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0769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包括:提供仿生纳米乳,所述仿生纳米乳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内核,所述外壳由乳酸氧化酶和人血清白蛋白组成,所述内核由全氟化合物组成;提供融合膜,所述融合膜由工程化细胞膜和细菌外膜囊泡融合而成;将所述融合膜包裹在所述仿生纳米乳上,得到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本发明专利技术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可同时实现肿瘤的光热治疗、饥饿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协同治疗,因此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可以破坏肿瘤免疫耐受的微环境并引起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其副作用远小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在过去的十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各种类型的肿瘤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免疫检查点抗体的总体应答率相对较低。另外,这些抗体缺乏肿瘤靶向能力,注射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这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例如细胞因子风暴)。抗体的高成本也给癌症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免疫疗法与光热疗法(PTT)的协同作用可实现超加和效应(1+1>2),并通过PTT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效应显著提高应答率。然而,PTT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这可能会限制其广泛的临床应用。
[0003]减毒的活细菌可以通过其固有的免疫原性和毒性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此外,厌氧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由于其厌氧特性,可以在肿瘤中特异性生长。但是,减毒细菌仍具有感染的风险,这使其难以达到临床应用标准。作为替代方案,源自革兰氏阴性细菌膜的细菌外膜囊泡(OMV)比活细菌小得多(20

250nm),并且更安全。OMV包含大多数细菌衍生的抗原,因此被用作细菌疫苗以引发抗细菌免疫反应。最近,OMV在癌症治疗中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然而,有研究表明大肠杆菌的OMV可以诱导干扰素

γ(IFN

γ)产生,而IFN

γ会上调免疫抑制性分子(如PD

L1)的表达,从而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0004]因此,现有的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效率低和肿瘤部位的靶向能力有限,光热治疗对正常组织有杀伤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0008]提供仿生纳米乳,所述仿生纳米乳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内核,所述外壳由乳酸氧化酶和人血清白蛋白组成,所述内核由全氟化合物组成;
[0009]提供融合膜,所述融合膜由工程化细胞膜和细菌外膜囊泡融合而成;
[0010]将所述融合膜包裹在所述仿生纳米乳上,得到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
[0011]可选地,所述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人血清白蛋白和水混合,然后加入全氟化合物和乳酸氧化酶,并搅拌,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超声处理,获得所述仿生纳米乳。
[0013]可选地,所述细菌外膜囊泡通过以下方法提取得到:
[0014]培养细菌得到细菌菌液,将所述细菌菌液依次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然后通过超滤得到浓缩菌液,将所述浓缩菌液进行离心处理,得到细菌外膜囊泡。
[0015]可选地,所述融合膜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16]分别将所述工程化细胞膜和细菌外膜囊泡冻干备用,然后将冻干后的工程化细胞膜和细菌外膜囊泡用PBS复溶后过脂质体挤出仪,获得融合膜。
[0017]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融合膜包裹在所述仿生纳米乳上,得到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8]将所述仿生纳米乳与融合膜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再用脂质体挤出仪对所述混合物挤压后,得到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
[0019]可选地,所述工程化细胞膜选自PD

1细胞膜、CTLA

4细胞膜和TIM

3细胞膜中的一种;
[0020]和/或,所述细菌外膜囊泡中的细菌选自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幽门螺杆菌中的一种。
[0021]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其中,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包括仿生纳米乳和包裹在所述仿生纳米乳上的融合膜;
[0022]所述仿生纳米乳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内核,所述外壳由乳酸氧化酶和人血清白蛋白组成,所述内核由全氟化合物组成;
[0023]所述融合膜由工程化细胞膜和细菌外膜囊泡融合而成;
[0024]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5]可选地,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直径为100

160nm;
[0026]所述融合膜的厚度约为8

15nm。
[0027]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在制备治疗肿瘤制剂中的应用。
[0028]可选地,所述治疗为同时采用光热治疗、饥饿治疗和免疫治疗。
[002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不含有光热剂,只在肿瘤血栓部位产生热量,避免了光热治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该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实现了肿瘤的光热治疗和饥饿治疗,引起肿瘤相关抗原释放,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TEM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PHL对4T1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PHD@PSHM对肿瘤部位的血液光声信号的影响效果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光热/免疫协同治疗对4T1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光热/免疫协同治疗引发的肿瘤细胞部位免疫细胞浸润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0037]S10、提供仿生纳米乳,所述仿生纳米乳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内核,所述外壳由乳酸氧化酶和人血清白蛋白组成,所述内核由全氟化合物组成;
[0038]S20、提供融合膜(SM),所述融合膜由工程化细胞膜(PM)和细菌外膜囊泡融合而成;
[0039]S30、将所述融合膜包裹在所述仿生纳米乳上,得到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
[0040]本实施例中,所述乳酸氧化酶、人血清白蛋白和全氟化合物组成的仿生纳米乳中,人血清白蛋白是已经在临床中使用的药物,乳酸氧化酶是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全氟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提供仿生纳米乳,所述仿生纳米乳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内核,所述外壳由乳酸氧化酶和人血清白蛋白组成,所述内核由全氟化合物组成;提供融合膜,所述融合膜由工程化细胞膜和细菌外膜囊泡融合而成;将所述融合膜包裹在所述仿生纳米乳上,得到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人血清白蛋白和水混合,然后加入全氟化合物和乳酸氧化酶,并搅拌,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超声处理,获得所述仿生纳米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外膜囊泡通过以下方法提取得到:培养细菌得到细菌菌液,将所述细菌菌液依次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然后通过超滤得到浓缩菌液,将所述浓缩菌液进行离心处理,得到细菌外膜囊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膜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分别将所述工程化细胞膜和细菌外膜囊泡冻干备用,然后将冻干后的工程化细胞膜和细菌外膜囊泡用PBS复溶后过脂质体挤出仪,获得融合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融合膜包裹在所述仿生纳米乳上,得到所述融合膜包裹的仿生纳米乳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仿生纳米乳与融合膜混合均匀得到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张一帆廖云燕林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