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超纯水将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配成肽分散液,超声得到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溶液;采用醋酸水溶液将壳聚糖配成溶液,获得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缓慢滴于不断搅拌的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溶液当中,并进行剪切均质获得复合胶体体系;调节包含复合胶体颗粒体系的pH为3~5,再与油脂混合,剪切乳化,得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重乳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储藏长达四个月以上的时间不发生破乳漏油现象,乳液的双重结构能够保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且流变和消化性能良好,有效的提高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绿色可持续化应用。白酶解产物的绿色可持续化应用。白酶解产物的绿色可持续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重Pickering乳液,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
‑
壳聚糖复合胶体颗粒稳定的双重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重乳液是乳液体系中一种较为复杂的乳液系统,能够同时存在W/O与O/W两种乳液类型,凭借其自身独特的内部结构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药品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双重乳液的两种主要类型是水包油包水型(W/O/W)和油包水包油型(O/W/O)。
[0003]传统方式中对于双重乳液体系的稳定,通常需要两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通过两步乳化法来实现。但这一方式在程序上更加复杂,且需要增加额外步骤或离子浓度来提高内水相渗透压防止内水相的外渗。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利用一步乳化法途径稳定双重乳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步乳化法稳定双重乳液的途径主要有微流控法、嵌段共聚物法以及Pickering乳液法。其中,Pickering乳液法利用胶体粒子能够吸附至油水界面形成坚固的屏障,抑制内部液滴发生聚集从而减少内水相损失,能够改善双重乳液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且相对表面活性剂更加无毒、对环境友好。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了由二氧化硅颗粒、氧化石墨烯颗粒和聚合物颗粒结合表面活性剂通过两步法制备稳定的双重Pickering乳液。然而,在这些胶体粒子中,使用可食用的胶体颗粒来一步法稳定双重乳液却很少被报道。显然,利用单一高剪切/高压作用下的完全可食用胶体颗粒进行乳化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高效、安全的双重Pickering乳液生产方法,其潜在应用优势一直是食品工业中的研究热点。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9106160134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高岭石作为乳化剂制备W/O/W双重Pickering乳液并实现对儿茶素和姜黄素的协同包封的方法。把溶有姜黄素的中链甘油三酯的作为乳化的油相(O),把溶有儿茶素的去离子水作为乳化的水相(W1),用接触角为130
°
的卵磷脂改性高岭石作为乳化剂,在剪切乳化条件下获得W1/O乳液。向获得的W1/O乳液加入分散有接触角为88
°
的卵磷脂改性高岭石的去离子水为W2相,在剪切乳化条件下获得同时将儿茶素和姜黄素包封在的O相和W1相中的W1/O/W2双重Pickering乳液。双重乳液对油溶性姜黄素和水溶性儿茶素的协同包封效率达到98%。但是该技术中的颗粒乳化剂为改性高岭土石,非食品级颗粒乳化剂,在食品领域应用受到限制;而且该技术采用两步法制备W1/O/W2双重Pickering乳液,制备方法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难以开发食品级双重Pickering乳液及复杂的两步制备工艺缺点,提供一种可用于食品领域的,制备成本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
‑
壳聚糖复合胶体颗粒稳定的双重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不存在任何表面活性剂以及较复杂的程序即能得到稳定性高的双重Pickering乳液,并能储藏较长的时间。
[0006]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只使用食品级颗粒乳化剂,不同于常规两步乳化法方式,通过一步乳化法制备双重Pickering乳液,原料天然安全、制备方式简易。而
且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颗粒乳化剂为可食用的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
‑
壳聚糖复合胶体颗粒,便于在食品中应用。
[0007]对于食品级双重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主要的障碍在于寻找功能性的,且食品工业允许的颗粒体系,且现有技术均为两步法制备繁琐。大豆蛋白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通过将其酶解得到的产物也具备着于人体有益的功能保健特性。同时,大豆蛋白在酶解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聚集体SWIA(Soy water
‑
insoluble aggregates)也含有大量且成分均匀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且具备优异的荷载能力,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食品配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因此,利用大豆蛋白酶解后的水不溶性聚集体作为基料稳定双重Pickering乳液能够进一步提高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绿色可持续化应用。壳聚糖CS是一种碱性阳离子多糖,由甲壳素通过碱性脱乙酰作用得到。其来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抑菌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0008]本专利技术开发出食品级的复合胶体颗粒,进而实现一步法制备双重Pickering乳液。现有技术中使用非食品级无机或聚合物颗粒结合表面活性剂作为双重Pickering乳液的乳化剂,且为两步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繁琐;本专利技术利用大豆蛋白酶解副产物即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与壳聚糖形成复合胶体颗粒,由此制备的复合胶体颗粒通过一步乳化法即可得到稳定双重Pickering乳液,有效的提高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绿色可持续化应用,在化妆品、药品、食品及保健品包括其他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关于利用食品级胶体颗粒一步乳化法制备双重Pickering乳液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0009]本专利技术将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SWIA与壳聚糖CS复合制备出结构稳定的复合胶体颗粒,以此作为乳化剂利用一步均质法制备稳定的双重Pickering乳液。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存在任何表面活性剂以及较复杂的程序即能得到稳定性高的双重Pickering乳液,并能储藏较长的时间,有效的提高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绿色可持续化应用,并为制备多重乳液提供一条便利途径。
[0010]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
‑
壳聚糖复合胶体颗粒稳定双重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2]采用超纯水将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配制成肽分散液,超声得到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溶液;采用醋酸水溶液将壳聚糖配成溶液,获得壳聚糖溶液:
[0013]将壳聚糖溶液滴于不断搅拌的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溶液当中,并进行剪切均质获得包含复合胶体颗粒的体系;
[0014]调节复合胶体颗粒体系的pH为3~5,再与油脂混合,剪切乳化,得到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
‑
壳聚糖复合胶体颗粒稳定的双重Pickering乳液。
[0015]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优选地,所述的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SWIA为大豆分离蛋白用Protamex酶解12~24h后,将酶解液离心后的沉淀进行冷冻干燥所得到的粉末;Protamex的酶解条件设为pH5.0~8.0,温度50℃,按照底物重量计,每克底物的加酶量为000.5~0.01毫升。该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常用。实施例中选择酶解20h,酶解条件设为pH6.0,温度50℃,按照底物重量计,每克底物的加酶量为000.8毫升,上述界定范围内所得其他工艺条件所得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SWIA并无实质区别。
[0016]优选地,所述的醋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
[0017]优选地,所述的采用醋酸水溶液将壳聚糖配成溶液中壳聚糖的用量为醋酸溶液质量的0.5%~1%;
[0018]所述的采用超纯水将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纯水将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配制成肽分散液,超声得到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溶液;采用醋酸水溶液将壳聚糖配成溶液,获得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滴于不断搅拌的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溶液当中,并进行剪切均质获得包含复合胶体颗粒的体系;调节复合胶体颗粒体系的pH为3~5,再与油脂混合,剪切乳化,得到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
‑
壳聚糖复合胶体颗粒稳定的双重Pickering乳液。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重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豆水不溶性聚集体为大豆分离蛋白用Protamex酶解12~24h后,将酶解液离心后的沉淀进行冷冻干燥所得到的粉末;Protamex的酶解条件设为pH5.0~8.0,温度50℃,按照底物重量计,每克底物的加酶量为000.5~0.01毫升。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重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醋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重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醋酸水溶液将壳聚糖配成溶液中壳聚糖的用量为醋酸溶液质量的0.5%~1%;所述的采用超纯水将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寿伟,舒欣怡,李理,
申请(专利权)人: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