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制环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90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制环工装,包括固定端、移动端及中间端,所述固定端固设于所述中间端一侧,所述移动端可移动设于所述中间端另一侧,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移动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中间端相连。其通过将固定端固定在中间端一端,将移动端可移动的安装在中间端的另一端,使得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的间距可以灵活调节,代替了传统的两端固定的设置方式,该制环工装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一样的光纤环规格,扩大使用范围,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绕环工装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环工装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环工装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制环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环制作
,具体是一种新制环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光纤陀螺仪是一种能够精确地确定运动物体方位的仪器,它是现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国防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惯性导航仪器,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国防和其它高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光纤陀螺仪是以光导纤维线圈为基础的敏感元件,由激光二极管发射出的光线朝两个方向沿光导纤维传播。光传播路径的不同,决定了敏感元件的角位移。
[0003]光纤环是光纤陀螺中敏感角速率的元器件,是利用绕制设备把保偏光纤按照四极对称的规则绕制而成的,将一定长度的光纤绕制成光纤线圈的方法称为光纤环绕制法。在光纤环绕制过程中要考虑光纤线圈的对称性、排纤方式、张力控制、温度梯度等因素对光纤线圈性能的影响,为了保证光纤环全固态的结构,往往在保偏光纤周围上胶,使其粘接为一体。
[0004]现有的每一类型的绕环工装只能绕制固定匝数和最大米数(宽高比)的光纤环,功能单一,适用范围小,这样类型的工装需要多个以备使用,无疑增加了企业的使用成本,同时管理起来也较为不便,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利于上述绕环工装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新制环工装,该制环工装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一样的光纤环规格,扩大使用范围,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绕环工装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制环工装,包括固定端、移动端及中间端,所述固定端固设于所述中间端一侧,所述移动端可移动设于所述中间端另一侧,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移动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中间端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端呈柱状阶梯型,所述固定端安装于所述中间端小孔径的一端,所述移动端安装于所述中间端大孔径的一端。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端呈柱状阶梯型且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端小孔径端套装于所述中间端小孔径端外。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端呈柱状阶梯型且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移动端小孔径端套装于所述中间端大孔径端外。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端小孔径端的高度与所述中间端小孔径端的高度相适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端小孔径端的高度小于所述中间端大
孔径端的高度。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端小孔径端处形成剖切槽,所述剖切槽内形成锁紧孔,所述紧固件穿设在所述锁紧孔内实现固定端与中间端之间的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剖切槽沿所述固定端周向均布。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剖切槽为三个。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为蝶形螺钉。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一种新制环工装,通过将固定端固定在中间端一端,将移动端可移动的安装在中间端的另一端,使得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的间距可以灵活调节,代替了传统的两端固定的设置方式,该制环工装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一样的光纤环规格,扩大使用范围,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绕环工装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制环工装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制环工装中中间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制环工装中移动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固定端;2、中间端;3、移动端;4、紧固件;A、承接面一;B、承接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制环工装,包括固定端1、移动端3及中间端2,上述固定端1固设在上述中间端2的一侧,上述移动端3可移动设在上述中间端2另一侧,中间端2主要起支撑作用,当固定端1与移动端3之间的间距确定后,上述固定端1与上述移动端3通过紧固件4与上述中间端2相连,紧固件4可为市场上常见的蝶形螺栓,蝶形螺栓专门为方便手拧操作而设计,头部的蝶形设计增大了横向受力面,使手拧时更有效率,应用在此,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便利的调整固定端1和移动端3的间距至所需尺寸,再对蝶形螺栓进行旋紧,以便对此制环工装进行使用。
[0023]为了保证制环工装的结构强度及使用效果,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上述中间端2呈柱状阶梯型,上述固定端1安装在上述中间端2小孔径的一端,固定端1的一面贴合在承接面一A处,固定端1的另一端贴合承接面二B处,降低固定端1在使用过程中滑动的概率,进而保证固定端1和移动端3的间距的精确度,保证制作出的光纤环的成品率,上述移动端3安装在上述中间端2大孔径的一端,便于对移动端3的位置进行调整。
[0024]为了进一步降低固定端1在使用过程中滑动的概率,保证此制环工装的使用效果,固定端1呈柱状阶梯型且中心设有安装孔,上述固定端1小孔径端套装在上述中间端2小孔径端外。
[0025]移动端3呈柱状阶梯型且中心设有安装孔,上述移动端3小孔径端套装在上述中间端2大孔径端外,使移动端3可以顺畅的在中间端2上移动,降低移动难度,保证移动端3能够快速移动到位,提高制作效率。
[0026]固定端1小孔径端的高度与上述固定端1小孔径端的高度相适配,即固定端1小孔
径端的高度与上述中间端2小孔径端的高度相同,使固定端1能够直接抵接在中间端2上的小孔径端与大孔径端之间的承接面一A处,保证固定端1的稳定性。
[0027]移动端3小孔径端的高度小于上述中间端2大孔径端的高度,便于移动端3小孔径端在中间端2大孔径端处移动,进一步便于调节移动端3与固定端1之间的间距。
[0028]为了进一步保证制环工装的结构强度及使用效果,固定端1小孔径端处形成剖切槽,上述剖切槽内形成锁紧孔,上述紧固件4穿设在上述锁紧孔内实现固定端1与中间端2之间的固定连接,多个上述剖切槽沿上述固定端1周向均布,本实施例中上述剖切槽为三个,即锁紧孔与紧固件4相应的设置为三个,呈现三角形状分布,使得其结构稳定性更高,使用效果更佳。
[0029]本实施例中的新制环工装,将固定端1安装到中间端2小孔径的一端,贴紧承接面一A、承接面二B两面,使用三个蝶形螺钉使其夹紧,将移动端3安装到中间端大孔径的一端,调整固定端1和移动端3间距至所需尺寸,再旋紧三个蝶形螺钉。
[0030]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制环工装,通过将固定端1固定在中间端2一端,将移动端3可移动的安装在中间端2的另一端,使得固定端1与移动端3之间的间距可以灵活调节,代替了传统的两端固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制环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端(1)、移动端(3)及中间端(2),所述固定端(1)固设于所述中间端(2)一侧,所述移动端(3)可移动设于所述中间端(2)另一侧,且所述固定端(1)与所述移动端(3)通过紧固件(4)与所述中间端(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制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端(2)呈柱状阶梯型,所述固定端(1)安装于所述中间端(2)小孔径的一端,所述移动端(3)安装于所述中间端(2)大孔径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制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1)呈柱状阶梯型且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端(1)小孔径端套装于所述中间端(2)小孔径端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制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3)呈柱状阶梯型且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移动端(3)小孔径端套装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黎明邵宏达魏振兴叶飞麻斌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航天润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