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位于进水管下方的出水管,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添煤孔,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罐体上方并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排烟管,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排烟管外侧的电加热管。该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具备快速供热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在添加煤燃料时,由于只能从进料口处倒入煤燃料,煤燃料容易堆积在靠近进料口的位置,同时使得煤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小,造成煤燃料燃烧不充分,影响供热效率,导致锅炉不能快速供热的问题。导致锅炉不能快速供热的问题。导致锅炉不能快速供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为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0003]现有技术中,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在添加煤燃料时,由于只能从进料口处倒入煤燃料,煤燃料容易堆积在靠近进料口的位置,同时使得煤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小,造成煤燃料燃烧不充分,影响供热效率,导致锅炉不能快速供热,故而提出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具备快速供热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在添加煤燃料时,由于只能从进料口处倒入煤燃料,煤燃料容易堆积在靠近进料口的位置,同时使得煤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小,造成煤燃料燃烧不充分,影响供热效率,导致锅炉不能快速供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快速供热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位于进水管下方的出水管,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添煤孔,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罐体上方并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排烟管,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排烟管外侧的电加热管,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隔板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隔板顶部的刮杆,所述转轴的外侧分别套接有位于隔板下方的扇叶和位于扇叶下方的齿轮,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外侧的环套,所述环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0008]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温传感器,所述罐体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所述罐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电加热管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转轴外
侧套接的轴承。
[0011]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位于转轴外侧的让位孔,所述直杆位于转轴的背面,所述通风孔位于扇叶的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直杆和环套相适配,所述直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通过添煤孔向壳体内部添加煤燃料,煤燃料燃烧发热,并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罐体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排出,同时电加热管也可以对罐体内部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反复拉推直杆,直杆在环套内部滑动,直杆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刮杆转动,刮杆推动煤燃料移动,避免煤燃料推积,同时转轴带动扇叶转动,加快外界空气进入通风孔的速度,外界空气在通过通孔与煤燃料接触,提高煤燃料的燃烧效率,避免燃料燃烧不充分而影响供热效率,从而达到快速供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图中:1、罐体;2、进水管;3、出水管;4、壳体;5、添煤孔;6、排烟管;7、隔板;8、通孔;9、转轴;10、刮杆;11、扇叶;12、齿轮; 13、通风孔;14、环套;15、直杆;16、齿条;17、电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3,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包括罐体1,罐体1的外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2和位于进水管2下方的出水管3,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4,壳体4的顶部为开口状,壳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壳体4的外侧开设有添煤孔5,罐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罐体 1上方并与壳体4内部连通的排烟管6,罐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排烟管6外侧的电加热管17,罐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温传感器,罐体1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罐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电加热管17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壳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隔板7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8,壳体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隔板7的转轴9,壳体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转轴9外侧套接的轴承,转轴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隔板7顶部的刮杆10,转轴9的外侧分别套接有位于隔板7下方的扇叶11和位于扇叶11下方的齿轮12,壳体4的外侧开设有通风孔13,壳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4外侧的环套14,环套14的内部活
动连接有直杆15,隔板 7的顶部开设有位于转轴9外侧的让位孔,直杆15位于转轴9的背面,通风孔13位于扇叶11的下方,直杆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 16,直杆15和环套14相适配,直杆15远离壳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通过添煤孔5向壳体4内部添加煤燃料,煤燃料燃烧发热,并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罐体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6排出,同时电加热管17也可以对罐体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反复拉推直杆15,直杆15在环套14内部滑动,直杆15带动齿条16移动,齿条16带动齿轮12 转动,齿轮12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带动刮杆10转动,刮杆10推动煤燃料移动,避免煤燃料推积,同时转轴9带动扇叶11转动,加快外界空气进入通风孔13的速度,外界空气在通过通孔8与煤燃料接触,提高煤燃料的燃烧效率,避免燃料燃烧不充分而影响供热效率,从而达到快速供热的目的。
[0022]综上所述,该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通过添煤孔5向壳体4 内部添加煤燃料,煤燃料燃烧发热,并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罐体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6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2)和位于进水管(2)下方的出水管(3),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外侧开设有添煤孔(5),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罐体(1)上方并与壳体(4)内部连通的排烟管(6),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排烟管(6)外侧的电加热管(17),所述壳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8),所述壳体(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隔板(7)的转轴(9),所述转轴(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隔板(7)顶部的刮杆(10),所述转轴(9)的外侧分别套接有位于隔板(7)下方的扇叶(11)和位于扇叶(11)下方的齿轮(12),所述壳体(4)的外侧开设有通风孔(13),所述壳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4)外侧的环套(14),所述环套(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直杆(15),所述直杆(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6)。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
申请(专利权)人:刘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