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55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支承带,支承带设置有第一面与背离第一面的第二面;自连接片,自连接片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支承带的第二面;其中,支承带的一端通过支承带上设置的裂口,以朝向弯折方向的第一面折回而形成管贯穿口,并沿一路径与支承带的另一端汇合的方式形成与管贯穿口相邻的肢端固定口,其中,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改变支承带延伸方向以使支承带的一端与另一端汇合的曲线行进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装置上设置用于抵抗过度捆绑的力度的元件以实现对医用软管的无影响固定。固定。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管外科主要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在进行血管外科手术后,患者往往在体外会进行尿管置入,在少数设计心脏、动脉等部位的手术还可能存在静脉、动脉等外置血管搭桥使体外存在重要管路的情况。在患者术后治愈时,体外放置的管路往往需要保持静止和位置不变从而保证体内的血液流动有序或膀胱无损伤。
[0003]专利号为CN208838837U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医用管路固定胶贴,包括预制本体,该预制本体包括鼻部固定部分和脸部固定部分,鼻部固定部分和脸部固定部分可相互分离;其中,鼻部固定部分包括用于粘贴鼻部的粘贴部,及用于固定医用管路的固定部;脸部固定部分用于将医用管路粘贴在脸部附近。该装置通过匹配脸部的形状进行粘贴固定,其仅限应用于脸部,并通过包裹管路的方式进行管路固定。进一步的,专利号为CN109621158A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导管固定器,包括基座和翼部固定部,基座包括粘接面和固定面,粘接面用于将基座粘接在皮肤上,翼部固定部用于将翼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面上。该装置通过夹持管路进行管路固定,并通过粘贴于人体表面的任意部位进行管路位置的固定,但粘贴的连接方式对人体皮肤会造成极大的损伤,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管路的固定更多采用环绕捆绑式,并通过反面的魔术贴进行管固定,但在进行管捆绑或夹持固定时,由于调节程度完全依靠手部拉紧的力度,其很有可能对尿管、外周静脉接管等软管进行绷紧从而导致软管部分区域直径变小,造成流通不畅,公开号为CN10834873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固定多腔医疗制品的固定系统通过贴于人体的粘贴基底、固定近侧部分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自由远侧部分的翼片及横向宽度小于所述贴片的横向宽度并且小于所述翼片的横向宽度的铰链实现卡合固定导管,该装置未兼并捆绑固定身体仍使用粘贴的方式,且其翼片卡合固定导管的方式存在导管沿贴片移动的可能,使导管固定不稳。因此,基于现有技术,需要设计通过增加能够抵抗捆绑导管时产生的过度压力的设计的一种导管固定装置用于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支承带,支承带设置有第一面与背离第一面的第二面;自连接片,自连接片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支承带的第二面;其中,支承带的一端通过支承带上设置的裂口,以朝向弯折方向的第一面折回而形成管贯
穿口,并沿一路径与支承带的另一端汇合的方式形成与管贯穿口相邻的肢端固定口,其中,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改变支承带延伸方向以使支承带的一端与另一端汇合的曲线行进方向。
[0006]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支承带的自体环绕,并形成双环结构。两个连接的环形能够分别对导管肢端进行包裹并通过包裹即捆绑的方式固定于导管和肢端上。基于两个环形以一个连接点形成相对位置固定,使导管能够相对肢端捆绑位置固定。基于用于捆绑导管的第一环形和用于捆绑肢端的第二环形使用的捆绑带为一体的即支承带,且第一环形先于第二环形优先成环的情况,第一环形的大小控制受形成第二环形的支承带部分控制。在支承带的一端穿过裂口使第一环成环时,支承带形成交叉的两端能够基于其彼此靠近或远离使第一环的直径发生变化从而调整支承带形成的第一环包裹导管的松紧程度。在第一环调整合适后,能够通过两端环绕肢端,并在两端结合处进行第二环的松紧度调整。通过一体化的支承带简单的穿带操作实现对双柱体即导管和肢端的包裹和相对位置固定。优选地,基于支承带在使用过程中设置有抵触导管的面、抵触捆绑肢端的面、朝向外侧背离导管的面和朝向外侧可能抵触另一肢端的面。抵触导管的面和抵触捆绑肢端的面在支承带上为摩擦系数最高的面。基于捆绑肢端的面可能会对皮肤的损伤,因此抵触导管的面的摩擦系数最高以增加捆绑导管的紧固能力。朝向外侧背离导管的面与抵触捆绑肢端的面紧邻,因此作为高摩擦系数的区域的抵触导管的面能够以摩擦系数逐渐变小的过渡方式向低摩擦系数变化,过渡区域能够为交叉处。支承带在通过裂口卡合时经过低摩擦系数区域而过快通过,但在进入高摩擦系数区域时可能基于摩擦力的作用而卡住使支承带无法顺利进行交叉两端的拉紧作用。过渡区域能够基于摩擦系数的逐渐变化而使支承带两端形成的交叉顺利滑动。抵触导管的面和朝向外侧可能抵触另一肢端的面位于一侧,且两个面紧邻,因此设置为高摩擦系数的抵触导管的面能够逐渐变小以过渡至朝向外侧可能抵触另一肢端的面。分区明确的支承带能够使一端顺利穿过裂口形成双环形,并在对第一环进行调节时避免支承带在裂口处的阻塞而无法在裂口处移动。
[0007]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固定装置包含设置于支承带的第二面的限位环,限位环包含固定瓣和自由瓣,自由瓣能够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第一分离端与自由瓣的第二分离端彼此咬合的方式相对支承载体进行靠近、远离或连接固定瓣的位置变化以实现限位环开合状态的变化。第一分离端和第二分离端能够沿扣道进行相对位置移动以调节限位环的环直径大小。限位环相对于支承带为刚性的。
[0008]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在支承带形成第一环并套接导管时,调节支承带两端进行导管捆绑可能会使第一环过度包裹导管,从而使导管变形,直径变小。导管变形可能使导管内流经的液体流速及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使用导管出入的患者的使用情况。基于此,设计限位环用于保护导管被过度包裹。优选地,限位环能够与支承带可拆卸连接,即支承带设置有能够允许限位环固定瓣或自由瓣勾连的环或带使限位环与支承带连接。限位环基于导管的直径大小设置有匹配导管大小的内径以实现包裹并抵触导管但不挤压导管的目的。支承带在进行包裹时能够通过限位环高于支承带的刚性产生抵抗作用且不变形,从而保护限位环包裹的导管。
[0009]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分离端和第二分离端彼此靠近的相对面设置有彼此间咬合的扣道,扣道包含基部和设置于基部一侧的间隔设置的突起,其中,突起的横向于
支承带纵向延伸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能够为弧面。限位环相对支承带的纵向延伸线横向立于支承带的第二面上。
[0010]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限位环能够进行更换,但其还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直径以匹配包裹的导管。设置可滑动的扣道并通过第一分离端和第二分离端相对移动实现限位环的放大或缩小。优选地,扣道能够设置不同距离的突起,不同条形突起间的距离能够匹配不同直径的限位环,不同直径的限位环对应不同直径的导管,使限位环能够应用于各个种类直径的导管。
[0011]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支承带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折回以形成贯穿口的扣带,限位环的固定端被夹在扣带中以实现限位环与支承带的相对位置固定。
[0012]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扣道包含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带(100),所述支承带(100)设置有第一面(120)与背离第一面(120)的第二面(130);自连接片(300),所述自连接片(300)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所述支承带(100)的第二面(130);其中,所述支承带(100)的一端通过所述支承带(100)上设置的裂口(110),以朝向弯折方向的第一面(120)折回而形成管贯穿口(160),并沿一路径与所述支承带(100)的另一端汇合的方式形成与所述管贯穿口(160)相邻的肢端固定口(170),其中,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改变支承带(100)延伸方向以使支承带(100)的一端与另一端汇合的曲线行进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含设置于所述支承带(100)的第二面(130)的限位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200)包含固定瓣(210)和自由瓣(220),所述自由瓣(220)能够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第二分离端(221)与所述固定瓣(210)的第一分离端(211)彼此咬合的方式相对所述支承带(100)进行靠近、远离或连接所述固定瓣(210)的位置变化以实现限位环(200)开合状态的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200)相对于所述支承带(100)为刚性的。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端(211)和第二分离端(221)彼此靠近的相对面设置有彼此间咬合的扣道(270),所述第一分离端(211)和第二分离端(221)能够沿所述扣道(270)进行相对位置移动以调节限位环(200)的环直径大小。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200)相对所述支承带(100)的纵向延伸线横向立于所述支承带(100)的第二面(130)上。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带(100)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折回以形成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蕊郭连瑞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