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806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不锈钢主体和不锈钢主体外表面镀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管加工
,具体为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或生活中经常会使用电加热管,但由于应用环境中存在盐雾、海水、酸、碱等多种情况,导致设备中的不锈钢等材质的电加热管经常出现点蚀、腐蚀开裂等问题。即便是最普通的生活烧水设备,也会出现因终端用户所用水质不一、水质过硬、氯化物含量过高等原因加剧电加热管腐蚀失效的问题。
[0003]现有的电加热管,其抗蚀防垢、抗氧化性能有待提高,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在电加热管的外表面设置保护层,但是保护层使用时间较短,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电加热管,抗蚀防垢、抗氧化性能有待提高,部分在电加热管的外表面设置保护层使用时间较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包括不锈钢主体和不锈钢主体外表面镀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0

20份、预处理剂1

3份、纳米钛粉10

20份、有机溶剂60

8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10

3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15

25份。
[0008]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0份、预处理剂1份、纳米钛粉10份、有机溶剂6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1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15份。
[0009]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5份、预处理剂2份、纳米钛粉15份、有机溶剂7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2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20份。
[0010]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20份、预处理剂3份、纳米钛粉20份、有机溶剂8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3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25份。
[0011]优选的,所述预处理剂剂是一种混合物,由表面活性剂OP

10、吐温80、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糠醛树脂、氨基树脂中的一种,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质量比混合而。
[0012]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是甲苯、二甲苯、正丁醇、正辛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电加热管预处理:对不锈钢材质的并折弯成型后的不锈钢主体的外表面进行
打磨、抛光,用丙酮和酒精清洗30min后烘干,将清洗后的不锈钢主体置于真空设备中,先通入保护气体进行换气清洗,再对电加热管本体进行10min的氩离子辉光溅射,去除外表面的脏污与氧化层;
[0015]S2、抗蚀防垢液:将纳米钛粉和预处理剂混合后装入行星式球磨机对纳米钛粉进行预处理,得到钛粉浆料,使处理后的纳米钛粉表面包裹一层有机官能团,然后将环氧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环氧树脂溶液,将钛粉浆料和环氧树脂溶液混合,得抗蚀防垢液;
[0016]S3、耐热抗氧化液:将机硅耐热树脂和亚磷酸酯抗氧剂溶于有机溶剂内,通过搅拌装置以250

350r/min的转速搅拌10

20min,重复搅拌三次,且相邻两次搅拌时间间隔为5min,得耐热抗氧化液;
[0017]S4、镀保护层:高电压电子枪将抗蚀防垢液和耐热抗氧化液汽化,汽化后的抗蚀防垢液和耐热抗氧化液均匀分布在不锈钢主体的外表面,对不锈钢主体的外表面镀膜40min后,得到具有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保护层的电加热管产品。
[0018]优选的,所述S1中的保护气体为氩气或者氦气中的任意一种,纯度大于99.995%。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在包括不锈钢主体和不锈钢主体外表面镀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0

20份、预处理剂1

3份、纳米钛粉10

20份、有机溶剂60

8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10

3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15

25份,利用环氧树脂与纳米钛粉结合力强,可形成多层的防护屏障,有效地阻挡腐蚀介质的渗入,同时纳米钛粉的优良的钝化作用也可以形成钝化层,进一步抑制腐蚀的发生,配合有机硅耐热树脂和亚磷酸酯抗氧剂,有效的提升了电加热管的耐热抗氧化。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的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包括不锈钢主体和不锈钢主体外表面镀的保护层,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0份、预处理剂1份、纳米钛粉10份、有机溶剂6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1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15份。
[0026]优选的,预处理剂剂是一种混合物,由表面活性剂OP

10、吐温80、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糠醛树脂、氨基树脂中的一种,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质量比混合而。
[0027]优选的,有机溶剂是甲苯、二甲苯、正丁醇、正辛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002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电加热管预处理:对不锈钢材质的并折弯成型后的不锈钢主体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用丙酮和酒精清洗30min后烘干,将清洗后的不锈钢主体置于真空设备中,先通入保护气体进行换气清洗,再对电加热管本体进行10min的氩离子辉光溅射,去除外表面的脏污与氧化层;
[0030]S2、抗蚀防垢液:将纳米钛粉和预处理剂混合后装入行星式球磨机对纳米钛粉进行预处理,得到钛粉浆料,使处理后的纳米钛粉表面包裹一层有机官能团,然后将环氧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环氧树脂溶液,将钛粉浆料和环氧树脂溶液混合,得抗蚀防垢液;
[0031]S3、耐热抗氧化液:将机硅耐热树脂和亚磷酸酯抗氧剂溶于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主体和不锈钢主体外表面镀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0

20份、预处理剂1

3份、纳米钛粉10

20份、有机溶剂60

8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10

3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15

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0份、预处理剂1份、纳米钛粉10份、有机溶剂6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1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15份、预处理剂2份、纳米钛粉15份、有机溶剂7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2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环氧树脂20份、预处理剂3份、纳米钛粉20份、有机溶剂80份、有机硅耐热树脂30份和亚磷酸酯抗氧剂2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蚀防垢、耐热抗氧化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剂剂是一种混合物,由表面活性剂OP

10、吐温80、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糠醛树脂、氨基树脂中的一种,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质量比混合而。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王斌朱德超朱达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