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94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属于钢管领域,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通过钢管两端多个内凸环和外凸环的设置,在进行连接时,外封端和内封端之间能形成预封腔,然后注入熔融塑液,从而在预封腔内形成填充内凹的内凸环以及外凸的外凸环的一体式限位层,实现密封和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既能有效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有效避免连接处两个钢管的横向移动,同时限位层不受挤压力,使其老化速度大幅度降低,显著延长使用寿命,另外配合自延束的作用,在注入熔融塑液时的高温作用下,自动外延并展开,可作为内衬,显著提高限位层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使其在意外受力时,限位层不易松动。限位层不易松动。限位层不易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

技术介绍

[0002]钢管为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
[0003]现有钢管连接一般通过焊接或者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但是焊接的方式操作较为繁琐,且接缝处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易开裂的情况,导致强度降低,而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的方式,用于密封的橡胶片始终处于挤压的状态,导致老化较快,在长时间后,接口处易出现渗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它通过钢管两端多个内凸环和外凸环的设置,在进行连接时,外封端和内封端之间能形成预封腔,然后注入熔融塑液,从而在预封腔内形成填充内凹的内凸环以及外凸的外凸环的一体式限位层,实现密封和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既能有效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有效避免连接处两个钢管的横向移动,同时限位层不受挤压力,使其老化速度大幅度降低,显著延长使用寿命,另外配合自延束的作用,在注入熔融塑液时的高温作用下,自动外延并展开,可作为内衬,显著提高限位层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使其在意外受力时,限位层不易松动。
[0005]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封端,所述管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封端,且内封端和外封端相互匹配,所述内封端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凸环,所述外封端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凸环,且内凸环和外凸环相互匹配,位于中部的所述外凸环上端开凿有注料口,所述内凸环外端套设有一对端部均设置有磁片的硅胶半环,所述硅胶半环朝向外侧的一端固定镶嵌有容液半球,所述容液半球包括空心的储液半球以及固定镶嵌在储液半球口部的透液层,所述透液层上活动镶嵌有自延束。
[0007]进一步的,所述自延束位于储液半球内的一端与储液半球底部通过蜡油固定,蜡油的热熔温度低,即可对其进行限位,使自延束不易影响内封端插入至外封端内,同时注入熔融塑液时,其能快速热熔,便于自延束外延展开。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透液层为多孔结构,便于熔融塑液渗入其内部,使形成的限位层强
度更高,所述储液半球为硬质耐热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外凸环之间的外封端内壁以及多个内凸环之间的内封端外表面均进行车削处理形成下陷层,下陷层使多个内凸环以及外凸环围成的空间能够相互连通,在注入熔融塑液时,便于分散,从而可以减少注料口的开凿数量,以及熔融塑液的填充次数,所述下陷层的深度不低于1.5mm,当所述内封端插入另一个管体上的外封端内时,所述下陷层与多个内凸环和外凸环围成的空间形成预封腔。
[0010]进一步的,所述自延束包括与储液半球内壁固定的轻质球、活动贯穿轻质球的连杆以及连接在连杆上的多个配重上坠,多个所述配重上坠组成球形,所述连杆包括与轻质球固定连接的定型段多个固定连接在定型段上端部的外散弹杆,多个所述外散弹杆分别与多个配重上坠连接,内封端未插入到外封端内时,多个外散弹杆刚好位于透液层内,此时对其产生束缚作用,使其不易向外伸展,随着蜡油的热熔,其逐渐远离透液层,使束缚作用解除,此时其向外展开,从而提高硅胶半环与固化的熔融塑液之间的连接强度,显著提高形成的限位层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相对的两个所述配重上坠之间均连接有限位绳,所述限位绳为耐热非弹性材料制成,限位绳用于限位,使多个配重上坠向外展开的幅度不易过大,进而有效保证自延束在纵向的跨度,使对提高硅胶半环与限位层之间连接强度的效果更好。
[0012]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其端部连接的方法为:S1、首先向每个内凸环内环绕套上两个硅胶半环,然后将一个管体的内封端插入至另一个管体的外封端内,从而在二者重合处的内部形成预封腔;S2、通过注料口向预封腔内充入熔融塑液,熔融塑液逐渐渗入容液半球内,并充满预封腔,同时在其高温作用下,自延束与容液半球固定解除,端部朝上的自延束随着熔融塑液量的增多,其逐渐在浮力作用下上移并展开,端部朝下的自延束在重力作用下先下移,并向外展开;S3、冷却后,熔融塑液将向外展开的自延束以及硅胶半环一同固化,形成限位层,完成钢管的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熔融塑液由热塑性塑料和红蜡片的粉末均匀混合并熔融得到,且红蜡片和热塑性塑料的粉末混合体积比为1:2

5,热塑性塑料的热熔温度不低于150℃,红蜡片的热熔温度在60

80℃之间,一方面当需要拆除两个连接的内凸环时,在加热使限位层热熔时,红蜡片可降低整体热熔需要的温度,便于拆装维修,另一方面,高温环境下,使限位层内的红蜡片能软化,从而提高限位层的柔韧性,在受到意外撞击时,不易因硬度过高,导致开裂的强开,并且低温时,也可在低温加热的情况下,改善因低温变硬变脆的物理性质。
[0014]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钢管两端多个内凸环和外凸环的设置,在进行连接时,外封端和内封端之间能形成预封腔,然后注入熔融塑液,从而在预封腔内形成填充内凹的内凸环以及外凸的外凸环的一体式限位层,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既能有效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有效避免连接处两个钢管的横向移动,同时限位层不受挤压力,使其老化速度大幅度降低,显著延长使用寿命,另外配合自延束的作用,在注入熔融塑液时的高温作用下,自动外延并展开,可作为内衬,显著提高限位层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使其在意外受力时,限位层不易松动。
[0015](2)自延束位于储液半球内的一端与储液半球底部通过蜡油固定,蜡油的热熔温度低,即可对其进行限位,使自延束不易影响内封端插入至外封端内,同时注入熔融塑液时,其能快速热熔,便于自延束外延展开。
[0016](3)透液层为多孔结构,便于熔融塑液渗入其内部,使形成的限位层强度更高,储液半球为硬质耐热材料制成。
[0017](4)多个外凸环之间的外封端内壁以及多个内凸环之间的内封端外表面均进行车削处理形成下陷层,下陷层使多个内凸环以及外凸环围成的空间能够相互连通,在注入熔融塑液时,便于分散,从而可以减少注料口的开凿数量,以及熔融塑液的填充次数,下陷层的深度不低于1.5mm,当内封端插入另一个管体上的外封端内时,下陷层与多个内凸环和外凸环围成的空间形成预封腔。
[0018](5)自延束包括与储液半球内壁固定的轻质球、活动贯穿轻质球的连杆以及连接在连杆上的多个配重上坠,多个配重上坠组成球形,连杆包括与轻质球固定连接的定型段多个固定连接在定型段上端部的外散弹杆,多个外散弹杆分别与多个配重上坠连接,内封端未插入到外封端内时,多个外散弹杆刚好位于透液层内,此时对其产生束缚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封端(11),所述管体(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封端(12),且内封端(11)和外封端(12)相互匹配,所述内封端(11)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凸环(2),所述外封端(12)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凸环(3),且内凸环(2)和外凸环(3)相互匹配,位于中部的所述外凸环(3)上端开凿有注料口(4),所述内凸环(2)外端套设有一对端部均设置有磁片(6)的硅胶半环(5),所述硅胶半环(5)朝向外侧的一端固定镶嵌有容液半球(7),所述容液半球(7)包括空心的储液半球(72)以及固定镶嵌在储液半球(72)口部的透液层(71),所述透液层(71)上活动镶嵌有自延束,所述自延束包括与储液半球(72)内壁固定的轻质球(81)、活动贯穿轻质球(81)的连杆(82)以及连接在连杆(82)上的多个配重上坠(83),多个所述配重上坠(83)组成球形,所述连杆(82)包括与轻质球(81)固定连接的定型段(821)多个固定连接在定型段(821)上端部的外散弹杆(822),多个所述外散弹杆(822)分别与多个配重上坠(8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延束位于储液半球(72)内的一端与储液半球(72)底部通过蜡油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液层(71)为多孔结构,所述储液半球(72)为硬质耐热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一体式连接结构的钢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莲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钜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