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后盖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85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后盖压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使后盖压环安装拆卸方便,且保持较好的密封效果的问题。一种变速器后盖压环,包括呈环状的套体,所述套体的侧壁上设有导油通孔,所述套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在变速器壳体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套体呈两侧设置在安装板上。本变速器后盖压环,安装拆卸较为方便,且套体与离合器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后盖压环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后盖压环。

技术介绍

[0002]后盖压环是广泛使用于变速器的一种压环,目前变速器常用的后盖压环是直接压装在壳体上,对壳体和压环的配合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压环需用设备进行压装,且压装时需检测位移与压装力是否到位,使压环与壳体形成紧配合,压装完成后,还需对压环进行铆接以防止工作过程中压环转动,安装较为麻烦且费时,后盖压环、离合器和变速器壳体配合为离合器提供导油通道,同时传动轴穿接在后盖压环内,可以作为防止传动轴串动的支撑点。
[0003]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变速器及汽车[申请号为201922335375.4,授权公告号为CN211449599U],包括:壳体、第一离合器和套体;所述套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连接部上,所述套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凹槽和第三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位于所述第三环状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用于容纳密封圈,且所述套体的耐磨性高于所述壳体的耐磨性;所述套体上设置有贯通其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导油通孔,所述导油通孔与所述壳体上的高压出油口对齐连通,所述导油通孔与所述第三环状凹槽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套接在所述套体的周向外侧,所述第三环状凹槽与第一离合器的控制油口对齐。
[0004]上述申请的套体套接在壳体的连接部,然后密封圈分别套接于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为了达到一定装配精度,套体需要与离合器紧配设置,套体可能需要通过特定工具进行压装和拆卸,安装拆卸较为麻烦,并且变速器工作时,密封圈是转动,密封圈离合器会产生摩擦,长此以往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变速器后盖压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后盖压环安装拆卸方便,且保持较好的密封效果。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变速器后盖压环,包括呈环状的套体,所述套体的侧壁上设有导油通孔,所述套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在变速器壳体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套体呈两侧设置在安装板上。
[0008]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安装板连接在变速器壳体内,使安装板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处形成密封的结构,套体、变速器壳体与离合器配合形成使变速器壳体内的高压油能够进入套体内并流经导油通孔,从导油通孔进入离合器的控制油腔内,由于安装板与变速器壳体连接且通过密封圈设置使安装板与变速器壳体形成密封结构,使套体与离合器间隙配合,套体能够轻松与离合器配合连接,且套体与离合器之间密封设置,高压油只能从导油通孔进入离合器控制油腔内,后盖压环只需要通过安装板连接在变速器壳体内,然后再轻松
使套体与离合器配合,即可使后盖压环快速方便完成安装,拆卸时,松开安装板与变速器的连接,然后抽出套体,即可使后盖压环快速拆卸,因此,后盖压环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在变速器工作过程中,套体是不会转动的,所以套体与离合器之间始终保持密封,套体也不会出现磨损的情况,使套体与离合器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0009]在上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中,所述安装板上沿周向均布设有若干个螺丝安装孔。螺丝穿过螺丝安装孔将安装板固定在变速器壳体内,使安装拆卸较为方便。
[0010]在上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中,所述螺丝安装孔为3个。3个安装孔用于螺丝将安装板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能够将安装板安装牢固的同时也尽可能少的减少螺丝的数量,提高安装速度。
[0011]在上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中,所述密封槽的槽口具有倒角。便于密封圈装入,防止密封圈装入过程中对密封圈造成损伤。
[0012]在上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中,所述导油通孔为腰型孔。能够使高压油快速流入并布满密封槽。
[0013]在上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中,所述套体另一端内具有轴承安装孔。密封轴承安装轴承安装孔内,变速器壳体内设置的传动轴从套体上设置有安装板的一端穿入与密封轴承配合,传动轴与套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为高压油流道。
[0014]在上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中,所述安装板与套体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呈环形状,所述安装板的内孔与套体的内孔相连通。使后盖压环整体生产制造方便,安装板与变速器壳体内形成密封连接的同时,使高压油从变速器壳体内从安装板的内孔进入并流入套体的内孔。
[0015]在上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中,所述套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凹槽和第三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位于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三环状凹槽之间,所述导油通孔设置在第二环状凹槽底壁上。在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均设置密封圈,套体与离合器配合的过程形成密封结构,使进入套体内部的油只能够从导油通孔流入离合器控制油腔内。
[0016]在上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中,所述第二环状凹槽的槽口具有倒角。密封槽内的容积尽可能大,使尽可能多的油布满在密封槽内,然后进入离合器,形成快速流通的工作油道,使变速器高效运行。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8]后盖压环只需要通过安装板连接在变速器壳体内,套体与离合器间隙配合,然后再轻松使套体与离合器配合,即可使后盖压环快速方便完成安装,拆卸时,松开安装板与变速器的连接,然后抽出套体,即可使后盖压环快速拆卸,因此,后盖压环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在变速器工作过程中,套体是不会转动的,所以套体与离合器之间始终保持密封,套体也不会出现磨损的情况,使套体与离合器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变速器后盖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变速器后盖压环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变速器后盖压环再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套体;1a、第一环状凹槽;1b、第二环状凹槽;1b1、导油通孔;1c、第三环状凹槽;1d、轴承安装孔;11、安装板;11b、密封槽;11c、螺丝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图3所示,本变速器后盖压环,包括呈环状的套体1,套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环状凹槽1a、第二环状凹槽1b和第三环状凹槽1c,第二环状凹槽1b位于第一环状凹槽1a和第三环状凹槽1c之间,第二环状凹槽1b底壁上设有导油通孔1b1,导油通孔1b1为腰型孔,套体1的一端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一侧面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槽11b,密封槽11b与套体1呈两侧设置在安装板11上,密封槽11b的槽口具有倒角,便于密封圈装入,防止密封圈装入过程中对密封圈造成损伤,套体1另一端内具有轴承安装孔1d,密封轴承安装安装孔内,变速器壳体内设置的传动轴从套体1上设置有安装板11的一端穿入与密封轴承配合,传动轴与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后盖压环,包括呈环状的套体(1),所述套体(1)的侧壁上设有导油通孔(1b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在变速器壳体内的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一侧面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槽(11b),所述密封槽(11b)与套体(1)呈两侧设置在安装板(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上沿周向均布设有若干个螺丝安装孔(11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安装孔(11c)为3个。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11b)的槽口具有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变速器后盖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通孔(1b1)为腰型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旭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