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底板、A竖板、A装配座、支撑板、组装板、转动座和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帽,所述A竖板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连接槽和孔洞,所述孔洞的内部活动连接有C螺栓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本设备提供一种加固结构,在墙体的表面开设孔洞,向A竖板一侧孔洞插入C螺栓组件,使C螺栓组件与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旋转C螺栓组件收紧螺纹套管,使A竖板与A夹板夹紧墙体,对墙体进行固定,从而提升墙体的稳定性,避免墙体出现因施工遗留问题造成的墙体不稳定,导致墙体出现裂纹、渗水等情况。渗水等情况。渗水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加固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体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
[0003]工民建建筑通常是工民自建建筑,通常工民建筑建筑采用材料和建筑规格差异较大,且建筑质量难以保障,墙体需要进行加固,而现有的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在使用时,加固效果较差,不便于进行安装使用,且密封性较差,易渗水进入墙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A 组装槽和A螺纹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A竖板,所述A螺纹孔通过A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A装配座,所述A装配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A竖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A组装槽的内底壁开设有B螺纹孔,所述A组装槽通过B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组装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帽,所述A竖板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连接槽和孔洞,所述孔洞的内部活动连接有C螺栓组件,所述C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螺纹套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A夹板。
[0008]可选的,所述A竖板的顶端开设有A插孔,所述A插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A插杆。
[0009]可选的,所述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B竖板。
[0010]可选的,所述连接槽通过D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B装配座,所述B装配座与B竖板之间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A夹板的顶端开设有B插孔,所述B插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B插杆。
[0012]可选的,所述B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B夹板。
[0013]可选的,所述A竖板与B竖板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本设备提供一种加固结构,使用时,人员将底板放置在外墙的一侧,通过旋转限位螺帽转动钻杆,使钻杆向下钻入土内,从而对底板进行固定,再将A夹板放置在墙体内墙的一侧,在墙体的表面开设孔洞,将螺纹套管插入A夹板内,向A竖板一侧孔洞插入C螺栓组件,使C螺栓组件与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旋转C螺栓组件收紧螺纹套管,使A竖板与A夹板夹紧墙体,对墙体进行固定,从而提升墙体的稳定性,避免墙体出现因施工遗留问题造成的墙体不稳定,导致墙体出现裂纹、渗水等情况。
[0017]本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本设备提供一种加固结构,使用时,人员可通过组装板对底板进行组装使用,从而便于人员进行拼装使用,通过B装配座与A插杆对B竖板进行连接,提升本设备夹固高度,从而提升对墙体的加固高度,通过密封垫提升A竖板与B 竖板的密封性,避免墙体渗水,导致墙体寿命降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钻杆结构分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A夹板结构背视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板;2、A竖板;3、A装配座;4、支撑板;5、组装板;6、转动座;7、转轴;8、钻杆;9、限位螺帽;10、螺纹套管;11、限位块;12、A夹板;13、A插杆;14、B竖板;15、B装配座;16、B插杆;17、B夹板; 18、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A组装槽和 A螺纹孔,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A竖板2,A螺纹孔通过A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A装配座3,A装配座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可对底板1与A竖板之间提供支撑稳固效果,防止A竖板2在使用时弯曲,导致对墙体的加固效果降低,支撑板4与A竖板2之间活动连接,A组装槽的内底壁开设有B螺纹孔,A组装槽通过B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组装板5,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座6,转动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钻杆8,钻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帽9,A竖板2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连接槽和孔洞,孔洞的内部活动连接有C螺栓组件,C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螺纹套管10,螺纹套管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螺纹套管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A夹板12,A竖板2 的顶端开设有A插孔,A插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A插杆13,插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B竖板14,连接槽通过D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B装配座15,B装配座与B竖板14之间固定连接,A夹板12的顶端开设有B插孔,B插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B插杆16,B插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B夹板17,A竖板2与B 竖板
14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8,使用时,人员将底板1放置在外墙的一侧,通过旋转限位螺帽9转动钻杆8,使钻杆8向下钻入土内,从而对底板1进行固定,再将A夹板12放置在墙体内墙的一侧,在墙体的表面开设孔洞,将螺纹套管10插入A夹板12内,向A竖板2一侧孔洞插入C螺栓组件,使C螺栓组件与螺纹套管10螺纹连接,旋转C螺栓组件收紧螺纹套管10,使 A竖板2与A夹板12夹紧墙体,对墙体进行固定,从而提升墙体的稳定性,避免墙体出现因施工遗留问题造成的墙体不稳定,导致墙体出现裂纹、渗水等情况,使用时,人员可通过组装板5对底板1进行组装使用,从而便于人员进行拼装使用,通过B装配座15与A插杆13对B竖板14进行连接,提升本设备夹固高度,从而提升对墙体的加固高度,通过密封垫18提升A竖板2 与B竖板14的密封性,避免墙体渗水,导致墙体寿命降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为保证设备的兼容性,所采用的操作手段均与市面器械参数保持一致。
[0024]综上所述,该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使用时,人员将底板1放置在外墙的一侧,通过旋转限位螺帽9转动钻杆8,使钻杆8向下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民建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A组装槽和A螺纹孔,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A竖板(2),所述A螺纹孔通过A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A装配座(3),所述A装配座(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与A竖板(2)之间活动连接,所述A组装槽的内底壁开设有B螺纹孔,所述A组装槽通过B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组装板(5),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座(6),所述转动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钻杆(8),所述钻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帽(9),所述A竖板(2)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连接槽和孔洞,所述孔洞的内部活动连接有C螺栓组件,所述C螺栓组件活动连接有螺纹套管(10),所述螺纹套管(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螺纹套管(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A夹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超,宋刚,张付印,杨绪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