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04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跑槽底板,所述跑槽底板通过多个跑槽托辊连接,轧件经飞剪剪切后由跑槽底板末端进入跑槽底板实现传输,所述跑槽底板的末端设有活动翻板,所述活动翻板通过翻板转轴与跑槽底板末端连接,通过翻板转轴调节跑槽底板的末端倾角。本结构根据轧件在飞剪剪切后进入跑槽的活动状态,将跑槽末端改为倾角可调节的结构,使得轧件在顺利进入跑槽的前提下,尾部不会产生弯钢,解决倍尺剪切尾部弯钢问题。部弯钢问题。部弯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小棒轧钢连轧生产线需要通过倍尺飞剪对整支坯料生产出来的圆钢进行分段,再控制上冷床进行冷却;在倍尺飞剪分段时,小规格(≤φ25mm)尾部因为飞剪剪切的惯性力量,会冲击倍尺飞剪后跑槽底板,而飞剪后跑槽底板必须呈喇叭形张口进行导向,导致轧件尾部冲击底板后沿喇叭形转角处变形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解决中小棒生产过程中倍尺分段尾部弯曲问题,避免尾部弯曲过长带来的成材率损失,生产过程不稳定等因素。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跑槽底板,所述跑槽底板通过多个跑槽托辊连接,轧件经飞剪剪切后由跑槽底板末端进入跑槽底板实现传输,所述跑槽底板的末端设有活动翻板,所述活动翻板通过翻板转轴与跑槽底板末端连接,通过翻板转轴调节跑槽底板的末端倾角。
[000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翻板的下方设有翻板气缸,所述翻板气缸固定在整个装置的基底上,其伸缩端与活动翻板底部连接,驱动活动翻板进行角度调节。
[0006]进一步的,所述跑槽底板的末端设有热金属检测器,识别轧材位置;所述热金属检测器与翻板气缸连接,控制翻板气缸工作。
[0007]当轧件未到达飞剪位置时,此时活动翻板处于低位,形成一个下倾角度,方便轧件导入跑槽,随后气缸带动活动翻板回到水平位置;当轧件进行倍尺分段时,轧件尾部仍然会冲击跑槽底板,但此时由于跑槽活动翻板处于水平位置,冲击后轧件不再弯曲变形。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翻板为平板结构,当轧件未到达倍尺飞剪,所述活动翻板位于低位,形成向下的倾角;当轧件头部通过活动翻板后,活动翻板调节至水平位置。
[000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本结构根据轧件在飞剪剪切后进入跑槽的活动状态,将跑槽末端改为倾角可调节的结构,使得轧件在顺利进入跑槽的前提下,尾部不会产生弯钢,解决倍尺剪切尾部弯钢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的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跑槽底板1,所述
跑槽底板1通过多个跑槽托辊2连接,轧件经飞剪剪切后由跑槽底板1末端进入跑槽底板1实现传输,所述跑槽底板1的末端设有活动翻板3,所述活动翻板3通过翻板转轴4与跑槽底板1末端连接,通过翻板转轴4调节跑槽底板1的末端倾角。
[0013]所述活动翻板3的下方设有翻板气缸5,所述翻板气缸5固定在整个装置的基底6上,其伸缩端与活动翻板3底部连接,驱动活动翻板3进行角度调节。所述活动翻板3为平板结构,当轧件未到达倍尺飞剪,所述活动翻板3位于低位,形成向下的倾角;当轧件头部通过活动翻板3后,活动翻板3调节至水平位置。所述跑槽底板1的末端设有热金属检测器,识别轧材位置;所述热金属检测器与翻板气缸5连接,控制翻板气缸5工作。
[0014]首先,倍尺飞剪后跑槽下底板靠近飞剪剪刃方向进行延长,尽量使剪刃重合位和后跑槽底板1之间的距离减小;其次,倍尺飞剪后跑槽底板1分为两段设计,远离飞剪剪刃一侧的设计为固定底板,靠近飞剪剪刃20

30cm的底板位置设计成活动翻板3,可通过翻板转轴4进行上下转动,改变该活动翻板3的倾斜角度;最后在活动翻板3下方增加翻板气缸5,用于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翻板的倾斜角度,实现可调节底板在低位和水平位切换。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热金属检测器检测轧材位置,当轧材还未到达倍尺飞剪,此时活动翻板应处于低位,相当于作为喇叭口对轧件进行导向;当轧件头部通过跑槽后、倍尺分段前,活动翻板调整到水平位置,这时倍尺分段剪切后尾部冲击底板,但由于活动翻板为水平位置,不会导致轧件尾部产生弯钢,从而解决倍尺剪切尾部弯钢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跑槽底板(1),所述跑槽底板(1)通过多个跑槽托辊(2)连接,轧件经飞剪剪切后由跑槽底板(1)末端进入跑槽底板(1)实现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槽底板(1)的末端设有活动翻板(3),所述活动翻板(3)通过翻板转轴(4)与跑槽底板(1)末端连接,通过翻板转轴(4)调节跑槽底板(1)的末端倾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倍尺飞剪剪切尾部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翻板(3)的下方设有翻板气缸(5),所述翻板气缸(5)固定在整个装置的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