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震器的调节组件,包含外套管、内套管、导流筒以及导流柱。该外套管包含管体,该管体沿轴向延伸且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孔。该内套管套设于该外套管的管体中,在该轴向上具有第端以及第二端,且该内套管与该外套管之间具有环形通道,该进油孔连通于该环形通道。该导流筒包含筒体以及油封平台,该筒体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一端并套接于该第一管口,该油封平台一体成型地环绕于该筒体的局部。该导流柱包含柱体,该柱体具有连通于该内套管的至少一个回流孔以及连通于该环形通道的至少一个排油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节组件因包含一体成型的导流筒,该导流筒不易在使用过程中断裂,从而使该调节组件具有不易损坏的功效。从而使该调节组件具有不易损坏的功效。从而使该调节组件具有不易损坏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震器的调节组件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调节组件,尤其是一种避震器的调节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当二轮式交通载具于路面上行进时,容易因路面不规则的凸起物或凹陷处,使得二轮式交通载具产生上、下的震动,而为了降低骑乘者受震动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会于二轮式交通载具上设有避震器来吸收所受的震动,借以维持二轮式交通载具行进时的平稳性;既有避震器设于二轮式交通载具的车架及前轮之间,其主要包含有外管、油压管、调节管及回复弹簧,该油压管的一端伸入外管中,而调节管及回复弹簧设于油压管中,且于调节管的管壁贯穿设有通孔,当二轮式交通载具受到外力震动时,位于油压管内的避震油会经由通孔流入调节管中,借以抵消外部的震动力,另当外部的震动力解除时,该回复弹簧会迫使油压管恢复至初始位置,使避震油再经由通孔回流至油压管中。
[0003]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TWM309035以及TWM353881揭露了利用调节器来调整避震效果的技术,然而避震器在长期使用后,经常发生调节管断裂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研发出一种避震器的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具有不易损坏的功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避震器的调节组件,其包含外套管、内套管、导流筒以及导流柱。该外套管包含管体,该管体沿轴向延伸且具有第一管口及第二管口,该管体并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孔。该内套管套设于该外套管的管体中,在该轴向上该内套管具有接近该第一管口的第一端以及接近该第二管口的第二端,且该内套管与该外套管之间具有环形通道,该进油孔连通于该环形通道。该导流筒包含筒体以及油封平台,该筒体的一端连通于该内套管的第一端并套接于该第一管口,该油封平台一体成型地环绕于该筒体的局部,且在该轴向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油通孔。该导流柱包含柱体,该柱体的一端组设于该内套管的第二端并套接于该第二管口,该柱体在垂直于该轴向的径向上具有至少一个回流孔,各该回流孔连通于该内套管,该柱体在该轴向上具有至少一个排油通孔,各该排油通孔连通于该环形通道。
[0006]在一实施例中,各该进油通孔不连通于各该回流孔。
[0007]在一实施例中,该调节组件更包含调整垫片,其设置于该油封平台的上表面上并暂时覆盖各该进油通孔。
[0008]在一实施例中,该调节组件更包含限位环,其组设于该导流筒的筒体相对该内套管的另一端,以将该调整垫片活动限位于该油封平台的上表面上。
[0009]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环朝向该调整垫片的侧面为斜面,使该限位环与该调整垫片之间具有间隙。
[0010]在一实施例中,该内套管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具有外螺纹,且该导流筒的筒体
及该导流柱的柱体分别具有对应各该外螺纹的螺孔。
[0011]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流柱的柱体的外侧具有外螺纹。
[0012]本技术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因包含一体成型的导流筒,该导流筒不易在使用过程中断裂,从而使该调节组件具有不易损坏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避震器的调节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避震器的调节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避震器的调节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避震器的调节组件应用于避震器的剖面示意图。
[0017]符号说明
[0018]1 调节组件
[0019]10 外套管
[0020]101 管体
[0021]102 第一管口
[0022]103 第二管口
[0023]104 进油口
[0024]11 内套管
[0025]111 第一端
[0026]112 第二端
[0027]12 导流筒
[0028]120 筒体
[0029]121 油封平台
[0030]123 进油通孔
[0031]124 上表面
[0032]125 环状沟
[0033]13 导流柱
[0034]130 柱体
[0035]131 导流通道
[0036]132 回流孔
[0037]133 排油通孔
[0038]134 外螺纹
[0039]14 环形通道
[0040]15 调整垫片
[0041]16 限位环
[0042]18 油封环
[0043]2 避震器
[0044]20 油压管
[0045]21 弹簧
[0046]22 外管
[0047]220 螺孔
[0048]221 腔室
[0049]222 出口通道
[0050]223 入口通道
[0051]3 油封组件
[0052]G 间隙
[0053]R 轴向
[0054]R1 径向
[0055]S1 外螺纹
[0056]S2 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7]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实施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而非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0058]请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避震器的调节组件1。该调节组件1包含外套管10、内套管11、导流筒12以及导流柱13。该外套管10包含管体101,该管体101沿轴向R延伸且具有第一管口102及第二管口103,该管体101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孔104。该内套管11套设于该外套管10的管体101中,在该轴向R上该内套管11具有接近该第一管口102的第一端111以及接近该第二管口103的第二端112,且该内套管11与该外套管10之间具有环形通道14,该进油孔104连通于该环形通道14。该导流筒12包含筒体120以及油封平台121,该筒体120的一端连通于该内套管11的第一端111并套接于该第一管口102,该油封平台121一体成型地环绕于该筒体120的局部。该油封平台121在该轴向R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油通孔123。该导流柱13包含柱体130,该柱体130的一端组设于该内套管11的第二端112并套接于该第二管口103,该柱体130具有导流通道131。该柱体130在垂直于该轴向R的径向R1上具有至少一个回流孔132,各该回流孔132经由该导流通道131连通于该内套管11,该柱体130在该轴向R上具有至少一个排油通孔133,各该排油通孔133连通于该环形通道14。
[0059]本技术实施例的该调节组件1因包含一体成型的导流筒12,该导流筒12不易在使用过程中断裂,从而使该调节组件1具有不易损坏的功效。
[0060]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各该进油通孔123不连通于各该回流孔132。
[0061]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器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套管,该外套管包含管体,该管体沿轴向延伸且具有第一管口及第二管口,该管体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孔;内套管,套设于该外套管的管体中,在该轴向上该内套管具有接近该第一管口的第一端以及接近该第二管口的第二端,且该内套管与该外套管之间具有环形通道,该进油孔连通于该环形通道;导流筒,包含筒体以及油封平台,该筒体的一端连通于该内套管的第一端并套接于该第一管口,该油封平台一体成型地环绕于该筒体的局部,且在该轴向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油通孔;以及导流柱,包含柱体,该柱体的一端组设于该内套管的第二端并套接于该第二管口,该柱体在垂直于该轴向的径向上具有至少一个回流孔,各该回流孔连通于该内套管,该柱体在该轴向上具有至少一个排油通孔,各该排油通孔连通于该环形通道。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津阁,
申请(专利权)人:智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