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拓缝装置及应用该拓缝装置的剪力墙裂缝修补工艺,所述拓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驱动腔、传动腔、打磨腔及电源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腔内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打磨腔内转动设置有磨轮,所述电源腔用于安装电池以为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打磨腔内还设置有除尘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从所述驱动腔贯穿至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腔内还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传动组件将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向所述从动轴传递,所述从动轴的从所述传动腔贯穿至所述打磨腔内以驱使所述磨轮转动。本申请具有提高对剪力墙裂缝的修补效果的作用。的修补效果的作用。的修补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拓缝装置及应用该拓缝装置的剪力墙裂缝修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剪力墙裂缝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拓缝装置及应用该拓缝装置的剪力墙裂缝修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剪力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剪力墙在成型后有时会产生裂缝,剪力墙裂缝主要有砼收缩裂缝、建筑体形引起裂缝、外力作用的裂缝。在正常的施工作业中,剪力墙是允许带缝工作的,但是业主看到的话还是觉得有安全隐患之类的想法,因此剪力墙的裂缝也会进行修复。一般的剪力墙裂缝修复仅仅是在裂缝处涂抹填料,待其自干之后就完成了裂缝修补,这种修补方式较为粗糙,其修补效果较差,使得填料容易脱落,裂缝很快又会显现。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剪力墙裂缝修补存在有修补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对剪力墙裂缝的修补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拓缝装置及应用该拓缝装置的剪力墙裂缝修补工艺。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拓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驱动腔、传动腔、打磨腔及电源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腔内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打磨腔内转动设置有磨轮,所述电源腔用于安装电池以为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打磨腔内还设置有除尘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从所述驱动腔贯穿至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腔内还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传动组件将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向所述从动轴传递,所述从动轴的从所述传动腔贯穿至所述打磨腔内以驱使所述磨轮转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转轴转动,传动组件将电机转轴的动力向从动轴传递,从动轴进行驱使磨轮转动,工作人员可手持拓缝设备以对裂缝进行拓缝处理,同时拓缝装置上的除尘件能够对裂缝进行除尘。在进行裂缝处理时,手持拓缝装置以对裂缝进行拓展处理,对裂缝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同时对裂缝进行除尘,进一步提高对裂缝的处理效率,经过处理的裂缝在进行修补时,填料更容易填满裂缝并且与裂缝的粘结效果更强,由此使得剪力墙裂缝的修补效果更好。
[0007]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主传动轮及第二副传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将所述主动轮的动力向所述第一从动轮传递,同时,所述第二主传动轮与所述第二副传动轮将所述主动轮的动力向所述第二从动轮传递。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动轮将驱动电机转轴的动力向从动轴传递,同时第二主传动轮与第二副传动轮也将电机转轴的动力向从动轴传递,使得整体的机械传动效
果更加稳定,使得从动轴的转动效果更加稳定,进而使得磨轮的转动更加稳定。
[0009]可选的,所述打磨腔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包括连接部、安装部、传动部,所述打磨腔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孔中并连接于所述安装片,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磨轮,所述传动部用于连接所述从动轴。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轮安装于安装部,传动部连接于从动轮,从动轮带动转动轴同步转动,进而使得安装部带动磨轮转动,磨轮的转动效果稳定。
[0011]可选的,所述安装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连接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片。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片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孔内,螺钉固定的方式简便稳定,并且拆卸方便,使得安装片的安装和拆卸方便,进而使得磨轮的更换方便。
[0013]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连接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安装片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插片及压缩弹簧,所述固定插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压缩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插片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开设有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插片与所述固定插槽插接配合;所述安装片上还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连通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让位槽中设置有按压片,所述按压片固定于所述固定插片。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插片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固定插槽进行插接配合,由此使得固定组件将安装片稳定地固定于安装槽中,在需要对磨轮进行更换时,对按压片施力,使得固定插片脱离固定插槽,由此解除固定组件对安装片的固定,同理,在进行安装时,对按压片施力,在安装片安装进安装孔之后解除对按压片的压力,按压片在弹簧的弹力下自动插入固定插槽中,以此将安装片固定,使得安装片的安装和拆卸简单,进而使得磨轮的更换简便。
[0015]可选的,所述安装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连接部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部开设有抵孔,所述抵孔内安装有抵件,所述抵孔包括螺纹段及抵接段,所述抵件包括螺纹部、第一抵部、过渡部、第二抵部及手拧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连接部还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连通于所述抵接段,所述容置孔内安装有抵块,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开设有抵槽,所述抵块受所述第二抵部的抵压而与抵槽插接配合,所述抵块受所述第一抵部的抵压时脱离所述抵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安装时,抵件插入抵孔内,由螺纹部与螺纹段进行螺纹配合,使得抵件在抵孔中的位置稳定,向容置孔内放入抵块,使得抵块受第一抵部的抵压作用,此时抵块完全位于容置孔或抵孔内,连接部能够在连接孔内滑移,即此时可以对磨轮进行安装或拆卸,在磨轮安装完成后,转动抵件,过渡部对抵块产生抵压作用,使得抵块逐渐进入抵槽中,继续转动抵件,直至第二抵部对抵块产生抵压作用,此时安装片稳定地安装于安装孔内。
[0017]可选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打磨腔的位置设置有格挡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挡件对磨轮打磨飞溅的碎石进行格挡,由此对工作人员起到包括作用,提高拓缝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9]可选的,所述格挡件靠近打磨面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拓缝装置时,金属条抵触于打磨面,避免格挡件直接抵触于打磨面,金属表面粗糙度较低,使得拓缝装置的移动效果稳定,提高拓缝工作的稳定性。
[0021]可选的,所述除尘件包括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具有进水接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接口用于连接进水管,所述出水口朝向所述磨轮接触打磨面的位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水管的出水口朝向磨轮接触打磨面的位置,在对裂缝的打磨过程中,磨轮表面喷水,降低磨轮表面以及裂缝表面温度,减少粉尘的产生并同时将残留于缝隙中的颗粒用水冲出缝隙,提高对缝隙的处理效果,在拓缝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颗粒去除,同时也减少了等到裂缝表面冷却所需要的时间。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剪力墙裂缝修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裂缝预处理:使用上述的拓缝装置对裂缝进行打磨以使得裂缝各部位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驱动腔(11)、传动腔(12)、打磨腔(13)及电源腔(14),所述驱动腔(1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传动腔(12)内设置有传动组件(3),所述打磨腔(13)内转动设置有磨轮(521),所述电源腔(14)用于安装电池以为所述驱动电机(2)供电,所述打磨腔(13)内还设置有除尘件(9);所述驱动电机(2)的转轴从所述驱动腔(11)贯穿至所述传动腔(12)内,所述传动腔(12)内还设置有从动轴(4),所述传动组件(3)将所述驱动电机(2)的动力向所述从动轴(4)传递,所述从动轴(4)的从所述传动腔(12)贯穿至所述打磨腔(13)内以驱使所述磨轮(52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传动轮(31)、第二主传动轮(321)及第二副传动轮(322),所述驱动电机(2)的转轴上设置有主动轮(21),所述从动轴(4)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41)及第二从动轮(42),所述第一传动轮(31)将所述主动轮(21)的动力向所述第一从动轮(41)传递,同时,所述第二主传动轮(321)与所述第二副传动轮(322)将所述主动轮(21)的动力向所述第二从动轮(42)传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腔(13)内设置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包括连接部(51)、安装部(52)、传动部(53),所述打磨腔(13)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131),所述安装孔(131)内安装有安装片(7),所述安装片(7)开设有连接孔(71),所述连接部(51)位于所述连接孔(71)中并连接于所述安装片(7),所述安装部(52)用于安装所述磨轮(521),所述传动部(53)用于连接所述从动轴(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7)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孔(131)内,所述连接部(51)穿过所述连接孔(71)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片(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1)穿过所述连接孔(71)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片(7),所述安装片(7)上设置有固定组件(8),所述安装片(7)上开设有安装槽(72),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插片(81)及压缩弹簧(82),所述固定插片(81)设置于所述安装槽(72)内,所述压缩弹簧(82)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林,周豁然,刘柏言,廖清华,韦锦汉,廖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