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779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4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涉及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铺设高液限土,将高液限土平铺至土基上;碾压,使用羊足碾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羊足碾包括凸块,在碾压步骤中,在碾压高液限土时伸出凸块,在碾压完毕后收起凸块。本申请在碾压的步骤中,在碾压高液限土时伸出凸块,在碾压完毕后收起凸块,如此刚刚被压实的高液限土便不易被凸块翻松,提高了高液限土的压实度。高了高液限土的压实度。高了高液限土的压实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羊足碾是在滚筒上设置许多凸块的压路碾,由于凸块形似羊足故称羊足碾,亦称羊脚碾。凸块形状有羊足形、圆柱形及方柱形等。由于羊足碾单位压力大,因此压实度大,而且羊足碾具有捣实作用,因此羊足碾适用于压实粘性土壤及碎石层。尤其对于硬性粘土,凸块有搅拌、揉搓和捣实作用,使填料均匀。经羊足碾压实的土面形成了大量羊脚坑,有利于上下土层的结合,避免了上下铺层分层。因此,羊足碾广泛用于路基、垫层和堤坝等工程的压实。由于羊足碾具有上述优点,因此高液限土大多使用羊足碾进行压实。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使用羊足碾压实高液限土时,凸块从行进的后方由土中拔出时,会将刚刚压实的高液限土翻松,以致高液限土得不到实际的压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高液限土的压实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铺设高液限土,将高液限土平铺至土基上;碾压,使用羊足碾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所述羊足碾包括凸块,在碾压步骤中,在碾压高液限土时伸出凸块,在碾压完毕后收起凸块。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完高液限土后立刻使用羊足碾进行压实,在碾压高液限土时伸出凸块,在碾压完毕后收起凸块,如此刚刚被压实的高液限土便不易被凸块翻松,提高了高液限土的压实度。<br/>[0007]可选的,所述羊足碾还包括滚筒,所述滚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凸块穿过的凸块孔,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凸块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块从所述凸块孔中伸出或者收回。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实高液限土的过程中,筒体的最下端与高液限土接触,驱动机构始终驱动位于最下端的凸块从凸块孔中伸出,如此便可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随着筒体的滚动,凸块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此时新的位于最下端的凸块从凸块中伸出,原位于最下端的凸块不再位于最下端,驱动机构驱动该凸块收回,如此刚刚压实的高液限土便不易被凸块翻松,提高了高液限土的压实度。
[0009]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轴、驱动杆以及柔轮,所述滚筒转动设置在主轴上,所述柔轮穿设在所述主轴与所述筒体之间,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主轴上且呈竖直设置,所述驱动杆的两端与所述柔轮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柔轮的外周面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时,位于柔轮最下端的凸块从凸块孔中伸出
至筒体外,筒体在转动时会带动柔轮转动,此时驱动杆始终驱动位于柔轮最下端的凸块从凸块孔中伸出,不位于柔轮最下端的凸块在柔轮的变型作用下从凸块孔中收回,如此刚刚压实的高液限土便不易被凸块翻松,提高了高液限土的压实度。
[0011]可选的,所述凸块在所述筒体周向的两端面均呈渐开线型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块需要从凸块孔中伸出或者收回时,凸块不易卡死在凸块孔中,提高了羊足碾的可靠性。
[0013]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两个驱动辊,两个所述驱动辊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的两端,所述驱动辊与所述柔轮的内周面滚动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驱动辊代替驱动杆与柔轮进行接触,减小了柔轮所受的摩擦力,延长了柔轮的寿命。
[0015]可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周面上开设有齿牙,所述柔轮的外周面上也开设有齿牙,所述柔轮与所述筒体内啮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柔轮与主轴发生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柔轮的最底端始终与筒体保持啮合,如此柔轮与筒体在最下端的线速度便可保持相同,便于凸块与凸块孔一一对齐,进而便于凸块从凸块孔中伸出。
[0017]可选的,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的转动机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时,转动机构驱动驱动杆转动,使驱动杆不再保持竖直状态,如此在驱动杆的作用下,凸块便不会在筒体的最底端伸出筒体;在从正常的路面上行驶时,凸块不易对正常的路面造成二次破坏。
[0019]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作用下便可使驱动杆绕主轴转动,如此驱动杆便可以不再保持竖直状态。
[0021]可选的,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驱动杆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杆处于竖直状态时,锁定机构可以对驱动杆进行锁定,使得驱动杆不易与主轴发生相对转动,如此在需要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时,使得凸块始终在筒体的最下端伸出筒体,提高了碾压效果。
[0023]可选的,所述主轴呈空心设置,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驱动块及液压缸,所述锁定块沿所述主轴的径向与所述主轴滑移连接,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中,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锁定块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上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块可与所述锁定槽卡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驱动杆进行锁定时,先使用驱动机构将驱动杆转动至竖直状态,之后液压缸驱动驱动块使锁定块从主轴中伸出并卡接在锁定槽中,如此驱动杆便无法与主轴发生相对转动;在粘液高液限土时,使得凸块始终在筒体的最下端伸出筒体,提高了碾压效果。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碾压高液限土时伸出凸块,在碾压完毕后收起凸块,如此刚刚被压实的高液限土便不易被凸块翻松,提高了高液限土的压实度。
[0026]2.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驱动机构始终驱动位于最下端的凸块从凸块孔中伸出,如此便可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随着筒体的滚动,凸块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此时新的位于最下端的凸块从凸块中伸出,原位于最下端的凸块不再位于最下端,驱动机构驱动该凸块收回,如此刚刚压实的高液限土便不易被凸块翻松,提高了高液限土的压实度。
[0027]3.通过转动机构的设置,在需要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时,转动机构驱动驱动杆转动,使驱动杆不再保持竖直状态,如此在驱动杆的作用下,凸块便不会在筒体的最底端伸出筒体;在从正常的路面上行驶时,凸块不易对正常的路面造成二次破坏。
[0028]4.通过锁定机构的设置,在驱动杆处于竖直状态时,锁定机构可以对驱动杆进行锁定,使得驱动杆不易与主轴发生相对转动,如此在需要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时,使得凸块始终在筒体的最下端伸出筒体,提高了碾压效果。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铺设高液限土,将高液限土平铺至土基上;碾压,使用羊足碾对高液限土进行碾压;所述羊足碾包括凸块(200),在碾压步骤中,在碾压高液限土时伸出凸块(200),在碾压完毕后收起凸块(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足碾还包括滚筒(100),所述滚筒(100)包括筒体(110),所述筒体(110)上开设有供所述凸块(200)穿过的凸块孔(111),所述筒体(110)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凸块(200)运动的驱动机构(300),所述驱动机构(300)用于驱动所述凸块(200)从所述凸块孔(111)中伸出或者收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主轴(310)、驱动杆(320)以及柔轮(330),所述滚筒(100)转动设置在主轴(310)上,所述柔轮(330)穿设在所述主轴(310)与所述筒体(110)之间,所述驱动杆(320)设置在所述主轴(310)上且呈竖直设置,所述驱动杆(320)的两端与所述柔轮(330)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凸块(200)固定连接在所述柔轮(330)的外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00)在所述筒体(110)周向的两端面均呈渐开线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还包括两个驱动辊(340),两个所述驱动辊(340)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杆(320)的两端,所述驱动辊(340)与所述柔轮(330)的内周面滚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液限土填筑压实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国刘旭杨迪李申伟刘性帅杨立腾孙国泉任传平王震闫秋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