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953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包括:雷达天线转盘,固定设置于运输车顶部,雷达天线与支撑块相对的侧面端转动连接;支撑维修组件固定设置于雷达天线转盘的顶部一侧,支撑维修组件包括三孔支耳;支撑杆一端与三孔支耳铰接;可调撑杆与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单孔支耳与可调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可调撑杆能够绕着与支撑杆铰接处旋转,使单孔支耳与三孔支耳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在运输过程的时候,调撑杆与支撑杆呈现一条直线状态,而需要维修的时候,调整可调撑杆绕着其与支撑杆铰接处旋转,使单孔支耳与所述三孔支耳相连,结构简单,且通过切换支撑杆与可调支撑的展开状态,达到雷达天线运输支撑的功能,操作可靠。操作可靠。操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雷达具有全天候快速探测和定位功能,现有大多雷达为了增强探测威力已向大阵面方向发展,为了兼顾运输条件,天线阵面的设计刚度很难大幅度提高,为解决雷达天线运输过程中的天线阵面的变形情况,在运输状态增加运输支撑已减少阵面变形,一方面现有运输支撑笨重,无法调节高度,另一方面运输支撑在雷达工作状态需拆除,考虑外场维便携性,天线维修时一般无护栏保护,对操作人员安全存在一定风险。为解决运输支撑便捷性且保证人员维修安全,需设计简单可靠的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
[0003]申请号为“CN201020163280.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雷达综合修理车,包括运输载体和舱体,舱体分为电子舱和机械舱两部分,运输载体是改装的军用运输车二类底盘。电子舱内设有若干设备机柜和电子工作台,机柜内设有若干通过绑带固定在可抽拉的托盘上的电子设备,电子工作台上设有电路焊接台。机械舱内设有雷达抢修专用工机具和通用机械维修设备。该方案较为复杂,需要在车体上进行修改,并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以解决雷达天线运输过程中,支撑装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一种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包括:
[0007]雷达天线转盘,固定设置于运输车顶部,所述雷达天线转盘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块;
[0008]雷达天线,与所述支撑块相对的侧面端转动连接;
[0009]支撑维修组件,固定设置于雷达天线转盘的顶部一侧,所述支撑维修组件包括:
[0010]三孔支耳;
[0011]支撑杆,一端与所述三孔支耳铰接;
[0012]可调撑杆,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
[0013]单孔支耳,与所述可调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可调撑杆能够绕着与支撑杆铰接处旋转,使所述单孔支耳与所述三孔支耳相连。
[0014]前述方案中,当在运输过程的时候,调撑杆与支撑杆呈现一条直线状态,而需要维修的时候,调整可调撑杆绕着其与支撑杆铰接处旋转,使所述单孔支耳与所述三孔支耳相连,结构简单,且通过切换支撑杆与可调支撑的展开状态,达到雷达天线运输支撑的功能,操作可靠。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孔支耳包括第一底部横板、两个第一纵向竖板
及销轴,第一底部横板与两个第一纵向竖板固定相连,且在两个所述第一纵向竖板上分别开设有上侧面开有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和第三销孔,两个第一纵向竖板之间的间距用于容纳支撑杆的下端,并通过所述销轴实现铰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孔支耳包括第二底部横板、第二纵向竖板及插销,第二底部横板与两个第二纵向竖板固定相连,在两个第二纵向竖板的侧面开有第四销孔,所述插销能够插入所述第四销孔中。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两个第二纵向竖板间距小于两个第一纵向竖板之间的间距。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的靠近所述三孔支耳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一铰接板;
[0019]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与支撑杆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九销孔,用于通过插销固定;
[0020]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可调撑杆铰接的第二铰接板。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铰接板上开设有第五销孔、第六销孔,所述第五销孔、第六销孔分别与第一销孔、第三销孔相配合通过销轴相连;
[0022]所述第二铰接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七销孔和第八销孔,用于与可调撑杆铰接。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间距大于两个所述第二纵向板的间距,以容纳所述单孔支耳进入。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护栏,所述支撑杆与护栏固定连接,并通过销轴将销孔安装在三孔支耳上的销孔处,且支撑杆可绕销轴旋转。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调撑杆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板,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十销孔和第十一销孔,所述可调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长度微调装置相连,通过长度微调装置可调撑杆的长度,所述可调撑杆另一端为单支耳形状,并开有第十二销孔。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
[0027]运输雷达天线时,可调撑杆与可调撑杆通过销轴和插销锁定组成一个整体后分别与雷达天线阵面和雷达天线座转盘上的三孔支耳和单孔支耳固定,以对雷达天线支撑;
[0028]维修雷达天线时,去除可调撑杆与单孔支耳及支撑杆上的插销,将可调撑杆旋转度后与支撑杆插销锁定,且支撑杆与护栏固定连接,以预防人员坠落;
[0029]雷达天线工作时,去除支撑杆与三孔支耳上的插销,旋转将支撑杆与可调撑杆整体旋转度后插入插销后与三孔支耳再次锁定,以防止影响雷达天线。
[003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1]1、本专利技术中,雷达天线转盘顶部支撑块相对的侧面端转动连接雷达天线,这样可以方便雷达天线转动,方便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调整雷达天线的方向,实现精准测量;
[0032]而当在运输过程的时候,调撑杆与支撑杆呈现一条直线状态,以支撑雷达天线;需要维修的时候,调整可调撑杆绕着其与支撑杆铰接处旋转,使所述单孔支耳与所述三孔支耳相连,可以有效防止维修人员坠落受伤。
[0033]2、本专利技术支撑杆与护栏相配合,可以更好地预防维修人员因坠落车下而受伤,提
高了维修人员的安全性。
[0034]3、本专利技术通过切换支撑杆与可调支撑的折叠状态,达到雷达天线维修护栏功能,提高维修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总装立体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的运输状态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的维修状态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中三孔支耳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中单孔支耳结构示意图。
[004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4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护栏结构示意图。
[004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可调撑杆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及维修装置销轴结构示意图。
[0045]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雷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天线转盘(800),固定设置于运输车顶部,所述雷达天线转盘(800)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块;雷达天线(900),与所述支撑块相对的侧面端转动连接;支撑维修组件(111),固定设置于雷达天线转盘(800)的顶部一侧,所述支撑维修组件(111)包括:三孔支耳(100);支撑杆(300),一端与所述三孔支耳(100)铰接;可调撑杆(500),与所述支撑杆(300)的另一端铰接;单孔支耳(200),与所述可调撑杆(50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可调撑杆(500)能够绕着与支撑杆(300)铰接处旋转,使所述单孔支耳(200)与所述三孔支耳(10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孔支耳(100)包括第一底部横板(105)、两个第一纵向竖板(104)及销轴(600),第一底部横板(105)与两个第一纵向竖板(104)固定相连,且在两个所述第一纵向竖板(104)上分别开设有上侧面开有第一销孔(101)、第二销孔(102)和第三销孔(103),两个第一纵向竖板(104)之间的间距用于容纳支撑杆(300)的下端,并通过所述销轴(600)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孔支耳(200)包括第二底部横板(202)、第二纵向竖板(203)及插销(700),第二底部横板(202)与两个第二纵向竖板(203)固定相连,在两个第二纵向竖板的侧面开有第四销孔(201),所述插销(700)能够插入所述第四销孔(201)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纵向竖板间(203)距小于两个第一纵向竖板(104)之间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雷达天线运输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0)靠近所述三孔支耳(1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销轴(600)相配合的第一铰接板(306);所述第一铰接板(306)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结构(307),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与支撑杆(300)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九销孔(303),用于通过插销(700)固定;所述支撑杆(30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杰郭亚军张增太徐畅邱坤滨张怡李彪陶国灿孔卫东余澍民宣翔吴影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