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573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双向变量泵、限速器、液动换向阀、手动换向阀、油箱以及热交换阀,在双向变量泵外安装有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与第一液控先导手柄连接,所述双向变量泵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一驱动马达、第二驱动马达、以及热交换阀,所述热交换阀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溢流阀与油箱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采用闭式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油箱的体积,优化整车结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采用了限速器,可以根据驱动马达转速的大小控制制动油缸制动力的大小,使驱动马达转速不超出设定值,保证运输车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安全运行,减少运输物品碰撞,有效提高了运输质量。提高了运输质量。提高了运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属于液压控制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运输车被广泛应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煤矿轨道运输车、山地农产品轨道运输车、隧道建设轨道运输车等,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轨道运输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大大提高运输效率。但目前对于轨道运输车来说,存在着以下问题:(1)制动效果差,车辆运行不稳定,运输的物品容易相互碰撞,造成破坏,运输质量差,甚至出现安全事故;(2)不能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变速,调速效果差,运输效率低;(3)操作繁琐,容易造成误操作,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使轨道运输车在工作过程中能保证平稳制动,便于加速和减速,以提高运输安全。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一种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双向变量泵、限速器、液动换向阀、手动换向阀、油箱以及热交换阀,在双向变量泵内安装有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与第一液控先导手柄连接,所述双向变量泵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一驱动马达、第二驱动马达、液动换向阀以及热交换阀,所述热交换阀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溢流阀与油箱连接,在液动换向阀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三驱动马达和第四驱动马达,在第一驱动马达、第二驱动马达、第三驱动马达以及第四驱动马达外分别安装有第一制动油缸、第二制动油缸、第三制动油缸以及第四制动油缸,所述限速器的进油端分别与第一制动油缸、第二制动油缸、第三制动油缸以及第四制动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其出油端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动换向阀与第二液控先导手柄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第一制动油缸、第二制动油缸、第三制动油缸以及第四制动油缸的进油端均与单向节流阀连接,所述单向节流阀的进油端分别与辅助泵和手动换向阀连接,且辅助泵和手动换向阀的进油端均与油箱连接,所述辅助泵分别与第一液控先导手柄和第二液控先导手柄连接,手动换向阀与第二控制器连接,辅助泵以及双向变量泵均与第一控制器连接。
[0006]更进一步,所述辅助泵与油箱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滤器。
[0007]进一步,所述双向变量泵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分别并联有一号单向阀组、二号单向阀组和三号单向阀组,所述的一号单向阀组由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串联而成,二号单向阀组由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串联而成,三号单向阀组由第五单向阀和第六单向阀串联而成,所述一号单向阀组以及辅助泵与第一溢流阀的进油端连接,在二号单向阀组和三号单向阀组之间连接有第三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以及第三溢流阀的出油端依次通过冷却器以及第二过滤器与油箱连接。
[0008]更进一步,所述冷却器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连接有第七单向阀,在第二过滤器
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连接有第八单向阀。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0]1.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采用闭式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油箱的体积,优化整车结构;
[0011]2.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采用了限速器,可以根据驱动马达转速的大小控制制动油缸制动力的大小,使驱动马达转速不超出设定值,保证运输车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安全运行,减少运输物品碰撞,有效提高了运输质量;
[0012]3.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具有甩驱能,当未甩驱时,四个驱动马达同时驱动,能够满足运输车上坡慢驱动力矩大的要求;当甩驱时,两个驱动马达动作,速度增加一倍,力矩减少一半,能够满足运输车辆平路行驶要求速度快驱动力小的要求;操作员可以根据具体轨道形状进行选择,能够有效提高运输效率。
[0013]4.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操作简便,只需要操作对应的功能装置即可以实现所需功能,降低误操作可能性,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1

辅助泵,1.2

双向变量泵,2

调节油缸,3.1

第一溢流阀,3.2

第二溢流阀,3.3

第三溢流阀,4.1

第一单向阀,4.2

第二单向阀,4.3

第三单向阀,4.4

第四单向阀,4.5

第五单向阀,4.6

第六单向阀,4.7

第七单向阀,4.8

第八单向阀,5.1

第一驱动马达,5.2

第二驱动马达,5.3

第三驱动马达,5.4

第四驱动马达,6.1

第一制动油缸,6.2

第二制动油缸,6.3

第三制动油缸,6.4

第四制动油缸,7

限速器,8

液动换向阀,9

手动换向阀,10

冷却器,11.1

第一过滤器,11.2

第二过滤器,12

油箱,13

单向节流阀,14

热交换阀,15

第一控制器,16

第二控制器,17

第一液控先导手柄,18

第二液控先导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双向变量泵1.2、限速器7、液动换向阀8、手动换向阀9、油箱12以及热交换阀14,在双向变量泵1.2内安装有调节油缸2,所述调节油缸2与第一液控先导手柄17连接,所述双向变量泵1.2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一驱动马达5.1、第二驱动马达5.2、液动换向阀8以及热交换阀14,所述热交换阀14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溢流阀3.2与油箱12连接,在液动换向阀8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三驱动马达5.3和第四驱动马达5.4,在第一驱动马达5.1、第二驱动马达5.2、第三驱动马达5.3以及第四驱动马达5.4外分别安装有第一制动油缸6.1、第二制动油缸6.2、第三制动油缸6.3以及第四制动油缸6.4,所述限速器7的进油端分别与第一制动油缸6.1、第二制动油缸6.2、第三制动油缸6.3以及第四制动油缸6.4的有杆腔连接,其出油端与油箱12连接,所述液动换向阀8与第二液控先导手柄18连接。所述第一制动油缸6.1、第二制动油缸6.2、第三制动油缸6.3以及第四制动油缸6.4的进油端均与单向节流阀13连接,所述单向节流阀13的进油端分别与辅助泵1.1和手动换向阀9连接,且辅助泵1.1和手动换向阀9的进油端均与油箱12连接,所述辅助泵1.1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双向变量泵(1.2)、限速器(7)、液动换向阀(8)、手动换向阀(9)、油箱(12)以及热交换阀(14),其特征在于:在双向变量泵(1.2)内安装有调节油缸(2),所述调节油缸(2)与第一液控先导手柄(17)连接,所述双向变量泵(1.2)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一驱动马达(5.1)、第二驱动马达(5.2)、液动换向阀(8)以及热交换阀(14),所述热交换阀(14)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溢流阀(3.2)与油箱(12)连接,在液动换向阀(8)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三驱动马达(5.3)和第四驱动马达(5.4),在第一驱动马达(5.1)、第二驱动马达(5.2)、第三驱动马达(5.3)以及第四驱动马达(5.4)外分别安装有第一制动油缸(6.1)、第二制动油缸(6.2)、第三制动油缸(6.3)以及第四制动油缸(6.4),所述限速器(7)的进油端分别与第一制动油缸(6.1)、第二制动油缸(6.2)、第三制动油缸(6.3)以及第四制动油缸(6.4)的有杆腔连接,其出油端与油箱(12)连接,所述液动换向阀(8)与第二液控先导手柄(1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油缸(6.1)、第二制动油缸(6.2)、第三制动油缸(6.3)以及第四制动油缸(6.4)的进油端均与单向节流阀(13)连接,所述单向节流阀(13)的进油端分别与辅助泵(1.1)和手动换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艳蕾穆洪云邓行杜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