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铲缓冲机构及电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14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铲缓冲机构及电铲,涉及电铲技术领域,该电铲缓冲机构包括输入机构、气体缓冲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气体缓冲机构设于所述输入机构与所述输出机构之间,所述输入机构适于与所述气体缓冲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体缓冲机构适于与所述输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体缓冲机构适于变形以缓解所述输入机构或所述输出机构传递的冲击。通过输入机构与输出机构之间设置气体缓冲机构,从而通过气体缓冲机构缓解输入机构或输出机构传递的冲击,另外,由于气体缓冲机构分别与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传动连接,则气体缓冲机构还用于传动,处于传动系统的一环,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了冲击震动对传动系统各部件的影响。冲击震动对传动系统各部件的影响。冲击震动对传动系统各部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铲缓冲机构及电铲


[0001]本技术涉及电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铲缓冲机构及电铲。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铲作为露天采矿设备,使用环境极其恶劣,在挖掘过程中,由于斗杆、铲斗及斗内物料自重极大,具有较大的惯性,因此,当斗齿碰到大块物料或较为坚硬的物料时,电铲会受到较大的冲击;由于现有的电铲的传动方式均为齿轮啮合刚性传动,则作业时的巨大冲击震动全由各刚性传动部件承受,使得各传动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较低,维护成本较高,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电铲各传动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较低。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铲缓冲机构,包括输入机构、气体缓冲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气体缓冲机构设于所述输入机构与所述输出机构之间,所述输入机构适于与所述气体缓冲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体缓冲机构适于与所述输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体缓冲机构适于变形以缓解所述输入机构或所述输出机构传递的冲击。
[0005]进一步地,所述气体缓冲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处于完全充气状态时分别与所述输入机构和所述输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囊处于非充气状态时与所述输入机构和/或所述输出机构处于非连接状态。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环形,所述气囊套接并固定于所述输入机构或所述输出机构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第一摩擦环,所述输出机构包括第二摩擦环,所述气囊套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摩擦环上,所述气囊处于完全充气状态时与所述第一摩擦环抵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外表面设有粗糙部,所述第一摩擦环与所述气囊抵接的对应位置也设有粗糙部。
[000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铲,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电铲缓冲机构。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斗杆,所述驱动机构适于与所述电铲缓冲机构的输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铲缓冲机构的输出机构适于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斗杆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适于与所述电铲缓冲机构的输入机构传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中间齿轮轴、第三齿轮、推压轴和第四齿轮,所述电铲缓冲机构的输出机构与所述中间齿轮轴传动连接,所述中间齿轮轴上设有轮齿,所述中间齿轮轴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推压轴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设于
所述推压轴上,所述斗杆上设有齿条,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阀和导气管,所述进气阀设于所述中间齿轮轴上,所述导气管一端适于与所述进气阀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电铲缓冲机构的气体缓冲机构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输入机构与输出机构之间设置气体缓冲机构,从而通过气体缓冲机构缓解输入机构或输出机构传递的冲击,另外,由于气体缓冲机构分别与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传动连接,则气体缓冲机构还用于传动,处于传动系统的一环,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冲击震动对传动系统各部件的影响,提高各传动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另外,气体缓冲机构用于传动时,若相应承载结构的负载过高,则气体缓冲机构会在传动时发生较大的变形,以致难以进行传动,从而保护电机和传动部件不会因过载而受损,并避免运载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铲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铲的传动系统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铲的传动系统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间级机构的剖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输出级机构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输入级机构,11

制动器,12

电机,13

第一齿轮,2

中间级机构,21

气囊,22

第一摩擦环,23

第二摩擦环,24

第二齿轮,25

中间齿轮轴,3

输出级机构,31

第三齿轮,32

推压轴,33

第四齿轮,4

斗杆,5

铲斗,6

起重臂,7

进气阀,8

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3]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5]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铲缓冲机构,包括输入机构、气体缓冲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气体缓冲机构设于所述输入机构与所述输出机构之间,所述输入机构适于与所述气体缓冲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体缓冲机构适于与所述输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体缓冲机构适于变形以缓解所述输入机构或所述输出机构传递的冲击。
[0026]其中,气体缓冲机构为内部可填充气体的机构,气体缓冲机构内部的气体可压缩以使气体缓冲机构发生弹性形变。输入机构为输入动力的机构,输出机构为传递动力的机构。
[0027]通过输入机构与输出机构之间设置气体缓冲机构,从而通过气体缓冲机构缓解输入机构或输出机构传递的冲击,另外,由于气体缓冲机构分别与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传动连接,则气体缓冲机构还用于传动,处于传动系统的一环,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冲击震动对传动系统各部件的影响,提高各传动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另外,气体缓冲机构用于传动时,若相应承载结构的负载过高,则气体缓冲机构会在传动时发生较大的变形,以致难以进行传动,从而保护电机12和传动部件不会因过载而受损,并避免运载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0028]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气体缓冲机构包括气囊21,所述气囊21处于完全充气状态时分别与所述输入机构和所述输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囊21处于非充气状态时与所述输入机构和/或所述输出机构处于非连接状态。
[0029]其中,完全充气状态是指气囊21中充入了指定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铲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机构、气体缓冲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气体缓冲机构设于所述输入机构与所述输出机构之间,所述输入机构适于与所述气体缓冲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体缓冲机构适于与所述输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体缓冲机构适于变形以缓解所述输入机构或所述输出机构传递的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铲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缓冲机构包括气囊(21),所述气囊(21)处于完全充气状态时分别与所述输入机构和所述输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气囊(21)处于非充气状态时与所述输入机构和/或所述输出机构处于非连接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铲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1)为环形,所述气囊(21)套接并固定于所述输入机构或所述输出机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铲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第一摩擦环(22),所述输出机构包括第二摩擦环(23),所述气囊(21)套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摩擦环(23)上,所述气囊(21)处于完全充气状态时与所述第一摩擦环(22)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铲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1)外表面设有粗糙部,所述第一摩擦环(22)与所述气囊(21)抵接的对应位置也设有粗糙部。6.一种电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铲缓冲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航董成杰姚龙刚于鑫磊曾子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