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37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其包括脚手架、搅拌机、存储斗以及过渡斗,所述搅拌机、所述存储斗以及所述过渡斗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脚手架内,所述存储斗上端开口位于搅拌机下端排料口正下方,所述存储斗下端开口伸至过渡斗内部,所述储存斗设置有用于开闭储存斗下端开口的排料控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装料时粉尘飞散的情况的效果。粉尘飞散的情况的效果。粉尘飞散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站又称混凝土预制场,常用于混凝工程量大、工期长的工程,混凝土搅拌站的搅拌机一般通过支撑架架高,搅拌机的出料口朝下设置,通过将运输车移动至搅拌机的正下方,然后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排放至运输车的集装箱内。
[0003]综上所述,在往运输车的集装箱内装料过程时,粉尘飞散的现象十分明显,影响到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装料时粉尘飞散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包括脚手架、搅拌机、存储斗以及过渡斗,所述搅拌机、所述存储斗以及所述过渡斗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脚手架内,所述存储斗上端开口位于搅拌机下端排料口正下方,所述存储斗下端开口伸至过渡斗内部,所述储存斗设置有用于开闭储存斗下端开口的排料控制机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经过搅拌机搅拌后的混凝土可排至搅拌机下方的存储斗内储存,需要将混凝土装入运输车的集装箱内时,排料控制机构开启储存斗下端开口,混凝土从存储斗下端开口排出至过渡斗内,过渡斗侧壁在储存斗下端开口形成隔挡屏障,可对粉尘飘散的粉尘进行阻隔,有利于改善装料时产生的扬尘问题,由于过渡斗上端敞口设置,可保持过渡斗内部压强与大气压强保持平衡,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下料速度。
[0007]优选的,所述排料控制机构包括两组底斗,所述底斗包括弧形挡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弧形挡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弧形挡板两侧的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储存斗两个外侧壁,所述存储斗设置有驱使其中一组底斗上下摆动的驱动件,两个所述底斗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驱使两组底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件的驱动以及联动机构的联动作用下下,两组底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储存斗下端开口的通闭,有利于提高储存斗排料速度。
[0009]优选的,所述过渡斗的下端开口内径小于储存斗下端开口的内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储存斗往运输车集装箱内下料时,混凝土可顺着过渡斗内壁滑动,过渡斗内壁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减少集装箱受损情况。
[0011]优选的,所述过渡斗内壁滑动连接有两条弹性刮条,所述弹性刮条贴合于过渡斗内壁上下移动,两条所述弹性刮条均沿过渡斗内壁周向延伸,所述弹性刮条朝向过渡斗上端开口的一端尖锐设置;两条所述弹性刮条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朝过渡斗上端开口方向延伸。
[0012]由于过渡斗长时间使用,过渡斗下端开口内侧边缘容易粘结混凝土,使过渡斗下
端开口变窄,影响到混凝土的下料速度,并通过移动连接杆来驱动弹性刮条贴合于过渡斗内壁上下移动,便于弹性刮条的尖端对粘结在过渡斗内壁的混凝土进行刮除。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刮条包括清理部,所述清理部抵紧于过渡斗内壁。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弹性刮条的清理部在移动过程中对过渡斗内壁进行平磨,有利于清除黏结在过渡斗内壁中颗粒较小的混凝土粒。
[0015]优选的,所述弹性刮条还包括导流部,所述弹性刮条的导流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部的倾斜上端与过渡斗内壁平滑过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下料过程中,混凝土可顺着过渡斗内壁以及弹性刮条的导流面流动,以减少弹性刮条影响混凝土滑动的影响,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在弹性刮条的导流部处囤积的情况。
[0017]优选的,所述过渡斗内壁设置有两块导向块,两根所述连接杆与两个所述导向块一一对应,两个连接杆朝过渡斗上端开口方向分别贯穿对应的导向块;连接杆外壁固定有挡块,所述导向块与挡块之间固定有弹性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看通过向上移动连接块,使挡块与导向块之间的距离被压缩,然后释放连接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块、连接杆以及弹性刮条一起下移,并对粘结在过渡斗下端开口处的混凝土造成冲击,有利于清除粘结牢固的混凝土。
[0019]优选的,所述弧形挡板的外凸面铰接有与挡块对应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铰接轴与侧板的转动轴平行,所述弧形挡板外凸面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驱动块下侧并与驱动块下侧抵接,所述挡块位于对应驱动块的摆动路径中;当所述弧形挡板开启储存斗下端开口时,所述驱动块上侧与挡块下侧抵接,并驱使所述挡块向上移动;当所述驱动块与挡块分离时,所述挡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底斗在每次开启储存斗下段开口时,均通过带动驱动块片迫使挡块向上移动,挡块在与驱动块分离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迫使弹性刮条对过渡斗下端开口内壁的混凝土进行刮除清理,无需人为操作,且清理频率与下料频率一致,便于及时清理混凝土,减少混凝土凝固的情况;由于驱动块铰接于过渡斗外壁,在弧形挡板封闭过渡斗下端开口时,驱动块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挡块在驱动块的移动路径中,驱动块与挡块上侧接触,并发生上翻,便于绕过挡块实现复位。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中过渡斗下端块关闭时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中过渡斗下端块开启时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脚手架;2、搅拌机;21、矿粉斗;22、砂石称斗;23、水泥称斗;24、外加剂称斗;25、清水称斗;3、储存斗;4、过渡斗;41、导向块;42、第二滑槽;5、安装架;51、竖杆;52、格栅板;6、排料筒;7、底斗;71、侧板;72、弧形挡板;721、驱动块;722、支撑块;8、弹性刮条;81、清理部;811、第一滑槽;82、导流部;821、连接杆;822、挡块;823、弹簧;83、连接件;831、圆杆;832、圆球;9、气缸;1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参照图1,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包括脚手架1、搅拌机2、储存斗3以及过渡斗4。脚手架1内固定两组水平架11,两组水平架11沿脚手架1高度方向分布,并将脚手架1分为上、中、下三层安装区域,搅拌机2固定于脚手架1中层的安装区域内,脚手架1上层的安装区域内安装固定有矿粉斗21、砂石称斗22、水泥称斗23、外加剂称斗24以及清水称斗25,矿粉斗21、砂石称斗22、水泥称斗23、外加剂称斗24以及清水称斗25均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搅拌机2上端。
[0028]储存斗3位于脚手架1下层的安装区域内。储存斗3固定于水平架11下端面,储存斗3上端开口位于搅拌机2排料口的正下方,储存斗3用于承接和存放搅拌机2搅拌完成的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1)、搅拌机(2)、储存斗(3)以及过渡斗(4),所述搅拌机(2)、所述储存斗(3)以及所述过渡斗(4)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脚手架(1)内,所述储存斗(3)上端开口位于搅拌机(2)下端排料口正下方,所述储存斗(3)下端开口伸至过渡斗(4)内部,所述储存斗(3)设置有用于开闭储存斗(3)下端开口的排料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控制机构包括两组底斗(7),所述底斗(7)包括弧形挡板(72)以及固定于所述弧形挡板(72)两侧的侧板(71);所述弧形挡板(72)两侧的侧板(71)分别转动连接于储存斗(3)两个外侧壁,所述储存斗(3)设置有驱使其中一组底斗(7)上下摆动的驱动件,两个所述底斗(7)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驱使两组底斗(7)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斗(4)的下端开口内径小于储存斗(3)下端开口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斗(4)内壁滑动连接有两条弹性刮条(8),所述弹性刮条(8)贴合于过渡斗(4)内壁上下移动,两条所述弹性刮条(8)均沿过渡斗(4)内壁周向延伸,所述弹性刮条(8)朝向过渡斗(4)上端开口的一端尖锐设置;两条所述弹性刮条(8)均设置有连接杆(821),所述连接杆(821)朝过渡斗(4)上端开口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耀江欧杰郑镇金彭晖英黄大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永泰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