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安装在下模具顶部,所述下模具包括底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底部滑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一端延伸至下模板外部,所述顶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两组所述推动杆均滑动安装在下模板内部,两组所述推动杆一端均穿过下模板延伸至下模板外部,且两组所述推动杆相对下模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滑套底部一侧安装有复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传统脱模结构的结构,使脱模结构能够自动复位将产品顶出,从而进行脱模,使脱模结构在进行脱模时更为便捷。进行脱模时更为便捷。进行脱模时更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
[0003]在使用注塑模具生产塑胶产品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脱模,这就需要在注塑模具上设计脱模结构,现有的多数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在使用时不够便捷,不便于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通过改变传统脱模结构的结构,使脱模结构能够自动复位将产品顶出,从而进行脱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安装在下模具顶部,所述下模具包括底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底部滑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一端延伸至下模板外部,所述顶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两组所述推动杆均滑动安装在下模板内部,两组所述推动杆一端均穿过下模板延伸至下模板外部,且两组所述推动杆相对下模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滑套底部一侧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一侧。
[0007]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滑杆和复位弹簧,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一侧,所述滑杆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滑套内部,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滑杆上,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底板和滑套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滑套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板内侧,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通孔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滑套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下模板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孔,两组所述第一滑孔相对下模板中心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推动杆均滑动安装在第一滑孔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下模板底部中侧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顶杆滑动安装在第二滑孔内部,所述推动杆顶面和顶杆顶面的高度差设置为1
‑
3cm,且所述顶杆的顶面低于推动杆的顶
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改变传统脱模结构的结构,在滑套一端安装复位组件,在注塑模具打开时,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顶杆恢复原位,从而将产品顶出实现脱模,这种设计使脱模结构能够自动复位将产品顶出,从而进行脱模,使脱模结构在进行脱模时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下模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滑套和第一限位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下模具;2、上模具;3、底板;4、下模板;5、顶杆;6、滑套;7、连接杆;8、推动杆;9、复位组件;901、滑杆;902、复位弹簧;10、第一限位板;11、通孔;12、第二限位板;13、第一滑孔;14、第二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该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上模具2安装在下模具1顶部,下模具1包括底板3和下模板4,下模板4底部滑动安装有顶杆5,顶杆5用于顶出产品进行脱模,顶杆5一端延伸至下模板4外部,顶杆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6,滑套6用于安装顶杆5,滑套6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用于安装推动杆8,两组连接杆7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8,推动杆8用于推动顶杆5向下移动,两组推动杆8均滑动安装在下模板4内部,两组推动杆8一端均穿过下模板4延伸至下模板4外部,且两组推动杆8相对下模板4中心对称设置,滑套6底部一侧安装有复位组件9,复位组件9用于对顶杆5进行复位,从而实现脱模,复位组件9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板3顶部一侧。
[0021]复位组件9包括滑杆901和复位弹簧902,滑杆901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3顶部一侧,滑杆901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滑套6内部,复位弹簧902安装在滑杆901上,复位弹簧902设置在底板3和滑套6之间,滑杆901用于安装安装复位弹簧902以及滑套6,能够使滑套6能够稳定的移动,复位弹簧902用对顶杆5进行复位,从而实现脱模。
[0022]滑套6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10,第一限位板10底部一侧开设有通孔11,滑杆901滑动安装在通孔11内部。滑杆901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12,第二限位板12设置在滑套6内部。第一限位板10和第二限位板12配合使用能够防止滑套6从滑杆901上脱落。
[0023]下模板4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孔13,两组第一滑孔13相对下模板4中心对称设置,两组推动杆8均滑动安装在第一滑孔13内部,第一滑孔13用于安装推动杆8。
[0024]下模板4底部中侧开设有第二滑孔14,第二滑孔14用于安装顶杆5,顶杆5滑动安装在第二滑孔14内部,推动杆8顶面和顶杆5顶面的高度差设置为1
‑
3cm,且顶杆5的顶面低于
推动杆8的顶面,由于下模板4内侧和外侧会有高度差,这种设计能够使顶杆5顶面与内侧的表面一平。
[0025]具体使用时,在使用注塑模具生产塑胶产品时,当下模具1和上模具2合并时,上模具2底部挤压推动杆8,推动杆8推动连接杆7,连接杆7带动滑套6移动,滑套6移动带动顶杆5移动,使顶杆5顶面与下模具1内部表面一平,且滑套6底部挤压复位弹簧902;当产品成型时,将上模具2和下模具1打开,当上模具2与下模具1分离时,滑套6在复位弹簧902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滑套6向上移动带动顶杆5向上移动,使顶杆5恢复原位,将成型的产品顶出,从而实现脱模。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安装在下模具(1)顶部,所述下模具(1)包括底板(3)和下模板(4),所述下模板(4)底部滑动安装有顶杆(5),所述顶杆(5)一端延伸至下模板(4)外部,所述顶杆(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6),所述滑套(6)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两组所述连接杆(7)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8),两组所述推动杆(8)均滑动安装在下模板(4)内部,两组所述推动杆(8)一端均穿过下模板(4)延伸至下模板(4)外部,且两组所述推动杆(8)相对下模板(4)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滑套(6)底部一侧安装有复位组件(9),所述复位组件(9)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板(3)顶部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9)包括滑杆(901)和复位弹簧(902),所述滑杆(901)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3)顶部一侧,所述滑杆(901)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滑套(6)内部,所述复位弹簧(902)安装在滑杆(901)上,所述复位弹簧(9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品嘉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