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燕梅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57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包括余热吸收罩和余热收集机构,所述余热吸收罩和余热收集机构之间通过余热传送管连接,所述余热吸收罩端部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壁表面对称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余热吸收罩的内部安装有滤膜,便于在对余热吸收时,对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粉尘进行阻挡,从而防止粉尘进入到余热收集机构内部,同时在余热吸收罩的端部开设有通道,在通道内壁表面开设有滑轨,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而且滑块一端与安装框固定,同时安装框内部安装有滤膜,通过滑轨和滑块的配合使用,便于对余热吸收罩内部的滤膜进行更换,从而提高滤膜的更换效率。从而提高滤膜的更换效率。从而提高滤膜的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蓄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主要动力来源,处于高频次、大电流的充放电状态,而在新能源汽车工作时,其内部的零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利用新能源汽车余热进行为蓄电池蓄电,但现有技术中,在对新能源汽车余热收集时,其效率不高,而且在收集时,容易使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粉尘一起吸收,不仅降低蓄电效果同时也降低其使用寿命。
[0005]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蓄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主要动力来源,处于高频次、大电流的充放电状态,而在新能源汽车工作时,其内部的零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利用新能源汽车余热进行为蓄电池蓄电,但现有技术中,在对新能源汽车余热收集时,其效率不高,而且在收集时,容易使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粉尘一起吸收,不仅降低蓄电效果同时也降低其使用寿命,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包括余热吸收罩和余热收集机构,所述余热吸收罩和余热收集机构之间通过余热传送管连接,所述余热吸收罩端部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壁表面对称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与安装框固定,所述安装框内部安装有滤膜。
[0008]优选的,所述余热吸收罩底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安装板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杆两两分布在余热吸收罩和安装板底端,且每两个第一固定杆呈一定角度安装。
[0009]优选的,所述余热吸收罩表面上焊接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底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固定杆对称安装在余热吸收罩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余热传送管外侧表面套接有保温套,且保温套为保温材质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余热传送管表面安装有鼓风机。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紧固件贯穿安装孔与新能源汽车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在余热吸收罩的内部安装有滤膜,便于在对余热吸收时,对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粉尘进行阻挡,从而防止粉尘进入到余热收集机构内部,同时在余热吸收罩的端部开设有通道,在通道内壁表面开设有滑轨,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而且滑块一端与安装框固定,同时安装框内部安装有滤膜,通过滑轨和滑块的配合使用,便于对余热吸收罩内部的滤膜进行更换,从而提高滤膜的更换效率。
[0015]2、本技术,在余热吸收罩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杆,且两个第一固定杆呈一定斜度与安装板固定,而且在余热吸收罩顶端焊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一端与安装板固定,通过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配合使用,便于提高余热吸收罩在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余热吸收罩的正常使用,其次在余热传送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保温套,通过设置保温套便于起到保温效果,避免吸收的热量通过余热传送管散发到外界。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余热吸收罩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安装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侧视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余热吸收罩;2、滤膜;3、余热传送管;4、保温套;5、鼓风机;6、余热收集机构;7、安装板;8、第一固定杆;9、滑轨;10、通道;11、滑块;12、安装框;13、第二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请参照图1

4,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包括余热吸收罩1和余热收集机构6,余热吸收罩1和余热收集机构6之间通过余热传送管3连接,余热吸收罩1端部开设有通道10,通道10内壁表面对称开设有滑轨9,滑轨9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一端与安装框12固定,安装框12内部安装有滤膜2,余热传送管3表面安装有鼓风机5。
[002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滤膜2、安装框12、滑轨9和滑块11的配合使用,滤膜2便于在对余热吸收时,对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粉尘进行阻挡,从而防止粉尘进入到余热收集机构6内部,通过滑轨9和滑块11的配合使用,便于对余热吸收罩1内部的滤膜2进行更换,从而提高滤膜2的更换效率。
[0027]具体的,余热吸收罩1底端通过第一固定杆8与安装板7固定,第一固定杆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杆8两两分布在余热吸收罩1和安装板7底端,且每两个第一固定杆8呈一定角度安装,余热吸收罩1表面上焊接有第二固定杆13,且第二固定杆13底端与安装板7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1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包括余热吸收罩(1)和余热收集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吸收罩(1)和余热收集机构(6)之间通过余热传送管(3)连接,所述余热吸收罩(1)端部开设有通道(10),所述通道(10)内壁表面对称开设有滑轨(9),所述滑轨(9)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一端与安装框(12)固定,所述安装框(12)内部安装有滤膜(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余热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吸收罩(1)底端通过第一固定杆(8)与安装板(7)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杆(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杆(8)两两分布在余热吸收罩(1)和安装板(7)底端,且每两个第一固定杆(8)呈一定角度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燕梅
申请(专利权)人:邹燕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