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李培专利>正文

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701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培养室和与培养室转动连接的箱门,箱门内侧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在箱门闭合时与培养室边缘接触并紧贴,培养室内垂直于所述培养室底壁上设有若干转杆,转杆两端均与培养室转动连接,围绕转杆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每个连接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隔离培养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杆,并通过转杆连接多个隔离培养室,实现了鲍曼不动杆菌的隔离培养,同时充分利用了空间。同时充分利用了空间。同时充分利用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鲍曼不动杆菌(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Ab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Ab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CCU及ICU中的患者威胁很大,也将此类感染称做ICU获得性感染。
[0003]但是目前存在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是面向所有的微生物,是简单的箱体结构,仅仅通过隔板支撑,隔离效果差,不适用于具有高感染性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培养,但是如果将培养箱分隔为多个隔间培养,则浪费空间。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箱体;
[0008]所述箱体包括培养室和与所述培养室转动连接的箱门;
[0009]所述箱门内侧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在所述箱门闭合时与所述培养室边缘接触并紧贴;
[0010]所述培养室内垂直于所述培养室底壁上设有若干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均与所述培养室转动连接,围绕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隔离培养室。
[0011]优选的,所述隔离培养室包括顶壁开口的中空的圆柱形隔离外室,所述隔离外室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隔离外室内部套设有无底面的中空的圆柱形的隔离内室,所述隔离外室和所述隔离内室均为光面壁设置,且接触位置相互紧贴;
[0012]所述隔离内室顶壁上固定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暴露于所述隔离外室上方,所述隔离内室侧面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转动至和所述第一开口重合时能够对培养皿进行取放,且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能够转动至完全错开。
[0013]优选的,所述隔离培养室侧壁为导热壁。
[0014]优选的,所述培养室内底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外圈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圈与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5]所述培养室顶壁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
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外圈与所述第二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圈与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培养室后壁为中空夹层设置,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上开设有若干透风孔,所述外壁内侧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和所述吹风机分别与电源电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培养室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设置于培养室外壁上的控制器电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培养室内侧壁还设置有紫外灭菌灯,且所述培养室外侧壁设置有开关,所述紫外灭菌灯和所述开关串联后能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培养装置通过设置多个转杆,然后每个转杆连接多个隔离培养室,既保证了隔离培养,又节省了培养室内部空间,还可以通过手动转动转杆取放培养皿;通过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一一对应设置在转杆的两端,使得转杆的转动阻力小,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的隔离培养室的结构示意图图;
[0023]图3为图1中第一轴承座与转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培养室的后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

培养室、2

箱门、3

第一轴承座、101

转杆、102

连接杆、 103

隔离培养室、104

内壁、105

外壁、106

加热棒、201

密封圈、301

外圈、302
‑ꢀ
内圈、1031

隔离外室、1032

隔离内室、1033

手柄、1051

吹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

4所示,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包括
[0028]箱体;
[0029]所述箱体包括培养室1和与所述培养室1转动连接的箱门2;
[0030]所述箱门2内侧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201,且所述密封圈201在所述箱门 2闭合时与所述培养室1边缘接触并紧贴;
[0031]所述培养室1内垂直于所述培养室1底壁上设有若干转杆101,所述转杆 101两端均与所述培养室1转动连接,围绕所述转杆101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102,每个所述连接杆
102远离所述转杆10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隔离培养室 103。
[0032]使用时,将接种有鲍曼不动杆菌的培养皿根据实验需求分别装入隔离培养室内,在放入的过程中需要变换位置时,通过手动拨动连接杆或者隔离培养室转动转杆,然后关闭箱门,使得密封圈与培养室边缘紧密接触。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培养室103内部开设有放置培养皿的圆柱形的腔体,所述腔体至少能够容纳一个培养皿;
[0034]所述隔离培养室103包括顶壁开口的中空的圆柱形隔离外室1031,所述隔离外室1031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隔离外室1031内部套设有无底面的中空的圆柱形的隔离内室1032,所述隔离外室1031和所述隔离内室1032均为光面壁设置,且接触位置相互紧贴;
[0035]所述隔离内室1032顶壁上固定设置有手柄1033,所述手柄1033暴露于所述隔离外室1031上方,转动手柄1033能够使得所述隔离内室1032在所述隔离外室1031内部转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培养室(1)和与所述培养室(1)转动连接的箱门(2);所述箱门(2)内侧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201),且所述密封圈(201)在所述箱门(2)闭合时与所述培养室(1)边缘接触并紧贴;所述培养室(1)内垂直于所述培养室(1)底壁上设有若干转杆(101),所述转杆(101)两端均与所述培养室(1)转动连接,围绕所述转杆(101)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102),每个所述连接杆(102)远离所述转杆(10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隔离培养室(1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培养室(103)包括顶壁开口的中空的圆柱形隔离外室(1031),所述隔离外室(1031)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隔离外室(1031)内部套设有无底面的中空的圆柱形的隔离内室(1032),所述隔离外室(1031)和所述隔离内室(1032)均为光面壁设置,且接触位置相互紧贴;所述隔离内室(1032)顶壁上固定设置有手柄(1033),所述手柄(1033)暴露于所述隔离外室(1031)上方,所述隔离内室(1032)侧面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转动至和所述第一开口重合时能够对培养皿进行取放,且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能够转动至完全错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鲍曼不动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培养室(103)侧壁为导热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李培伍俊宣世海许俊华张燕陈鑫陈曦张薇
申请(专利权)人:吴李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