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天线本体、铜管振子、天线连接头、固定板、U型支架以及螺母,铜管振子嵌设于天线本体内,天线本体的下端部凹设有一连接孔,连接孔的底部凸设有一插针,天线连接头的上端部可拆卸的旋于连接孔内,插针可拆卸的嵌设于第一插孔内设置,U型支架的两端的外周壁均设有螺纹,螺母分别旋于U型支架的两端设置,且螺母分别与固定板的外侧壁抵接设置,天线本体的下端部与固定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天线的安装固定方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广,且天线组装方便快捷,易于安装调试,操作简单,安装牢固可靠,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增益全向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这就是天线的互易定理。
[0003]然而,目前现有的天线大多安装方式单一,操作繁琐,效率低,适应性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灵活安装的高增益全向天线,旨在解决现有的天线安装方式单一,操作繁琐,效率低,适应性窄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天线本体、铜管振子、天线连接头、固定板、U型支架以及螺母,所述天线本体呈圆柱形杆状结构设置,所述铜管振子嵌设于所述天线本体内,所述天线本体的下端部凹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底部凸设有一插针,所述天线连接头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凹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分别凸设有一插针柱,且所述插针柱的上端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一插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和天线连接头的外周壁均设有螺纹,所述天线连接头的上端部可拆卸的旋于所述连接孔内设置,且所述插针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内设置,所述U型支架上下平行设置,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分别可活动穿设于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的外周壁均设有螺纹,所述螺母分别旋于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设置,且所述螺母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抵接设置,所述天线本体的下端部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螺母,所述固定板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部凹设有一通孔,所述天线连接头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紧固螺母旋于所述天线连接头的下端部,且所述天线本体的下端壁和紧固螺母的上端壁分别与所述通孔的上端壁和下端壁抵接设置。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箍片和螺钉,所述卡箍片的中间凹设有一圆弧形凹槽,所述螺钉分别依次可拆卸的旋于所述固定板和卡箍片的两端设置,所述天线本体的下端部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内设置,且所述天线本体的外周壁均分别与所述圆弧形凹槽的内周壁和固定板的外侧壁抵接设置。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部凸设有一连接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一吸盘,所述连接部呈圆管状结构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凹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凸设有一插针柱,所述插针柱的上端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二插孔,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设
有螺纹,所述连接孔旋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且所述插针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第二插孔内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本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质形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本体的下端部的外周壁设有多个防滑凸起。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本体的外直径大小为20mm,所述天线本体的长度大小为500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U型支架以及螺母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形成。
[0013]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天线本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质形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防尘防水,抗腐蚀能力强的优点,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保证了天线的精度和高增益,能够增强天线的无线信号收发能力,在信号较弱的地区使用效果很大,且安装固定方式灵活多样,可固定板和U型支架通过将天线固定在支撑杆上,还可通过底座的吸盘进行安装固定,适应性广,且天线组装方便快捷,易于安装调试,操作简单,安装牢固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天线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天线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天线连接头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的安装示意图。
[0024]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
[0029]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天线本体101、铜管振子(未图示)、天线连接头102、固定板103、U型支架104以及螺母105,所述天线本体101呈圆柱形杆状结构设置,所述铜管振子嵌设于所述天线本体101内,所述天线本体101的下端部凹设有一连接孔1011,所述连接孔1011的底部凸设有一插针1012,所述天线连接头10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凹设有一凹槽1021,所述凹槽1021的底部分别凸设有一插针柱1022,且所述插针柱1022的上端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一插孔1023,所述连接孔1011的内周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本体、铜管振子、天线连接头、固定板、U型支架以及螺母,所述天线本体呈圆柱形杆状结构设置,所述铜管振子嵌设于所述天线本体内,所述天线本体的下端部凹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底部凸设有一插针,所述天线连接头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凹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分别凸设有一插针柱,且所述插针柱的上端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一插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和天线连接头的外周壁均设有螺纹,所述天线连接头的上端部可拆卸的旋于所述连接孔内设置,且所述插针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内设置,所述U型支架上下平行设置,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分别可活动穿设于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的外周壁均设有螺纹,所述螺母分别旋于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设置,且所述螺母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抵接设置,所述天线本体的下端部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螺母,所述固定板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部凹设有一通孔,所述天线连接头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紧固螺母旋于所述天线连接头的下端部,且所述天线本体的下端壁和紧固螺母的上端壁分别与所述通孔的上端壁和下端壁抵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强,戴海军,蒋林杰,陈洲,苏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