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置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04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鼓膜置管钳,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外管和推动件。第一手柄,上端设有通槽;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交叉铰接;外管,为中通结构,设置于通槽前端,与通槽连通形成通腔,所述外管前端内径与T型管外径相匹配;推动件,活动设置于通腔,所述推动件尾端位于所述通腔外,所述推动件的前端能滑动至所述外管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外管和推动件,将T型管夹持在端头,置管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通过推杆推送,降低了推送过程中对空间的需求,也提高了置管的稳定性。也提高了置管的稳定性。也提高了置管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鼓膜置管钳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工具
,尤其涉及鼓膜置管钳。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对分泌性中耳炎或其它原因引发的鼓室积液等患者要进行鼓膜置管手术,以使鼓膜内、外连通,以实现除液、通气的目的,现在鼓膜置管一般采用硅胶制成的哑铃型斜口通气管或T型通气管。
[0003]如CN209122631U公开的改良的鼓膜置管器,在芯杆套管顶端采用鸭嘴形卡管头有效固定T形管,方便将其置入鼓膜线性切口内,变向推进室内,芯杆进行双90度折曲设计改变推进方向,工作时推动置管按钮,芯杆顶针将T 形管置入鼓室,杆套管和手柄错位设置利于医生观察外耳道结构;
[0004]但是,即便如上述装置,在安装鼓膜T型管的过程中,通常是钳住将T 行管整体一起钳住,从切口内将T形管两只小脚送入鼓室,若鼓膜切口较小 (如儿童),T行管置管时则难度增大;无法稳定准确进行送管、置管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鼓膜置管钳,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稳定的持管送管、不便于在小创口送管、不便于安置管体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鼓膜置管钳,包括
[0008]第一手柄,上端设有通槽,
[0009]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交叉铰接,
[0010]外管,为中通结构,设置于通槽前端,与通槽连通形成通腔,所述外管前端内径与T型管外径相匹配,
[0011]推动件,活动设置于通腔,所述推动件尾端位于所述通腔外,所述推动件的前端能滑动至所述外管前部。
[0012]一种方式,所述第二手柄上端前侧面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为内凹弧面。
[0013]一种方式,所述推动件尾端为外凸弧面。
[0014]一种方式,所述第一手柄的下部和第二手柄的下部连接设有弹性件。
[0015]一种方式,所述推动件外径与所述外管内径相匹配。
[0016]一种方式,所述通槽内侧壁开设有条形限位槽,所述条形限位槽沿着所述通槽长度方向设置。
[0017]一种方式,所述推动件后部外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条形限位槽中滑动。
[0018]一种方式,所述外管前端内壁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为弧形外侧面。
[0019]一种方式,所述推动件前端头设有半球形推压块。
[0020]一种方式,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半球形推压块为橡胶材质。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将T型管夹持在端头,置管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便于直接向前移动送管;
[0023]2.通过推杆推送,降低了推送过程中对空间的需求,也提高了置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0第一手柄,11通槽,110条形限位槽,20第二手柄,21抵接部, 22牵拉件,30推动件,31限位凸起,32环形凸起,40外管,50T型管,6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中所示,鼓膜置管钳,包括
[0031]第一手柄10,上端设有通槽11,通槽11前后贯通第一手柄10的上部;
[0032]第二手柄20,与第一手柄10交叉铰接,第一手柄10和第二手柄20呈“X”交叉设置,中部活动链接,第一手柄10和第二手柄20可以相对转动;
[0033]外管40,为中通结构,设置于通槽11前端,与通槽11连通形成通腔,通腔由外管40中通部和通槽11组合形成;所述外管40前端内径与T型管外径相匹配;
[0034]推动件30,活动设置于通腔,推动件30能在通腔中前后移动,所述推动件30尾端位于所述通腔外,所述推动件30的前端能滑动至所述外管40前部;当推动件30前端向前滑动至外管40前部后,能够将T型管50推出外管40。
[0035]所述第二手柄20上端前侧面设有抵接部21,所述抵接部21为内凹弧面。
[0036]所述推动件30尾端为外凸弧面;在将第一手柄10和第二手柄20下部捏合时,推动件30尾端抵接于抵接部21,外凸弧面抵接于内凹弧面中,使得推动过程中,推动件30尾部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0037]在推动件30尾端和抵接部21之间设有一个活动牵拉件,当抵接部21向后移动时,通过牵拉件22(一种方式为弹簧)将推动件30向后拉动,使其回复。
[0038]所述第一手柄10的下部和第二手柄20的下部连接设有弹性件60,当第一手柄10和第二手柄20捏合时,弹性件60发生形变,弹性件60使得第一手柄10和第二手柄20下部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0039]所述推动件30外径与所述外管40内径相匹配,推动件30的外侧壁贴合外管40的内侧壁,在工艺允许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两者件的间距。
[0040]如图1中放大图部分,所述通槽11内侧壁开设有条形限位槽110,所述条形限位槽110沿着所述通槽11长度方向设置。
[0041]所述推动件30后部外壁设有限位凸起31,所述限位凸起31在所述条形限位槽110中滑动;当推动件30在通腔中滑动时,限位凸起31也在条形限位槽110中滑动,由于限位凸
起31前后滑动距离受限于条形限位槽110长度,就使得推动件30前后移动距离也受到限制;经此设计,使得推动件30不会从通腔中脱离。
[0042]结合图2中,当啮合第一手柄10和第二手柄20,推动件30端头向前移动,最终将T型管向前推动,至其与外管40脱离。
[0043]结合图3中所示,所述外管40前端内壁设有环形凸起41,所述环形凸起 41为弧形外侧面;该种设计方式使得T型管50位于外管40中时,T型管50 的外侧壁与环形凸起41内侧相抵,使得T型管50安装的更加牢固;
[0044]所述推动件30前端头设有半球形推压块32;半球形的设计使得其端头能够尽量向前移动,当推动件30前端两侧与环形凸起41相互抵接后,半球形推压块32的弧形终端依然能走在环形凸起41的中部向前侧移动一定距离,进一步将T型管50向前推动。
[0045]所述环形凸起41和所述半球形推压块32为橡胶材质;使得两个部分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提高了安装前夹持效果,同时也降低了推动过程中移动行程对推出效果的影响。
[0046]本文中所述“前后”以图1中方位为参考,均是为了便于表述,不具备其他特殊含义。
[004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方案以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鼓膜置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10),上端设有通槽(11);第二手柄(20),与第一手柄(10)交叉铰接;外管(40),为中通结构,设置于通槽(11)前端,与通槽(11)连通形成通腔,所述外管(40)前端内径与T型管外径相匹配;推动件(30),活动设置于通腔,所述推动件(30)尾端位于所述通腔外,所述推动件(30)的前端能滑动至所述外管(40)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膜置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20)上端前侧面设有抵接部(21),所述抵接部(21)为内凹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膜置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0)尾端为外凸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膜置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10)的下部和第二手柄(20)的下部连接设有弹性件(6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膜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文王彦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