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015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包括曳引电梯本体,所述曳引电梯本体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曳引电动机、减速器、曳引轮、导向轮和底座,所述曳引电梯本体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导轨、配重、轿厢和轿厢支架,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钢丝带分别与曳引轮、导向轮相交,所述配重上分别设置有对重架和对重块,所述轿厢上设置有玻璃门窗,所述曳引电梯本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地坑和检修箱;该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通过设置四根导轨、四根钢丝带和玻璃门窗、检修箱和过滤层,可以达到电梯升降过程中更安全、平稳、舒适、更有安全感和方便随时查看安全隐患、检修方便且利于底部垃圾的清理。检修方便且利于底部垃圾的清理。检修方便且利于底部垃圾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曳引电梯
,具体为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

技术介绍

[0002]曳引式电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更新换代,无论是高层住宅,商务楼宇,别墅或自建房等等唯一的选择,不限层站数,小顶层,浅底坑及小空间技术,不论是楼梯中间,还是某一个角落或专用电梯井道,无论是观光电梯还是非观光电梯,处处都是曳引式电梯的最佳应用位置电梯永远在做平衡、稳定、节能的工作原理,是目前电梯领域公认的安全,性能,成本等优势为一体的家用电梯。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民用电梯和工业电梯多为曳引电梯,在配重和轿厢的升降运动过程中相互配合,由于放置电梯的空间相对狭小,导轨和钢丝绳多设为两根,且钢丝绳与曳引轮、导向轮之间相互摩擦,易产生一定的噪音,使电梯在升降过程中相对不平稳、易晃动;
[0005]2、一般的曳引电梯的门窗多数使用不透明的不锈钢材质,不利于及时查看电梯周围的情况,给检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且垃圾碎片通过电梯与地面的夹缝落入电梯外周,无法及时清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电梯本体,所述曳引电梯本体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曳引电动机、减速器、曳引轮、导向轮和底座,所述曳引电梯本体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导轨、配重、轿厢和轿厢支架,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钢丝带分别与曳引轮、导向轮相交,所述配重上分别设置有对重架和对重块,所述轿厢上设置有玻璃门窗,所述曳引电梯本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地坑、检修箱和过滤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曳引电动机和减速器制动连接,所述曳引轮和导向轮分别与曳引电动机和减速器传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材质是不锈钢铝合金材质,所述曳引电动机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减速器固定连接底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轨分别设置有四根,且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曳引电梯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与导轨相互平行且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轿厢的外尺寸是2050*1935MM,内尺寸是2000*1750MM,所述轿厢和轿厢支架的材质是不锈钢材质,所述轿厢的两侧与曳引电梯本体内部两侧的水平距离不大于0.15m,所述轿厢和轿厢支架的总重量与配重的总重量在同一水平面平行的重量基本相等。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带分别设置有四根,且钢丝带的材质是高碳钢材质,所述钢丝带的一端与轿厢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带的另一端与配重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重架和对重块的材质是不锈钢铝合金材质,所述对重架与对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玻璃门窗是透明玻璃材质的门窗,所述地坑的直径大小与过滤层的直径大小相匹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通过设置四根导轨、四根钢丝带,当曳引电梯在升降的运输过程中,四根导轨使曳引电梯升降过程中更安全、平稳、舒适、更有安全感,将以往的钢丝植入钢丝带的内部,增大了摩擦的接触面,使噪音减小;
[0016]2、该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通过设置玻璃门窗、检修箱和过滤层,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由于电梯为密闭空间体积较小,可通过玻璃门窗欣赏电梯周围的环境,不至于产生压迫感,当垃圾碎片不慎落入电梯外层,可通过过滤层将垃圾进行集中,通过检修箱定时清理,方便电梯的检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曳引电梯本体的左视图图;
[0018]图2为曳引电梯本体的主剖视图;
[0019]图3为导轨和钢丝带的放大图;
[0020]图4为轿厢、轿厢支架、玻璃门窗的放大图。
[0021]图中:1、曳引电梯本体;2、曳引电动机;3、减速器;4、曳引轮;5、导向轮;6、底座;7、导轨;8、配重;9、轿厢;10、轿厢支架;11、钢丝带;12、对重架;13、对重块;14、玻璃门窗;15、地坑;16、检修箱;17、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包括曳引电梯本体1,曳引电梯本体1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曳引电动机2、减速器3、曳引轮4、导向轮5和底座6,曳引电动机2的型号为DMA86H,减速器3的型号为 35GN-5K,曳引电梯本体1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导轨7、配重8、轿厢9和轿厢支架10,导轨7上设置有钢丝带11分别与曳引轮4、导向轮5相交,配重8上分别设置有对重架12和对重块13,轿厢9上设置有玻璃门窗14,曳引电梯本体1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地坑15、检修箱16和过滤层17。
[0024]本实施例中,曳引电动机2和减速器3制动连接,通过曳引电动机2拖动电梯,通过减速器3给电梯的提供动力,曳引轮4和导向轮5分别与曳引电动机2和减速器3传动连接,通过曳引轮4给电梯传递曳引动力,通过导向轮5增大轿厢9与配重8间的距离,底座6的材质是
不锈钢铝合金材质,通过底座6固定曳引电梯本体1上部的位置,曳引电动机2固定连接底座6,减速器3固定连接底座6,导轨7分别设置有四根,导轨7的两端分别与曳引电梯本体1的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通过导轨7给电梯提供导向作用,配重8 与导轨7相互平行且滑动连接,通过配重8相对平衡轿厢重量,轿厢9的外尺寸是2050*1935MM,内尺寸是2000*1750MM,轿厢9和轿厢支架10的材质是不锈钢材质,轿厢9的两侧与曳引电梯本体1内部两侧的水平距离不大于 0.15m,轿厢9和轿厢支架10的总重量与配重8的总重量在同一水平面平行的重量基本相等,通过轿厢9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钢丝带11分别设置有四根,钢丝带11的材质是高碳钢材质,钢丝带11的一端与轿厢支架10的顶端固定连接,钢丝带11的另一端与配重8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钢丝带11 辅助电梯的上下运行,对重架12和对重块13的材质是不锈钢铝合金材质,对重架12与对重块13固定连接,通过对重架12减少对重块13的摩擦,玻璃门窗14是透明玻璃材质的门窗,通过玻璃门窗14可以查看电梯四周的情况,地坑15的直径大小与过滤层17的直径大小相匹配,通过地坑15方便电梯的检修,通过过滤层17可以收集垃圾方便清理。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电梯本体(1),所述曳引电梯本体(1)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曳引电动机(2)、减速器(3)、曳引轮(4)、导向轮(5)和底座(6),所述曳引电梯本体(1)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导轨(7)、配重(8)、轿厢(9)和轿厢支架(10),所述导轨(7)上设置有钢丝带(11)分别与曳引轮(4)、导向轮(5)相交,所述配重(8)上分别设置有对重架(12)和对重块(13),所述轿厢(9)上设置有玻璃门窗(14),所述曳引电梯本体(1)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地坑(15)、检修箱(16)和过滤层(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电动机(2)和减速器(3)制动连接,所述曳引轮(4)和导向轮(5)分别与曳引电动机(2)和减速器(3)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材质是不锈钢铝合金材质,所述曳引电动机(2)固定连接底座(6),所述减速器(3)固定连接底座(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分别设置有四根,且导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尘郑秋婷徐玉堂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龙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