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92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包括内片层和外片层,容置空间内插接设置保湿芯体,保湿芯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由防水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基层的下端面等间距设置预设数量的条形防水层,条形防水层的端面上粘接设置有囊体结构,所述囊体结构由至少2层无纺布围合而成,所述囊体结构内填充有保湿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湿芯体插接的方式设置在具有夹层的口罩内,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口罩,会造成口鼻腔干燥的问题;保湿芯体结构,实现了呼气时翻转出气和吸气时透过通气,避免了保证了吸气保湿性的同时,避免了长期使用后,透明质酸钠吸入过量水汽导致通气性降低的问题。水汽导致通气性降低的问题。水汽导致通气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口罩配戴于脸部,用以遮蔽人体口、鼻,主要用于防止灰尘、病菌或人们说话飞沫喷染以及预防吸入外部有害物质;因此,有些特定场所,如:医疗院所或是餐饮从业者,往往会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配戴口罩,以作为防制与预防的必要机制。
[0003]由于疫情的影响,口罩的使用频率达到的高峰。疫情期间,居民外出,都要求佩戴口罩,但是长时间佩戴口罩,会造成口鼻腔干燥的问题;
[0004]专利号为201521074117.0的国家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可更换滤材的夹层式口罩结构,利用口罩的容置空间所具的开口,提供使用者可依过滤材的脏污程度,随时自行进行更换;再通过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相对位于容置空间内,以避免因置设的湿式过滤材,造成口罩外部呈潮湿状态者,但是该装置由于设置的防水层,导致空气湿度降低,不能很好地解决长时间佩戴口罩,会造成口鼻腔干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湿式过滤材保湿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内片层和外片层,内片层外侧的第一结合面与外片层内侧的第二结合面相对应结合并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插接设置保湿芯体,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通过密封条密封;
[0007]所述保湿芯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由防水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基层的下端面等间距设置预设数量的条形防水层,条形防水层的端面上粘接设置有囊体结构,所述囊体结构由至少2层无纺布围合而成,所述囊体结构内填充有保湿剂。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片层的内端面还设置有热压成型的脊条,所述脊条包括预设数量的环形密封脊条和一个矩形固定脊条。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湿芯体的设置成片层结构,垂直于轴线方向保湿芯体开设有与矩形固定脊条卡合连接的开槽,开槽的两侧位于基层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用于保湿芯体翻折的压痕。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片层的内端面设置有热压成型的卡槽,所述卡槽与矩形固定脊条卡合连接,边缘与压痕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径大于保湿芯体的外径,所述保湿芯体的囊体结构与环形密封脊条相配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片层是由两层超细纤维编织成面材压缩成型的一体式层体结构,外侧为第一结合面;
[0013]所述基层的防水纤维编织孔径为100-150微米。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片层是三层超细纤维编织成面材压缩成型的一体式层体结构,中间层均匀分布有透气孔,第一层和第三层对应中间层的透气孔的位置,在第一层和第三层进行隔行打孔,第一层和第三层进行错行叠放,与中间层一起压缩成形。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包括纯水、阳离子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纯水与阳离子透明质酸钠和透明质酸钠总质量的质量比例为1:19-54,保湿剂的添加量Sw按照填充层的表面积m2,满足Sw=1.0-1.5m2/g。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具有透明质酸钠保湿剂的保湿芯体,并通过插接的方式设置在具有夹层的口罩内,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口罩,会造成口鼻腔干燥的问题;
[0018]利用了透明质酸钠保湿性和持水性,避免因置设的湿式过滤材,造成口罩外部呈潮湿状,降低舒适感;
[0019]独创性的保湿芯体结构,实现了呼气时翻转出气和吸气时透过通气,避免了保证了吸气保湿性的同时,避免了长期使用后,透明质酸钠吸入过量水汽导致通气性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示意图;
[0021]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保湿芯体示意图;
[0022]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保湿芯体立体示意图;附图中:
[0023]1.内片层、2.环形密封脊条、3.保湿芯体、4.压痕、5.矩形固定脊条、6.卡槽、7.外片层、11.囊体结构、12.条形防水层、13.基层、14.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具体细节仅仅是为了能够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是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并不限于这些细节。另外,公知的结构和功能没有被详细的描述或者展示,以避免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要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内片层1和外片层7,内片层1外侧的第一结合面与外片层7内侧的第二结合面相对应结合并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插接设置保湿芯体3,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并通过密封条密封;
[0026]所述保湿芯体3包括基层13,所述基层13由防水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基层13的下端面等间距设置预设数量的条形防水层12,条形防水层12的端面上粘接设置有囊体结构11,所述囊体结构11由至少2层无纺布围合而成,所述囊体结构11内填充有保湿剂。
[0027]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片层1的内端面还设置有热压成型的脊条,所述脊条包括预设数量的环形密封脊条2和一个矩形固定脊条5。
[0028]进一步地,所述保湿芯体3的设置成片层结构,垂直于轴线方向保湿芯体3开设有与矩形固定脊条5卡合连接的开槽14,开槽14的两侧位于基层13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用于
保湿芯体3翻折的压痕4。
[0029]进一步地,所述外片层7的内端面设置有热压成型的卡槽6,所述卡槽6与矩形固定脊条5卡合连接。
[0030]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径大于保湿芯体3的外径,所述保湿芯体3的囊体结构11与环形密封脊条2相配合。
[0031]进一步地,所述内片层1是由两层超细纤维编织成面材压缩成型的一体式层体结构,外侧为第一结合面;
[0032]所述基层13的防水纤维编织孔径为100-150微米。
[0033]进一步地,所述外片层7是三层超细纤维编织成面材压缩成型的一体式层体结构,中间层均匀分布有透气孔,第一层和第三层对应中间层的透气孔的位置,在第一层和第三层进行隔行打孔,第一层和第三层进行错行叠放,与中间层一起压缩成形。
[0034]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包括纯水、阳离子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纯水与阳离子透明质酸钠和透明质酸钠总质量的质量比例为1:19-54,保湿剂的添加量Sw按照填充层的表面积m2,满足Sw=1.0-1.5m2/g。
[0035]实施例一:
[0036]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内片层1和外片层7,内片层1外侧的第一结合面与外片层7内侧的第二结合面相对应结合并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插接设置保湿芯体3,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并通过密封条密封;...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内片层(1)和外片层(7),内片层(1)外侧的第一结合面与外片层(7)内侧的第二结合面相对应结合并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插接设置保湿芯体(3),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通过密封条密封;所述保湿芯体(3)包括基层(13),所述基层(13)由防水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基层(13)的下端面等间距设置预设数量的条形防水层(12),条形防水层(12)的端面上粘接设置有囊体结构(11),所述囊体结构(11)由至少2层无纺布围合而成,所述囊体结构(11)内填充有保湿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片层(1)的内端面还设置有热压成型的脊条,所述脊条包括预设数量的环形密封脊条(2)和一个矩形固定脊条(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芯体(3)的设置成片层结构,垂直于轴线方向保湿芯体(3)开设有与矩形固定脊条(5)卡合连接的开槽(14),开槽(14)的两侧位于基层(13)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用于保湿芯体(3)翻折的压痕(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折叠式保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片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李庆刘蔷康传利屈爱存李焕成李取泉孙庶萍张美霞汤丽伟杜帅李庆攀
申请(专利权)人:焦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