外侧且与所述滑杆滑动配合。
[0008]所述侧模的立面板为中空结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对称滑动连接于每个所述立面板内腔底侧的的两个下滑板;每个所述下滑板靠近所述侧模端部的一侧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齿块,所述第一齿块与转动连接于所述立面板内腔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有位于所述立面板外侧的第二齿轮;每个所述下滑板的顶部对应其所在一侧的所述钢筋箍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的朝上的第一封板,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封板在所述第一封板相对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封板,每个所述第二封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上滑板,所述上滑板的底部均匀的设置有第二齿块,每个所第二齿块均与第三齿轮的顶部啮合,每个所述第三齿轮的底部均与所述下滑板顶部均匀设置的第三齿块啮合;每个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均同轴套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配合,当所述第四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齿块带动所述下滑板移动将所述第一封板封堵所述钢筋箍孔的一半,同时所述下滑板通过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块带动所述上滑板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封板从另一侧封堵所述钢筋箍孔的另一半。
[0009]所述自动涂刷机构包括滚轮刷,所述滚轮刷的两侧同轴对称固定连接有转杆,位于两侧的所述转杆外侧对称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顶部固定竖直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水平连接有伸向远离所述滚轮刷一侧的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朝下的竖杆的顶端,所述竖杆的底部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模顶部设置的滑轨内。
[0010]每根所述转杆的端部均设置有中心轴线与所述转杆中心轴线垂直的三根卡杆,其中一根所述卡杆竖直朝下设置,另两根所述卡杆对称水平设置;每根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均设置有滚轮,每个所述滚轮均与其对应的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滚轮内侧均同轴固定连接有顶部为开口状的卡环,所述卡环的底部设置有与竖直朝下设置的所述卡杆插接配合的插孔,所述卡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两根对称水平设置的所述卡杆卡接配合的卡孔;当所述第二伸缩杆下降时,所述卡杆与所述卡环卡接;每个所述滚轮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滑轨内。
[0011]所述自动拉毛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端外侧且与所述第二伸缩杆滑动配合的第一套环,对应所述第一套环在所述竖杆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竖杆滑动配合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环及所述第二套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平行的固定杆,位于两侧的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水平连接有拉毛架,所述拉毛架的底部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拉毛杆;所述拉毛杆为弹性橡胶材质。
[0012]每根所述连接杆顶部与其对应的所述横杆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
的根拉簧;每根所述连接杆中心部外侧均套设有挂环,每个所述挂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对应一侧的所述转杆挂接配合的挂钩。
[0013]所述滚轮涮包括圆柱状的容料箱,所述容料箱的外侧同轴套设有海绵材质的套层;所述容料箱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渗料孔;所述容料箱一侧端部设置有加料口。
[0014]本专利技术实际使用时:将侧模放置到底模上方划线位置后,并把钢筋网放置到模具上,四周的钢筋杆分别卡放至侧模钢筋箍孔的底部,滑动固定机构,将第一伸缩杆分别伸向侧模一端的连接头后,启动第一电机旋转第一伸缩杆使连接套与连接头螺纹连接,连接套旋转的同时带动其外侧的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封堵机构将钢筋箍孔位于钢筋杆上方的空间封堵,工作过程:第四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块带动下滑板移动,下滑板带动第一封板将钢筋箍孔的一半封堵,同时下滑板移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上滑板相向下滑板移动,上滑板带动第二封板将钢筋箍孔的另一半封堵。
[0015]模板固定好后,可启动自动涂刷机构,之前容料箱内通过加料口加入脱模剂,脱模剂通过渗漏孔均匀的渗入海绵套层内,滚轮将滚轮刷带到模具内侧一端上方后,启动第二伸缩杆,将滚轮刷放置的底膜上,滚轮刷的转杆通过卡杆与滚轮转轴连接,继续启动滚轮向另一侧运行,同时带动滚轮刷转动将脱模剂均匀的涂抹至底膜上后,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膜(1),所述底膜(1)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四块侧模(2),每块所述侧模(2)的两端外侧均连接有一套固定机构(3),每套所述固定机构(3)均配合有其对应的所述侧模(2)上钢筋箍孔(201)的封堵机构(4);所述底膜(1)上设置有脱模剂的自动涂刷机构(5),所述自动涂刷机构(5)上连接有自动拉毛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伸缩杆(301),每根所述第一伸缩杆(301)的伸缩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02),每个所述连接套(302)均与所述侧模(2)一端外侧设置的连接头(202)螺纹配合;每根所述第一伸缩杆(301)的固定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3)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303)底部固定连接于托板(304)的顶部,所述托板(304)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朝下设置的支撑板(305),所述支撑板(305)的底部穿设过所述底模(1)开设的贯穿滑槽(101)位于所述底模(1)的下方;所述支撑板(305)的底部套设于水平设置的滑杆(306)外侧且与所述滑杆(306)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2)的立面板(203)为中空结构,所述封堵机构(4)包括对称滑动连接于每个所述立面板(203)内腔底侧的的两个下滑板(401);每个所述下滑板(401)靠近所述侧模(2)端部的一侧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齿块(402),所述第一齿块(402)与转动连接于所述立面板(203)内腔的第一齿轮(40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403)同轴连接有位于所述立面板(203)外侧的第二齿轮(404);每个所述下滑板(401)的顶部对应其所在一侧的所述钢筋箍孔(201)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的朝上的第一封板(405),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封板(405)在所述第一封板(405)相对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封板(406),每个所述第二封板(40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上滑板(407),所述上滑板(407)的底部均匀的设置有第二齿块(408),每个所第二齿块(408)均与第三齿轮(409)的顶部啮合,每个所述第三齿轮(409)的底部均与所述下滑板(401)顶部均匀设置的第三齿块(410)啮合;每个所述连接套(302)的外侧均同轴套接有第四齿轮(411),所述第四齿轮(411)与所述第二齿轮(404)啮合配合,当所述第四齿轮(41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404)转动,所述第二齿轮(404)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03)转动,所述第三齿轮(404)通过所述第一齿块(402)带动所述下滑板(401)移动将所述第一封板(405)封堵所述钢筋箍孔(201)的一半,同时所述下滑板(401)通过所述第三齿轮(409)以及所述第二齿块(408)带动所述上滑板(407)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封板(406)从另一侧封堵所述钢筋箍孔(201)的另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涂刷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武张爱军孙长彪刘明王会豹张国辉王启玲李秀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