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热储液器及机房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机房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回热储液器及一种机房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机房数量特别是中小型数据中心数量节节攀升,为满足机房内设备散热需求,往往采用风冷精密空调制冷,由于需要全年不间断供冷,同时机房内设备冷负荷巨大,风冷精密空调缺少节能措施,制冷系统占数据中心总体能耗比例极大,应用节能技术刻不容缓。
[0003]利用自然冷源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节能手段,常用的手段有直接将室外低温空气引入机房,其无需复杂系统及设备,室外冷源直接与机房内设备换热;第二种为利用热管原理或制冷泵间接利用自然冷源进行换热,但此种方法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如泵柜等,或满足一定的应用条件,如保证室内机与外机具有一定的高度差等。
[0004]风冷精密空调在中小型数据中心中广泛应用,且无需考虑水源问题,但其制冷模式单一,能耗高,不节能,并不是一种完美的机房制冷手段。对于利用自然冷源的方法,直接利用自然冷源,尽管设备及操作简单,但新风进机房会带来洁净度、湿度控制、腐蚀性等问题,在大部分地区的机房无法采用这种方式供冷;间接利用自然冷源,需要相应的制冷系统,安全性尤为重要,需保证压缩机和制冷剂泵的稳定运行。压缩机与制冷剂泵运行时,为防止液击或气蚀的发生,往往通过增加冷凝器尺寸、增加气液分离器等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这就增加了室外机的尺寸,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基于此,解决制冷剂泵气蚀和压缩机液击的问题,成为优化机房制冷系统的首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回热储液器及一种机房制冷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剂泵气蚀和压缩机液击的缺陷。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回热储液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口气分别位于所述罐体的两端,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其中,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接,以使所述换热盘管中的气体与所述罐体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
[0007]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回热储液器,所述换热盘管包括彼此连接的直管和螺旋管。
[0008]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回热储液器,所述换热盘管为蛇形盘管。
[000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房制冷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回热储液器、制冷剂泵、节流装置、空调末端、压缩机和冷凝器,其中,所述空调末端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
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制冷剂泵连接,所述制冷剂泵与所述节流装置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空调末端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机房制冷系统,第一旁通路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旁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旁通路上。
[0011]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机房制冷系统,第二旁通路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旁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且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旁通路上。
[0012]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机房制冷系统,第三旁通路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旁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且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旁通路上。
[0013]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机房制冷系统,第四旁通路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旁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制冷剂泵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且所述第四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四旁通路上。
[0014]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机房制冷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处。
[0015]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机房制冷系统,所述机房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模式构型、混合制冷模式构型和自然冷源制冷模式构型;在压缩制冷模式构型下,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断开,第四电磁阀闭合,所述空调末端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四旁通路与所述节流装置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空调末端连接;
[0016]在混合制冷模式构型下,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均断开,所述空调末端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制冷剂泵连接,所述制冷剂泵与所述节流装置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空调末端连接;
[0017]在自然冷源制冷模式构型下,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闭合,所述第四电磁阀断开,所述空调末端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旁通路、所述第二旁通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制冷剂泵连接,所述制冷剂泵通过所述第三旁通路与所述空调末端连接。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热储液器,集回热循环与储液功能于一体,在原有储液罐的基础上,设置换热盘管,增加回热循环,不需要额外增加回热器部件,即可实现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和制冷剂蒸汽的过热,避免了制冷剂泵气蚀和压缩机液击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逐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房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示出的回热储液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中示出的回热储液器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回热储液器;2:压缩机;3:节流装置;4:制冷剂泵;5:空调末端;6:冷凝器;11:进气口;12:出气口;13:进液口;14:出液口;15:换热盘管;16:罐体;21:第一电磁阀;22:第二电磁阀;23:第三电磁阀;24:第四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热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罐体的两端,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其中,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接,以使所述换热盘管中的气体与所述罐体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包括彼此连接的直管和螺旋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为蛇形盘管。4.一种机房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回热储液器、制冷剂泵、节流装置、空调末端、压缩机和冷凝器,其中,所述空调末端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制冷剂泵连接,所述制冷剂泵与所述节流装置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空调末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房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旁通路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旁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热储液器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旁通路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房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旁通路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旁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且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旁通路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房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旁通路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旁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且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旁通路上。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亮,李金峰,刘洪,李海滨,尹朝辉,程磊,李印,刘海潮,韩海晓,姜宇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